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59頁

    實際上,一般來說,進行典妻買賣的雙方家境都不會怎麼好,例外的就是大戶人家典妻生子。不過典妻行為因為與禮教不合,各代都嚴禁。但江浙一地,一直極為流行。

    葉昭揉了揉鼻子,道:「大哥,這可不行,我不是不想幫你,典妻觸犯刑律,再則說了,要被嫂子知道,我成什麼人了?絲絲也不會放過我啊?」

    朱思忠訕訕道:「這,那,那算了吧。」起身說:「麻煩公子了,我,我就不該開這個口。」有些羞慚。

    見他模樣,葉昭就嘆口氣,要說絲絲這大哥確實是個老實人,只是這個年代,納妾都屬平常,以現在朱思忠酒樓東家的身份,思春也不可避免,想了想,就對身側女侍衛使了個眼色:「去給朱大哥拿一百塊的銀票。」其實朱思忠說的也沒錯,那可憐女子跟了朱思忠,總比不知道落入什麼人手裡甚至流落風塵強。

    朱思忠一呆,說道:「這,用不到,您已經幫了我們許多,我,我真不該來。」

    葉昭擺擺手,說道:「大哥,這麼著,你就乾脆買了她做妾,一百塊不夠的話,您再來拿,不過,買賣人口、典妻都犯法,你自己看著辦,幫他夫家把難處辦了,再叫夫家休了她,再娶她過門想來她也願意。」

    朱思忠嚇一跳,說:「這,納妾,不行不行。」連連搖頭,就算外室吧,那也沒有不透風的牆,早晚會被妻子知道。  

    葉昭道:「總之你看著辦,現在就先胡亂過著吧,慢慢來。」

    侍衛送來銀票,朱思忠千恩萬謝告辭,葉昭看著他背影,就不由得嘆口氣,只有貧困人口越來越少,才能最大限度遏制典妻人口買賣現象。

    要令南國大多數民眾從這場工業革命中獲益,實在任重道遠。

    又想,不知道朱絲絲知道這事兒,會不會打自己。跟著自己,她這憨厚的大哥都學壞了,還不算在自己頭上?

    葉昭苦笑,揉了揉鼻子。

    ……

    第二日一大早,外務大臣鄒凱之就來求見,他正在安排攝政王訪日一事,當然,現今僅僅是個意向,外務部正與日本皇室及幕府就攝政王訪日的規格接待禮儀等等方面進行磋商,南朝堅持攝政王比日本天皇尊貴,提出攝政王訪日時,日本天皇要降階出迎,前往江戶港口歡迎攝政王的到訪。

    雖然日本人知道這位攝政王乃是中國南國實際統治者,但也只肯承認雙方的平等地位,就好似日本天皇和中國皇帝是平等地位一般,是以拒不同意天皇到江戶迎接南國攝政王,雙方就這個問題已經探討月余了。

    中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已經合資成立電報公司,開始架設上海到長崎的電報線,但距離正式運營尚早,是以南國駐日本公使同南京消息往來往往是不對稱的,等南國外務部獲得日本來的消息時,實際上中日談判卻早又有了新進展。  

    對於日本國,葉昭也一直在琢磨怎麼安撫其越發激烈的民族情緒,現今中國人雖然在附粘條款里取得了在日本國內的通行權,可幾乎就沒有中國商人前往其內地,而活動範圍僅僅局限在長崎、江戶等港口城市,當然,也都是日本最繁華商業最發達的城市。

    日本國內,激進武士組織的武裝團體越來越多,曾經在內地發生了數起襲擊日方買辦的事件,甚至有數個武裝團體聯合出動了近千人襲擊中國長崎駐軍,結果自然鎩羽而歸,死傷無數。

    剿滅這些武裝組織也是中日現今談判的焦點,可幕府和皇室顯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幕府尚似模似樣的頒布了幾份催促地方大名討伐新撰組、烏鴉組、白虎隊等等武裝的詔令,皇室,聽聞卻是在秘密支持這些組織。

    如何安撫日本國民,令其愈演愈烈的反抗中國人侵略的運動不再高漲,甚至慢慢熄滅這團火,無疑是現在葉昭最費腦子的難題之一。

    現今聽著鄒凱之講解日本國內形勢,葉昭微微閉目思索。

    「張有存的摺子你看了吧,什麼意見?」葉昭端起了茶杯,張有存倡議,動用步兵對日本國內幾個激進武裝的據點進行打擊,抓捕默許激進武裝在其境內活動的幾藩大名,殺一儆百。

    鄒凱之看了看葉昭臉色,說:「臣下以為此事急不得,急則生變,還是要安撫為主,除非王爺準備推翻其皇室,不然動作不宜太過激烈。」  

    張有存在長崎主持了《中日友好通商條約》的簽訂,聲名鵲起,乃是外務部不折不扣的新貴,在南國政壇,也博得了許多好評分,對於他的摺子,鄒凱之不認同,但用詞自極為委婉。

    葉昭微微點頭,說道:「現今還是穩定貿易為上,不過這條貿易線怎麼保障,也是個問題啊,要撫,也要剿,兩手都要硬,只用其一,定然行不通。」

    「是。」鄒凱之微微躬身。

    葉昭又道:「那吳廣淮夫婦還在吵著見我麼?」

    「是,昨日他又向同文館官員請求覲見王爺。」

    吳廣淮乃是戴燕王國第四任國主,那戴燕王國位於婆羅洲,僅有萬餘人口,葉昭見過其宗室宗親吳廣義,但未同意其成為朝貢國冊封其國王的請求,不過南朝與其簽訂了一份貿易協議。

    誰知道今年三月份,荷蘭人及其僱傭兵突然對戴燕王國發動了進攻,國主吳廣淮夫妻以及吳廣義等外戚,在數十名親兵護衛下,得中國商船協助,逃來了廣州,又從廣州乘火輪船到了南京,現在住在外務部同文館驛棧。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5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