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97頁

    當時麴氏謀反,麴勝襲殺祖厲縣長劉雋,而張繡那時候是縣吏,不久就尋找機會刺殺了麴勝,為故主報仇,本郡的人都認為他十分忠義,於是張繡招合少年,成為本地豪傑。可是現在,張繡已然從軍,有其伯父為其鋪路,自然也就沒了這番機遇,而麴勝也留了一命,並且因為金城郡同鄉的身份,很得韓遂、邊章的信任,只是對於邊章那個軟蛋,一直順從羌胡,讓他不喜,在麴勝心裡,只有韓遂才是做大事的人。

    韓遂陰沉看了麴勝一眼,而後緩緩說道:“時候未到,尚需從長計議!”

    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

    涼州,並非伏泉第一次來此地,不過前番因為要征討鮮卑,只是匆匆去了北地,並未有時間欣賞這西北風光,此番雖也是平叛,但卻是不急於一時,倒是比前番來此地時,多了不少時間去欣賞。

    說來,涼州之名屢有更迭,其古稱有雍州、蓋臧、姑臧、休屠,自大漢將涼州納入版圖以來,先設雍州、後改涼州,而涼州又有“雍涼之都”、“天下要衝”、“國家蕃衛”等諸多稱呼。

    其實,前漢立國時,涼州尚不在大漢手中,當時太祖高皇帝劉邦稱帝,建立大漢,劉邦原想定都洛陽,後遷長安。但由於北方匈奴過於強大,劉邦忍辱負重實施大臣婁敬的和親策略,以求休養生息,積蓄實力,等待機會,一雪前恥。  

    後來呂后、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繼續執行這一政策,先後向匈奴單于冒頓單于、老上單于、軍臣單于遣送很多皇室公主和親,並奉送大批財物,在這之中,涼州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至前元六年時,當時匈奴的草原梟雄冒頓單于遣右賢王大敗月氏,後又派老上單于殺其王據此地,隨占領河西。之後,匈奴休屠王被派遣至此築姑臧城、休屠城,並在休屠城中供奉有匈奴人的聖物祭天金人,而姑臧、休屠二字來源於姑臧山。

    當然,草原胡人的猖獗也長久不了,到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即位,靠著自劉邦以來,特別是“文景之治”的積累,漢朝人終於向著曾經給予他們恥辱的匈奴人,發出了他們復仇的怒吼。

    元朔三年時,漢武帝劉徹便向匈奴重要的河西之地,下達了漢朝打敗匈奴,極為重要的詔書。當時,劉徹下旨改雍州曰涼州,“以其金行,土地寒涼故也”,意思是其地處西方,時常寒涼,涼州因此而得名。

    從此,古雍州正式改名涼州,成為漢代的十三州之一,其轄地中,有著漢匈之間極為重要的河西諸地。

    而到了前漢元狩二年,自從漢武帝劉徹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征,大破匈奴休屠王城,在休屠城中奪走匈奴人的聖物“祭天金人”,並且使整個武威郡徹底納入大漢版圖,增設武威郡,涼州自此便開始成為大漢不可分割的一地,下轄隴西、天水、安定、北地、酒泉、張掖、敦煌、武威、金城、西海十郡。  

    也正是徹底掌控涼州,開始不斷斬斷匈奴人通往西域的重要道路,沒有西域各國的給養,匈奴至此開始了它衰敗的道路。

    到了元封五年,漢武帝劉徹又下令在天下十三州各置一刺史,涼州刺史部正式建立,治所在武威郡姑臧縣,而姑臧也正是因此有了“雍涼之都”的稱呼。作為當時大漢刺史中,最重要的幾個刺史之一,涼州刺史權利很大,而後來兩漢時,眾多用兵西北甚至更遠的地方戰事,涼州都是作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處,在兩漢的歷史上發光。

    更始三年,自光武帝劉秀復國後,定都雒陽,重新設立雍州,治所姑臧,但是不久取消,後又設涼州牧,治所武威姑臧,後遷天水冀縣。

    只是,本朝初期延續了前漢的行政建制,而涼州豪強自開國出便已崛起,加之涼州地處西北,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一直便有“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的傳言,也正是因此,所有又有“雄兵出涼州”之說。

    現在,地處漢羌邊界的涼州,又再次因為一場羌人和漢人的參與,捲起了大漢的西北烽火。

    大軍進入漢陽郡內,一路之上,氣氛愈發緊張,久經沙場的伏泉在這裡,聞到了一股名為戰爭的氣息。  

    沿路的客商漸漸稀少,還與不少百姓,慌張往三輔方向前進,看到伏泉麾下的漢軍時,還與其他地方不同,竟然隱隱對他們有一種名為戒備的眼神。

    對於這些漢家百姓的目光,伏泉細細想來也明白了,他們怕的不是漢軍,而是那些從賊的漢人軍隊,不說主動反叛的枹罕、河關群盜,就連那些被涼州叛軍攻克城池,不願受死投降的漢人官吏兵將,都不得不讓這些百姓戒備,因為他們不知道對方到底還是不是漢軍。

    不久,大軍終是到了漢陽郡治所冀縣,而冀縣,同樣也是如今涼州刺史部所在,至於漢陽郡之名,卻是在本朝永平十七年時,改天水郡名,變成漢陽郡來的。

    冀縣,乃是先秦時候,周莊王九年所建,至今已有近千年,高大的城池遠遠看去,便有一股歷史滄桑的氣息湧來。當然,現在的冀縣城池,明顯是經過歷代漢人百姓加固重建而來,否則,僅僅憑著先秦時候的技術,恐怕這身為涼州刺史部和漢陽郡治所的冀縣,早就不知被多少異族和叛軍攻破多少次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9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