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31頁

    “嗯!信何在?”趙忠應了一聲,不過他顯然無心和這人聊天,開口就問了他最關心的東西。

    那郎官聽完趙忠言語,連忙將手中握著的書信交給趙忠,這信是城內剛剛得到的江夏戰報。當然了,不是趙凱明發朝廷的戰報,而是伏泉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提前傳來的捷報。

    此刻可能這趙凱還不知道該如何報告這戰事的,畢竟兩萬荊州軍連日來都不克的鄂縣縣城,現在竟然被伏泉四千人馬破了,即使這其中有著詭計原因,但也不是側面反映了他的無能不是?

    趙忠接過書信,細細閱覽一遍,臉色越發不善,不過此時身在皇宮,他自然不會有所表示,而是語氣平靜讓那郎官離去,自己回身入得宮中。

    擺在他面前的卻是要如何利用這封書信做文章,很顯然,趙凱戰事的失利讓他們宦官集團,甚至趙忠本人都要被動。如果是其他人還好,偏偏是攻下鄂縣的是伏泉,趙忠可以想見本來皇帝知道事情之後,又會責編他們手下人無能,轉而誇讚伏泉,那樣的話,外戚勢力不就更大了,他們支持的何家剛剛有了起色,說不得又會被皇帝劉宏打入冷宮,這是他們絕對不能忍的。

    咦,等等!

    零陵太守楊璇?  

    他不是趙凱手下的官員嗎?

    怎麼會和伏泉扯上關係?

    莫非這兩人有貓膩?

    仿佛是找到了答案一樣,趙忠臉色突然放光,他決定就靠著這個來好好的反擊一下外戚勢力,而且這楊璇似乎也是清流名士,還可以稍待報復剛剛朝堂上的士人占了上風的情形。

    未幾,趙忠便進了殿內,因他走的是偏門小道,所以並沒有人注意,這是大殿為了給宦官們走動所準備的。畢竟如果他們有事情,朝會上隨意在大殿走動的話,無疑會打亂朝會秩序,讓朝廷的禮儀體統毀壞。

    殿內此時也在熱議江夏戰事,因為前方戰報一直未至,皇帝劉宏心中十分叨念戰事,便命令群臣相議。

    在場眾臣見皇帝臉色,心裡也是摸不清皇帝的意思,畢竟此番戰事如果想早日平定的話,直接調北軍五校的精銳漢軍入江夏平亂便好。不然,僅憑荊州那些就不善戰的郡兵,也只有可能會像當年許昭作亂一樣,朝廷用兵三載方可平定,畢竟這黃穰賊子,賊勢不比許昭弱。

    當然了,在他們的心裡,對於被劉宏指派,從巴郡前往支援江夏的伏泉,卻是不太看好的,畢竟所謂勞師遠征,益州到荊州、揚州之地何止千里,而且兵士總有水土不服的原因,現在伏泉能在江夏站穩腳跟都算是不錯的了。  

    如果伏泉在此的話,知道這些去年還和他同為一朝朝臣的百官這麼看待他的話,心裡一定會咒罵這些人,畢竟他好歹打過不少勝仗,這些人至於這樣看待他嗎?

    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

    殿內眾臣各抒己見,不知兵事的高談闊論,反正繞來繞去,都是自我推測,一點沒有靠譜的答案,令得殿上坐著的皇帝劉宏頗覺無聊。

    朝堂眾臣唯一還算安靜的也就只有那些武將了,整個殿內倒是奇怪不已,知兵的一句話也不說,不知兵的偏偏滿嘴吹著牛。

    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朝堂之中,論話語權最多的無疑是那些通曉經書的士人,而武將真正能插上嘴的卻是很有限的。這一點,倒頗像後世那些根本不做事,就會滿腦子想像用來吹牛的嘴皮子專家或者為了湊新聞淨整不實報導的媒體,可以胡天海地的散播自己所謂證實的言論,而一直待在一線工作,深知事情真假的百姓卻連個說話的地兒都沒有。說來這些,也真是令人可笑之極,偏偏大多數人還十分相信,將其稱讚為媒體主流。

    卻說趙忠見群臣依舊自吹自擂,殿內氣氛讓得身邊的皇帝劉宏頗為無聊,已經打了好幾個哈欠。知曉時機已到的趙忠便走到劉宏面前,和劉宏輕聲耳語數句,直把劉宏說得臉色越來越差,最終在趙忠拿出那份伏泉所寫信件,又在劉宏看信時於一旁添油加醋,很快便讓原本只是狐疑的皇帝震怒不已。  

    只聽到坐於殿上的皇帝劉宏怒喝一聲“夠了”,直把殿內眾臣嚇了一跳,紛紛噤聲,抬眼望著殿上的皇帝,不知大家又怎麼觸怒了他,按照平日的習慣,這時候應該是劉宏意興闌珊的離開才對,怎麼會發怒呢?

    “爾等身為朕之肱骨,不思為國盡忠,反因私利貽誤戰機,枉為人臣。”見眾臣安靜,劉宏指著殿下眾臣狠狠喝罵,眼中還惡狠狠的朝宋酆、伏完處瞪了幾眼,罵完之後又將伏泉那捷報扔向殿內,命趙忠闡述他適才所言。

    趙忠得令,也不含糊,直接走入殿中,不理會群臣的怒視目光,將自己想到的伏泉和楊璇兩人合謀,貽誤荊州刺史趙凱率軍圍攻鄂縣的猜測說了出來。他的言語之中,不斷的拋出一些令人懷疑的片面的言論,若不知內情的人十有八九要著了他的道。

    比如趙忠言語中有“趙凱率荊州軍兩萬餘人圍城數日不克,而伏泉卻可以數日裡攻克”,又比如“零陵太守楊璇與趙凱不合,十有八九和伏泉聯合,致使趙凱攻城不利,事後更是和伏泉一起上書彈劾趙凱無能”,以及“伏泉破城,言語明確荊州刺史趙凱無能,甚至上報戰功,一點不提及荊州軍之苦勞”……

    諸如此類,等等不一而足,反正趙忠的話語明確了一個意思,這次伏泉之所以能比趙凱更快破城,其中有他和楊璇聯合,一起拖趙凱後腿的原因。畢竟趙凱和楊璇不合,楊璇為了報復,完全有理由和伏泉聯合,搶了原本屬於荊州軍的功勞。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3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