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頁
貴霜王拔出佩刀,百萬貴霜帝國的士卒拍打盾牌和兵器,喊殺聲迴蕩在喀布爾中遊河谷,樹葉都在動搖。
貴霜帝國作為強大的文明,也有雄厚的兵力!
「殺!」
遍布整個河谷的貴霜帝國大軍向蒙古、突厥聯軍殺去,猶如黑色的浪潮,一波接著一波衝擊蒙古、突厥聯軍!
貴霜帝國的兵力過於龐大,當發起攻勢,貴霜王已經很難進行調整。
以貴霜王的統帥能力,最多也只不過直接指揮二十萬兵馬,對於其他軍團,只是間接指揮。
十五萬兵馬,也是高仙芝的極限。
因此,各個文明的君主才會設立軍團,任命主將統帥軍團。
君主只是在大戰開始之前進行部署,而戰場上瞬息萬變,一個人根本無法兼顧。
貴霜王的百萬大軍分兵五軍。
高仙芝、雙靡侯統帥15萬兵力,作為左軍。
高附侯、休密侯統帥15萬兵力,作為右軍。
貴霜王統帥20萬兵力,作為中軍。
塔克圖王子統帥20萬兵力,作為預備軍團。
肸頓侯統帥30萬兵力,作為第二支預備軍團,留守大營,看守糧道。
位於正面的左、中、右三軍,雖然只有50萬兵力,但卻是貴霜王挑選出來的較為精銳的部眾。
與此同時,還有塔克圖王子統帥的20萬第二線部隊,可以在戰場膠著時,投入大戰,決定勝負。
至於留守大營的30萬兵力,則完全是新招募的士卒組成的第三線部隊,基本上沒有多少戰鬥力,也缺少特殊兵種,所以無法投入慘烈的大戰,只能負責留守大營這種較為簡單的任務,否則將會兵敗如山倒。
蒙古、突厥聯軍,以速不台為左軍,統帥7萬騎兵,以戰鬥力更強的蒙古人為主。
哲別為右軍,統帥8萬騎兵,為蒙古騎兵、突厥騎兵的混合騎兵軍團。
中堅是窩闊台、拔都、耶律大石,統帥10萬蒙古、突厥、波斯、土庫曼人組成的步兵、弓弩手混合軍團。
王保保統帥5萬騎兵作為後軍。
貴霜帝國的左軍,對付的是蒙古、突厥聯軍的右軍,也即是哲別的軍團。
15萬貴霜騎兵,對付8萬蒙古、突厥騎兵,理論上,高仙芝有獲勝的可能,而且還不低。
只要左軍取勝,再攻擊對方中軍,擴大優勢,一舉取得決戰勝利。
正是因為考慮到了這種可能,所以高仙芝才會選擇前來貴霜帝國,協助貴霜王抵擋蒙古、突厥聯軍的攻勢。
如果沒有任何勝率,高仙芝不會選擇隻身一人前來援助貴霜帝國。
但凡是有一絲勝率,高仙芝都不介意一試,獲得戰功。
「雙靡侯,你統帥你的部眾,正面攻擊蒙古人和突厥人,我率領五萬騎兵,迂迴攻擊。蒙古、突厥聯軍的兵力不夠龐大,在軍陣與山麓之間留下了縫隙,完全可以進行穿插,迂迴攻擊其側翼之側翼!」
高仙芝統帥左軍,作為統帥,向貴霜帝國的雙靡侯宣布命令。
雙靡侯拔出鑲嵌著寶石的金刀:「放心去吧。」
高仙芝帶領五萬貴霜騎兵衝出左軍,利用行軍特性,穿插攻擊哲別的側翼!
從空中鳥瞰,兩支黑壓壓的軍團交戰,貴霜帝國的軍陣規模是蒙古、突厥聯軍的兩倍大小,憑藉兵力優勢,試圖一舉摧毀蒙古、突厥聯軍,取得大勝。
蒙古、突厥聯軍用於正面的兵力為25萬,預備軍只有5萬,預備軍的數量太少,如果正面的兵力被擊潰或者體力被消耗,可以動用的預備軍數量極少,未必可以彌補損失或者扭轉局勢。
貴霜帝國用於正面的兵力為50萬,預備軍20萬,後方營地還有30萬。
「這一次獲勝的是我們的大軍。」
窩闊台登高而望,身邊是重要的智囊,被窩闊台視為生死之交的摯友耶律大石,還有鐵木真留給窩闊台的第一文臣耶律楚材。
「拔都在下方代為統帥軍團,馬哈茂德的古拉姆重騎兵,隨時可以出擊,摧毀敵軍。」
「對面貴霜王百萬兵馬,傾盡國力而來,在我看來,只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帖木兒在德里城為我們拖住印度莫臥兒帝國的大軍,讓我們可以放手攻打貴霜帝國,我們可不能錯過這樣的時機。」
無論窩闊台還是耶律大石、耶律楚材,對此戰信心滿滿。
蒙古、突厥聯軍身經百戰,且屢戰屢勝,積累的經驗、士氣、裝備並非貴霜帝國可以比擬。
蒙古帝國在窩闊台、拖雷等黃金家族爭氣的後人的努力下,已經有復興的趨勢。
「報,哲別的右軍遭到貴霜帝國左軍迂迴夾擊,一支騎兵沿著山麓進攻,企圖圍殲哲別軍!」
在窩闊台壯志滿懷之際,突然有蒙古騎兵來報。
大戰一開始,高仙芝先發制人,利用蒙古、突厥騎兵的輕視心理,打算率先打開局面,而且高仙芝的眼光凌厲,看出了蒙古、突厥聯軍的破綻。
蒙古、突厥聯軍兵力較少,反而驕傲,未必沒有擊敗蒙古、突厥聯軍的機會。
只要找到對方聯軍的破綻,那麼高仙芝就可以順利取得戰果。
實際上,高仙芝也放手一搏!
贏了,他可以名揚天下,萬里覓封侯!
輸了,大不了馬革裹屍,除了他高仙芝,其餘五萬人都不是漢帝國的兵力,西域都護府表面上也不見得有什麼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