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2頁

    古人看人都這樣嗎?自己啥都沒做,話也沒說就開始誇了。伏泉心裡默默嘀咕。

    佳者,長相標緻之人,古人看人第一乃是家世門第,其次就是外貌。伏泉出自琅琊伏氏不其候一族,世代外戚列候的家世當然沒問題,外貌上在古代也是屬於一等一的美少年。畢竟伏氏出過一位貴人,兩位駙馬,基因差了,長得不好,皇帝能看上,從此成為外戚世家嗎?楊賜顯然第一眼便看伏泉很順眼,故有此語。

    還未答話,居左的中年人則說道:“楊公此語妙極,少年郎以後定有所成。”

    此話說與未說一樣,在場之人都無任何反應,伏泉想來這人有些馬屁拍在馬腿上的意思。心想九卿之間需要如此嗎?細細思索便明白了,現在的光祿勛楊賜可是帝師出身,不僅掌握著深宮近衛兵權,又時常覲見皇帝,深得逐漸親政的小皇帝信任,而大司農雖然還是九卿之一,不過位置卻有些尷尬了。

    大司農掌錢穀,相當於後世的財政部長,與管理皇帝私財的少府並列。不過東漢以來,財政收支逐漸劃歸尚書的度支,各種理財之官,陸續出現,大司農的職權漸漸縮小,至今可以說只占著九卿的位置,為晉升三公的養老之屬,再加上現任的大司農曹嵩可是宦官養子,能成為三公也是花錢從太后處買來的,在此三人里位置顯而易見,此來也只是他掌握著雒陽幾處賑災的糧倉調配之權,不拍楊賜的馬屁估計一點存在感都沒有。不過他人或許不以為意,可是伏泉卻不敢,畢竟知道他是曹嵩時,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他那大兒子,以後的魏武帝曹操,那可是歷史上滅了琅琊伏氏一族的狠人。  

    伏泉行禮回道:“謝過楊公誇獎,小子只是年幼時父母遭逢大難,潛加思索而已。”

    楊震看了眼,隨即笑道:“不卑不亢,寵辱不驚,甚好甚好。”

    無厘頭被幾人誇獎,弄得伏泉疑惑不已,還待等幾人回話,便聽楊震說道:“汝既獻策防治瘟疫,便出去查看一番,是否妥當。”

    出去查看?是說這裡不方便他再呆了,是說他們不需要自己,換言之,逐客令!

    “諾。”心裡莫名,這幾位高官今日故意戲耍他不成,不過還是行禮告退。

    看著伏泉遠去,期間一直未說話的司隸校尉段熲眼神一變,閃過一絲厲色,隨即說道:“楊公認為此子如何?”

    楊震瞥了一眼段熲,依舊淡淡說道:“此子早慧之極,又顯沉穩,防治之策應是他所獻無疑。”

    段熲聽後不再言語,他也認定防治瘟疫之策是伏泉所獻。不過心裏面卻在盤算剛才這少年為何不斷掃視自己,旁人或許看不出來,他這個久經沙場的宿將怎能不知,他自認與這少年不識,只是未感到這目光未有不善,權當是少年好奇,未作他想。  

    曹嵩這時候適時插話道:“楊公,段公,既然吾等已確認防治之策確是伏泉所獻無疑,便進宮稟報吧。”

    其餘二人隨即合應道:“善。”

    原來楊震三人之所以召伏泉前來,只是為了驗證防治瘟疫之策是否為他所獻,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雖然古人不時出現早慧神童,但不親自驗證誰敢相信,讓人畏之如虎的瘟疫,竟然被一個虛歲十二的少年郎君治好了。

    漢代視天災如上天降下的禍端,皇帝遇到此事,若是影響過大,危害過甚,會罷免懲處一些大臣官員以求得到上天的赦免。在當時,這種迷信行為稱為“禳災”。這次楊震幾人之所以如此會接見伏泉,完全是他所獻之策救了他們的官運,若是瘟疫真的蔓延肆虐雒陽,朝中三公九卿估計都不能倖免,非罷免不可禳災,而伏泉獻策之後完全救了他們。按照慣例,瘟疫控制後召開議政朝會,肯定要稟報獻策之人,這次接見也就是確認是否真是其人而已。

    伏泉當然不知道這是真假,此時他已出門,不知楊賜所言是否隨意,倒真是傻乎乎的去看看四周是否有什麼遺漏。

    不多時,由夭兒、於忠陪著,在走訪了幾個民居以後,便看到前方一處空曠地方,一群醫匠正圍著一中年男人,觀其情形,應是講課無疑。  

    第十一章 神醫醫聖

    醫匠中央,一中年男人神采異常的講解著,他看著普通,但讓人感覺很有精神,身體硬朗。眾人細心聽講,讓伏泉不敢妄動,打擾他人,畢竟這是很失禮的事情。

    “溫症,發熱而渴,不惡寒,立發或潛發……故治病應以去熱為主……”那男人將的十分透徹,不過伏泉未學習醫術,只是一知半解,心裏面已對他有了猜測,只等驗證,終於隨著男人講解完,眾人皆散,伏泉這才上前與其詢問。

    “敢問足下,可是朝廷所征醫匠?”

    華佗看著面前行禮的少年,臉露疑惑,不過回禮道:“正是,不知小郎君此來所為何事?”

    伏泉道:“因早前獻了防止瘟疫之策,今日光祿勛楊公特招吾來相詢,查漏有無異常之處?”

    “汝可是治瘟郎?”

    “正是。”伏泉臉色黑暗,治瘟郎是雒陽好事者起的稱呼,意思很容易理解,但卻讓他很不高興,聽著聽著就讓他想起西遊記里孫悟空在天庭當的弼馬溫官職,很難聽。

    男人聽後臉色一正,又行禮道:“譙縣華佗見過郎君。”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