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頁
不過有時候計劃委實趕不上變化,第二日,葉昭接到一封秘密電報,當即便離開了金陵。
電報是南洋總督張有存發來的,十萬火急的一封電報,英國人印度艦隊的幾艘炮艦突然出現在大亞齊的港口,逼迫亞齊酋長國蘇丹馬赫邁德·沙投降。
此事原委還要從這幾年帝國在南洋的政策說起。
亞齊酋長國位於南洋蘇門答臘島最北端,大亞齊是其首都,濱亞齊河口南岸,當馬六甲海峽北口西岸,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蘇門答臘島上的王國一一被荷蘭人所滅,但由於英、荷矛盾,亞齊酋長國是唯一倖存的國家,實際上,這個國家到了後世,其居民仍然不認為自己是印尼人,歷經與印尼政府數年戰爭,雙方達成和平協議,亞齊省成為特區,半自治狀態,隨後「自由亞齊運動」士兵上繳武器。
而現今亞齊酋長國是蘇門答臘島上唯一未被荷蘭人吞併的國家。
帝國也將大亞齊海港視為衝出馬六甲海峽的最重要的潛在補給點。
經過數年努力,中國人與亞齊酋長國的貿易聯繫越發緊密,而不久前,雙方代表在坤甸開始展開談判,中國人有望取得在大亞齊(班達亞齊)港的港口修築以及租借權限,若條約達成,則南洋一帶,中國將會取得馬六甲海峽最北端的港口使用權,勢力範圍立時便輻射印度洋。
很明顯,雙方的秘密談判被英國人知悉,對於這個在遠東越來越占據霸主地位的東方大國,英國人充滿了警惕,更不想見到中國人的軍艦自由來往馬六甲海峽,是以才遣出其印度艦隊的戰艦以武力威懾亞齊酋長國,阻撓中國人衝出馬六甲海峽的努力。
與英國人的第一次戰爭危機就這麼意想不到的降臨。
葉昭回到京城的當晚,便召開了樞密院會議,在京城的政界、軍界大佬悉數出席,唯一在京城的宗教界領袖章嘉活佛自也是會議的參加者。
其實葉昭本來準備趁普法戰爭英國人將目光投注在歐洲之時再解決馬六甲的困局,本以為因為自己的蝴蝶翅膀普法戰爭會提早到來,誰知道法國人在東方接連遭遇重挫,其政策變得謹慎起來,對於普魯士統一德意志聯邦的努力也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克制,再不似以前那般自大,志大才疏的拿破崙三世,好像也清醒過來,與普魯士的交鋒,不再咄咄逼人,雙方之間的戰爭,看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爆發的,而且最終結果如何,就更不是葉昭所能預測。
現今葉昭也只有拋開歷史因素,小心翼翼的進行打破英國人或者說歐洲人封鎖的馬六甲海峽,對於歐洲國家來說,尤其是在蘇伊士運河已經通航的情況下,只怕沒幾個國家樂於見到中國人衝出馬六甲海峽,那麼浩浩蕩蕩的中國商船船隊就很有可能潮水般進入地中海,成為東西貿易中的又一枝主力軍。
可是英國人的反應,顯然比想像中要激烈的多。
品著香茗,看著長桌兩側的政界、軍界官重臣,這些年了,不管帝國思想如何活躍,但官也好,民也好,如果在葉昭身側,卻同前朝大臣在皇帝面前沒什麼區別,有時葉昭幾句話,就能令他們感激涕零的抹淚。
葉昭雖然心下彆扭,但卻也沒辦法,想想也難怪,清末歷史上算是接受了新思想鼓吹立憲的立憲派大臣們,又如整天罵慈禧的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在皇上面前又如何?歷經一次次對外戰爭遭受的恥辱,那時候的皇權威望已經降到了冰點,國人對西方之崇拜更無以復加,和今日皇權之重不可同日而語。饒是如此,就算辛亥革命後,保皇黨可也大有市場,更不要說現今了。
若現今這些大臣能跟自己平等交流那除非精神有問題,這些事,可真是急不來的。
鄭珍正慢條斯理闡述與英國人衝突的危險,這位當世大儒可以說是理智派的代表人物了,他一向不贊成武力對外擴張,而是主張仁政,認為天朝上邦,物體自豐,只需維繫東洋、南洋貿易,不需西進與西夷爭長短。
委實,帝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可以說在同時進行,經濟發展極為迅猛,暫時看,又沒有什麼短缺的戰略物資,地大物博,經濟完全可以自成系統,民眾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也難怪閉關鎖國論者又有了市場,這些人,大多認為我們關起門來發展最好,我天朝上邦就是世外桃源。
當然,現今這種閉關鎖國論更類似於西方外交中的孤立主義,和前朝閉關鎖國完全是兩回事。有孤立主義思想的國家,往往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盛,又遠離強國政治鬥爭的中心,如美國和中國,都具有上訴條件。而中國因為人口眾多,加之自古以來的自給自足經濟系統,當在遠東恢復了霸主地位之時,出現孤立主義思想也就不足為奇。
軍方總參謀長神保,顯然也贊成鄭珍的看法,他大概是軍方將領中唯一的民生派,對於擴張領土並不上心。
李鴻章則謹慎表示了對與英國海軍衝突的擔憂,若與英國爆發全面戰爭,英國人龐大的艦隊摧毀中國海軍力量只怕沒什麼懸念,與其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更會使泛中國海一帶的貿易圈完全被英國人破壞。
此時皇家軍事委員會委員、陸軍上將、京畿軍區統領大臣鄭澤武舉起了手。
葉昭看了他一眼,微微點頭。
「皇上,臣以為,可用西藏軍團進攻公平黨餘部,逼迫英國人就範。」鄭澤武聲音洪亮,提議更是石破天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