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72頁

    這還不算什麼,向栩還自己將自己打造成不喜歡說話,卻喜歡大聲長叫,一高興就吼兩嗓子的形象。有客人來拜訪他,他也不拒絕,但客人進家門後,向栩往往不跟人好好說話,甚至直接就不搭理人家。他還自比孔夫子,收了一些弟子,紛紛取名名為“顏淵”、“子貢”、“季路”、“冉有”這些名字。

    有時候,向栩騎著毛驢入市,向人討吃;有時邀了全體乞兒到他家住宿,為他們設置酒食,帶他們又吃有萬。當時人們不知道他的深淺,紛紛都認為是個高人,畢竟一般常人看到這樣比較奇怪的人,要麼認為他瘋,要麼認為他傻,要麼就會認為這個人高。

    很顯然,向栩既不是瘋子,也不是傻子,所以大家都認為他是個高人,久而久之,他的名氣甚至直接在州郡流傳。而郡里最終也是聞其名聲,便徵召其人,其後甚至還舉其為孝廉、賢良方正,有道,公府徵召等,甚至他又與彭城姜肱、京兆韋著一道被徵召,可是向栩都不答應。

    之後,旁人見到向栩連大漢士人都在乎的為官之基,孝廉方正這些都不要,就更加認為向栩是個高人了。以至於地方州郡甚至大漢朝廷也是如,。所以,後來朝廷為此特下詔徵辟其人,令其為趙國相。去赴任時,當時人說向栩一定會保持儉樸的,但向栩卻改乘著華麗的馬車,駕著良馬,直到此時,這才有人開始懷疑他原來是個偽君子。  

    而向栩到任後所為,也十分驗證了這句話,因為他到任以後全不看官府文書,甚至幾乎就不去官署辦理政務,以至於他入職以後,官舍中都長滿了雜草。只是,就是這樣,像向栩這樣根本不干實事的人,他的官運,卻是一直步步高升,最後他入得朝中,征授侍中,每當朝廷里討論軍國大事,他就一臉正氣大義凜然反駁,以至於百官公卿都怕他,也不清楚這人是怎麼回事。

    若非是此番太平道大亂,黃巾蛾賊有傾覆社稷之憂,恐怕向栩這一輩子都會這樣渾渾噩噩,直到他不再為官而已。

    然而,太平道張角作亂,向栩上書陳述國家利害得失的事,稍稍諷刺了皇上左右的宦官寺人,不想國家用兵,只要遣派將領,在河上朝北讀《孝經》,那些叛亂的黃巾蛾賊自然會自己土崩瓦解。

    中常侍張讓聞之,當即就因為向栩前番譏諷他,便誣陷向栩不要國家命將出師,懷疑向栩與張角是一路人,想作黃巾蛾賊的內應。皇帝劉宏本就對向栩無禮感到不滿,又看到這向栩竟然異想天開的說讀《孝經》就可以平定叛亂,當即便明白這向栩能力的不靠譜,而且也懷疑向栩的動機,就下詔收捕向栩,送他黃門北寺獄,命人殺了。

    其實,向栩死得有點冤,也不能說他說得不對,只能說他沒能力。因為向栩所說的《孝經》,卻是為大漢帝國政府武力鎮壓太平道愚民暴動提供了理論基礎,《孝經·天子》說道,所謂“天子之孝”,就是“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  

    在什麼情況下,天子有必要“刑於四海”呢?《孝經·紀孝行》又給出了非常清楚的答案,卻是“為下而亂則刑”,太平道領袖張角身為庶人,擅自組織民眾與朝廷對抗,當然是“為下而亂”,理應加重刑了。

    只是,很顯然,無論向栩是書讀多了,自己讀呆了,還是他想特例獨行,反正沒能力的他,最終把自己玩死了。當然了,不管向栩有沒有能力,他都是靠著自我宣傳,從而崛起,成為高官的榜樣,對比戲志才這個有能力,卻發跡不了的傢伙而言,明顯好得太多。

    當然,若是戲志才也用向栩的套路,能不能混得好,伏泉想來也是可以的。不過,很顯然,對於戲志才這個自傲的傢伙而言,他可以不耐俗禮,放蕩不羈,但絕不會用欺騙的方式去博出身,這大抵是一種傲骨,他們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崛起,唯有靠自己的才學,至於其他方式,完全不在他們的計劃之中。

    因此,伏泉也不由為戲志才、徐福這些人感到悲哀,恐怕若非漢末諸侯爭霸,三國亂世開啟,他們這些人或許一輩子都得在鄉野隱居,至多靠著才學在鄉里之間,混得到一、二小吏職位,而想要再進一步,無疑是千難萬難的。

    大漢的官吏選拔,早就隨著時間沉澱,成為了世族豪強的後花園了,除了偶爾一些漏網之魚的官位,不然沒有出身,對於寒門而言,幾乎無出路。這也是皇帝劉宏,建立鴻都門學的緣故,還不是因為世族豪強壟斷了絕大多數選拔官員的途徑,劉宏面對自己手中都是世族之人的預備官員毫無辦法,為了培養忠於自己的勢力,特地從寒門子弟招收學子,另闢蹊徑的以詩詞歌賦來招收培養官員,用以對抗外朝結黨的士族士人。  

    不過,很明顯,對於長於謀略的戲志才而言,他的謀略是根本無法去參加鴻都門學的。而且,在潁川作為黨錮的重災區的背景下,戲志才身為潁川人,估計也很難有膽子,去投靠宦官掌控的鴻都門,從而與潁川的世族決裂。

    戲志才的家,在陽翟縣城,東市附近的里閭里,卻說戲志才和伏泉辭別後,便帶著微醺醉意,亦步亦趨的回家中休息,一覺醒來,已是夕陽西下的傍晚時分。

    醉酒醒來,最是口渴,戲志才同樣如此,尋來家中的破舊陶罐,取了些涼水喝完,這才稍顯舒服。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7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