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頁
隆景十年的臘月,李遇知壽終正寢,在永別之前一個時辰還見了一位到訪的吏部官員,對考成法的改進和推行詳加過問。那位官員也只是意外拜訪,而李遇知在致仕之後也就過問了這一次政事,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皇太子知道皇帝陛下在得聞李遇知辭世的消息之後鬱鬱寡歡,今日又得知王葵心公的大限將至,原本熱熱鬧鬧的出行也變得讓人壓抑。
「父皇,李閣老的諡號還未商定。」朱和圭道:「在文忠與文正之間,似乎頗有爭議。」
「朕怎麼不知道有這爭議?」朱慈烺反問道。
朱和圭有些意外,不解道:「翰林院和國子監早就吵開了,報上也有……父皇怎會不知道?」
「父皇的意思是,這事沒必要上心!」皇次子朱和圻突然插口道:「隨便是文忠還是文正,看他們最後報上來的是什麼便是了。如果不合父皇心意,父皇自然可以賜個文正,這叫恩自上出;若是合父皇心意,自然順水推舟許了,這叫眾望所歸。對吧,父皇。」
朱和圭冷冷地看著弟弟,道:「你再放肆些給父皇看看。」
朱慈烺摸了摸老二的後腦勺:「這不叫放肆,他能說出來,是為你這個做哥哥的著急。」
朱和圭頗有不願,臉色越發不好看了。雖然沒有人跟他說過什麼,但他越來越覺得父皇對他的愛分給了弟弟們。回想當年他寸步不離父皇,還有父皇陪著玩遊戲,而如今父皇一直跟在父皇身邊的人卻變成了老二和老三。
老三還小,且不去說他,老二卻越來越放肆,頗有些不把他這個當哥哥的放在眼裡。
見老大面色不好,朱慈烺又對朱和圻道:「不管怎麼說,兄弟之間不該有隔閡,但君臣之道是要顧忌的。你皇兄終究是副君,就算有一時顧慮不到的地方,你也該注意勸諫建言的方式。」
「他啊,呵呵,顧慮不到的地方多了。」朱和圻大咧咧道:「而且死腦筋!」
「你!」朱和圭當即就要發怒,見父皇望過來,才忍住沒有發作。
「怎麼說?」朱慈烺又望向老二。
「上回考數學,他在那邊抓耳撓腮半天。我把答案扔給他,他卻不知道抄。」朱和圻道。
朱慈烺點了點頭,道:「這是你皇兄為人誠實,考試作弊到哪裡都不是光彩事。」
朱和圭這才臉上有些暖意,道:「欺騙自己是為不智,欺騙先生是為不誠,欺騙父皇更是欺君,你實在是膽大妄為!」
「父皇,這些信條豈不是腐儒們弄出來的?皇兄身為副君,還受這個牽絆?」朱和圻不滿道。
「什麼腐儒!他們都是先生!是我的先生,也是你的先生!」朱和圭已經叫了起來。
朱慈烺按住了兩個兒子,道:「別吵,父皇頭疼。」小孩子聲音太高,喳喳起來的確讓人頭疼。
「首先,」朱慈烺轉向朱和圻,「稱先生們是腐儒肯定不對。身為華夏子裔,我們如何與蠻夷們區別?就是因為我們有禮儀之大,有內心的信念,有處世的原則。這些禮儀、信念、原則,就是先生們教的規矩,要敬天法祖,要尊敬長輩,要孝敬父母,要愛護幼小,要待人誠懇……諸如此類,一旦背棄這些框架,我們與東虜、蠻夷還有什麼區別?」
朱和圻撇了撇嘴,垂頭不語。
「至於你,」朱慈烺轉向皇太子,「你的數理化成績怎麼會那麼糟糕?」
朱和圭沒想到父皇問的是這個,一時難以回答。
「你是否覺得,只要學會了聖人之道就足以治國了?」朱慈烺不等兒子回答,又道:「大學之道的根本在哪裡?格物致知四個字,數理化都是格物之學,目的仍舊是為了致知。你不能格物,無以致知,最終豈不是被人用愚弄麼?」
朱和圭垂下頭,心中暗道:也不知道先生們怎麼想的,好好的優良中差不用,偏要搞百分制,真是讓人鬧心!等我當了皇帝,再也不許先生們用百分制考核學生。
其實百分制早在蒙學普及的時候就推行了,只是宗學之中沒有採用。在更早的皇家教育中,先生也是臣子,臣子如何評判君父?所以根本不存在考試考核,只是老師將內容講清楚,學生能知道就行了。
在宗學推行百分制的罪魁禍首就是朱慈烺。
他從宗學先生那裡發現,文科老師對皇太子的評價較高,理科老師卻是評價一般,更認為二皇子的天姿高於皇太子。這顯然是偏科的信號,而不為人注意,正是沒有用百分制來嚴格評價。
從隆景十年下半年,宗學裡也一樣要進行的考試,進行評分,掌握學生們的知識掌握程度。如此一來,皇太子便被打回了原形,在數理化等自然科學科目上表現得十分危險。
「兒臣錯了。」朱和圭爽快地承認錯誤。在他幼年的經歷中,只要自己認錯,父皇便不會再責備他了,這招可謂屢試不爽。
「你別笑,你的國學成績也很成問題。」朱慈烺轉向老二,道:「歷史和地理能考九十分很不錯,但為何古文只有六十分?」
「老師偏心,」朱和圻脖子一梗,「他們都拍皇兄的馬匹,故意不給我高分。」
朱和圭登時不樂意了,道:「你讓父皇看看你寫的東西,離經叛道還想拿高分!」
朱慈烺瞪了一眼大兒子,又道:「我倒真沒看過你寫的東西,不過先生應該是有操守的。你都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