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頁
兩軍如此僵持,不過率先改變的,依舊是黑山賊,至於原因,卻是黑山賊的首領換了,換成了一個名叫張燕的人。
然而,張燕本名卻是此名,他本名叫褚燕,至於為何改名,卻是因為他的好友張牛角的緣故。初時,張牛角、褚燕合軍攻癭陶,牛角身中流矢,並且因此死亡,臨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為統帥,而褚燕也因此,為了報答好友,紀念他,便改姓了張。不過,因為張燕身輕如燕,又驍勇善戰,兵士見了十分仰慕,因此軍中有人為此號窮曰“飛燕”,久而久之,其“飛燕”之名也蓋過了本名,最終旁人便因此直接稱呼其為“張飛燕”,至於他的本名,卻是說的太少。
因為張飛燕的軍隊勢力在和張牛角合兵後,接管了張牛角的軍隊後,勢力龐大,不少太行山的山谷寇賊,見了都因為你勢力多爭相依附張飛燕所部,到了後來,張飛燕的部眾廣范,殆至百萬,號黑山賊,河北諸郡縣並被其害,地方官府不能討,這才有朝廷讓冀州牧名將皇甫嵩,用前番留在冀州的,參與平定冀州太平道黃巾蛾賊的大部分漢軍主力,去討伐黑山賊。
結果,皇甫嵩不負其平定太平道黃巾蛾賊的第一名將之名,打的張飛燕麾下的百萬黑山賊,節節敗退,最終只能龜縮太行山內,不負以往校長聲勢,而張非燕見勢頭不對,最終便遣使至京師雒陽,奏書乞降。
劉宏也是知道,任由黑山賊龜縮在太行山內,以大漢現在兩面作戰的情形下,實在吃力,讓黑山賊拖的越久,對但而言,越是不利.而如果拖至冬天,漢軍到底是撤兵還是繼續攻擊?
終究,冬日作戰,後勤供給壓力,實在不小,因此一番思量,徵詢諸臣以及如今平定黑山賊的皇甫嵩的同意,便拜張飛燕為平難中郎將,使領河北諸山谷事,歲得舉孝廉、計吏,安撫張飛燕,從而掌控黑山軍,慢慢優待,最終令其真正成為大漢一員.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後來的漢末群臣,都視原本太平道黃巾餘孽出身的黑山賊,為大漢正規漢軍,不再視其為蛾賊,而張飛燕雖然盤踞太行山一帶,但是有並未挑釁漢室威信的舉動了.
伏泉知道此事,也是鬆了一口氣,畢竟,他知道,張飛燕這一降,大漢富庶的冀州等地,終於可以真正安定,並且很快便可以為大漢補血了.而隨著張飛燕的誠心歸降,漢室終於不需要兩面作戰了,而他,也可以安心對付西北的韓遂了.
第六百一十一章 馬鐙馬蹄鐵初顯威
中平三年春,經過秋冬時節的準備,漢軍與叛軍都在積蓄實力,涼州的漢軍終是在伏泉在冀縣縣城的校台上的命令下,出兵討賊了。
“南容,不必遠送,此番大軍攻金城,錢糧皆靠漢陽,韓賊奸詐,恐斷大軍糧道,爾需謹慎,切勿有失!”
冀縣縣城外,伏泉對著傅燮,認真叮囑道,其於去歲底,被伏泉舉薦為漢陽郡郡守,伏泉所率這一路直接進軍金城郡的兵馬,自然要多靠傅燮幫助了。
當然,伏泉願意這麼給傅燮面子,自然是看出他的能力,比范津好很多,而且范津在涼州這偏遠苦寒之地待得時間太久了,也數番表奏請辭,希望會家鄉南陽頤養天年。不過,范津這態度在伏泉看來,似乎有點兒拍了叛軍一次又一次進攻漢陽郡,生怕他也糟了叛軍進攻俘虜的霉運,這才早早去職還家。
“諾!使君放心,有燮在,錢糧必無拖延!”傅燮行禮回道,對於伏泉,他還是很感激的,其中除了有昔日平定太平道是結下的情義以外,也就是此番他舉薦自己為漢陽郡太守的情義。
傅燮本就是經學文士出身,自然是希望為自己任一方,而不是做一個守衛邊防的都尉。本來當初受詔時,他便想辭官,後來不是因為韓遂、邊章之亂,因為他不忍涼州受制於賊,這才在安定都尉上待了不少時候,之後隨著伏泉大敗韓遂,看到形勢對大漢有利,便又有了辭官的心思,只是還沒等他想好怎麼辭官時,伏泉的舉薦就讓他圓了夢想,自然十分感激。
“善!”伏泉大喊,隨即上馬,在一眾涼州文武的護衛下,率領自己這一路馬步合計三萬人大軍,直往金城而去。
與此同時,尚有另外兩路兵馬,一路由關羽統率,率領伏泉所予五百涼州騎,統領朝廷從北方派來的一萬騎騎兵,出北地,橫掃北地塞外,所剩先零羌餘孽。
另一路,卻是有黃忠率領伏泉昔日南征北戰,所剩的三千餘精騎,從隴西郡出發,直攻隴西郡內枹罕、河關等地群賊。
三路大軍,伏泉皆有嚴令,凡有一絲抵抗者,皆殺之,逆賊盛名者,必屠族。這話潛在意思,便是大戰之前投降的叛軍,可以接受投降,但是一旦與漢軍大戰,有所抵抗,那就不需要封刀了,至於那些叛賊名氣響的,也不需要估計,打敗他們直接屠族作為懲罰。
此時不同剛來涼州,那是伏泉兵力奇缺,尚需要用一些俘虜充當炮灰,而現在,他要從根本上讓得涼州逆賊知道叛亂的下場,甚至於在伏泉心裡,他的這道命令,更像是希望就此將涼州所有叛逆羌族,全部屠戮。
後方的冀縣縣城越來越遠,伏泉身邊諸文吏面色各異,對於這場戰事,看法不一,其中,便有人對於伏泉這般分兵進攻,依舊有所危慮,就比如如今被伏泉征入涼州刺史部的文吏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