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摘選自《後漢書·許劭傳》
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摘選自孫盛《異同雜語》(三國志注引)
這裡說下,前面有書友提起後漢書這段曹操評語,泉釋感覺還是孫盛這個靠譜,畢竟曹操問許劭時,東漢還是和平盛世,遠遠不是亂世,若說他是“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曹操怎麼可能會大悅?前後不通的,盛世當然是誇讚別人能臣才能令人高興,而且在曹操年少時誰能預料到東漢將亂呢?
第二百一十七章 意外斷案
經過一番薦才,董扶一下子說了許多青年才俊之名,伏泉知道這遠遠不是益州一地的全部,董扶能說出來的一定是他可以保證到自己手下任職的,不然他所舉薦的人拒絕徵辟,根本不來郡署,這讓他這益州名士的臉放到哪裡?
江邊冷冷清風帶起了一絲絲泥土的芳香,不遠處,董扶的幾名弟子和關羽等人架起了篝火,將眾人剛剛釣上來的魚,洗淨,然後用短兵匕首去了魚鱗等不能食用的物質,用細長的樹枝串好,就架在篝火上燒烤。
待魚肉有些燻黑烤熟後,撒上一些青鹽,便就著皮囊里的酒,咀嚼起來。伏泉等人來此地,自然不會是有意來野炊的,他們身上除了漁具,也就只有刀劍了,而且按照伏泉的意思,是有意回去煲一鍋發白鮮香的魚湯來喝的,起初根本沒有別的意思。
這鹽巴和酒卻是隨董扶而來的他的幾名弟子所帶,鹽巴是巴郡臨江縣鹽井所產的上等的食鹽,酒是巴郡朐忍縣特有的巴鄉名酒、看著董扶見自家弟子野炊時驚愕表情,伏泉想來一定是他的弟子也不知道自家師傅今日來此的目的,只當是普通垂釣,所以來時採購了這些東西。
不由得,伏泉對著董扶加深了一層懷疑,董扶此番來肯定是早就預謀好的,打探到自己最近的行蹤便大人早早來到此地等候,只是,自己究竟有什麼地方值得這位益州讖緯名士,如此熱切的幫助自己呢?
怎麼想也想不通,索性不想了,看著董扶靠在附近的樹旁閉眼休息,輕鬆之極,不似作假,伏泉心中確信董扶沒有惡意,便不管了,因為沒有惡意這對他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身邊篝火灼灼燃燒著,帶來一陣乾枯樹枝燃燒的噼里啪啦聲,伏泉咀嚼著香噴噴的魚肉,喝著甘香可口的巴酒。感嘆一聲,這巴地山林自己釀造的酒果然獨有風味,酒水裡混著奇特的山野香味,令人貪戀無比,轉眼間,他便一人獨飲了小半個酒囊。如果不是礙於自己身份,說不得他就要將這一酒囊的酒全部喝了。
喝酒之餘,當然也需要聊天助興,伏泉身為巴郡一方軍政大員,當然對本地情況十分感興趣。稍稍向董扶眾弟子打聽郡內各縣風貌,知道郡內有不僅產鹽、產酒,其中巴郡安漢縣還產鐵、可鍛冶兵器,而且巴郡本身也是益州的產糧大郡,伏泉不得不讚嘆這巴郡不愧是益州東部精華所在。
正當眾人喝酒聊天時,後面突然傳來一聲大呼,“爾等何人?來此何地?可有‘傳?’”話音落下,身邊很快就圍來了數十人,看他們打扮,倒像是江州縣的役兵。
看著身旁這幾十役兵,拔刀對著他們,伏泉對著大驚的董扶及他的子弟苦笑了下,然後和對身旁的關羽使了一個顏色。後者見此會意,轉身大喝道:“爾等無眼乎?明公在此,竟敢拔刀,哪裡來的膽子?”
陽光下,只見一臉紅光的關羽目露凶光,冷眼看著四周的役兵,如果他們不給一個合理的解釋,關羽不介意讓他們吃點苦頭。
“關司馬?”役兵後,一郡吏模樣的人驚呼一聲,隨後瞧了眼背對他的伏泉,這才驚覺伏泉是何人,連忙對手下役兵道:“快,收起兵刃!收起兵刃!”隨後跑到伏泉面前,哭喪臉行禮道:“下官該死,竟未識得明公,求明公贖罪。”
看了眼那人,伏泉頓覺眼熟,卻是自己掾屬的賊曹掾史,見他身上汗水不少,顯然是一路疾馳所致,心中十分好奇,便問道:“出了何事?”
“回稟明府,江州縣城外有過客被劫,那人報了郡署,屬下便連忙帶人搜查賊人,未想卻驚了明公,下官該死!”
伏泉聽後,點了點頭,看他滿頭大汗的樣子,心道一定是趕路太匆忙,忙著查案所致,也不忍責備,便不打算追究了。隨後轉移話題道:“那人於何處被劫?”
那賊曹掾史門下賊曹不敢怠慢,連忙答曰:“離江邊約五里的山林間。”
“那人被搶了何物?”
“絹四匹。”
“四匹絹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那山林地處僻靜,確是極佳的劫掠之所。”伏泉喃喃自語道,隨後眼中精光一閃,又問道:“被劫之人可隨行而來?”
“就在那處。”說著,賊曹掾史指著身旁一個高瘦中年道,看他一身衣袍灰漬不少,又帶著庶巾,想來是個走南闖北的絹布販子,畢竟蜀地布絹聞名天下,後來三國時期蜀漢的財政收入里,行銷天下的蜀錦便有一席之地。
看到賊曹掾史指了自己,那小販連忙對伏泉行禮道:“見過明公。”
見這人一臉慌張模樣,伏泉不由頷首笑道:“莫慌,劫匪體貌,衣著,汝可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