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57頁

    夷懶說得倒是在理,陸寧也懶得理她,轉身便走。

    ……

    二之丸,便是本丸外第二層內寨,三之丸,為第三層內寨。

    和本丸相連的近侍丸、南丸以及二之丸,住著女營。

    三之丸,住著陸寧,九名重甲正卒,二十名蝦夷輔兵以及兩名侍大將。

    實際上,因為是山城,依山勢而建,是以和中原城寨布局完全不同,如這三之丸,就是比二之丸矮一截的略平山頭而建,實際面積還不如二之丸大,而三之丸東西依照山勢延伸出去,又有長丸、天之丸、金石丸、北丸、石山丸等等。

    實際上,每一個丸,又可以看作一層防禦,地勢高低都和相鄰的丸不同,又如天之丸和石山丸,都是建在略高的山頭上,可以用各種投擲器械支援三之丸的防守。

    所以,陸寧一時還真不好找到合適的中原詞彙來代替這些東瀛風格稱呼,便是用寨代替丸,也感覺不是那麼貼切。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新唐城應對小規模進攻,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幾千人規模的進攻,戰鬥力差不多的幾百人,應該也可以比較輕鬆的防守,再多人進攻的話,山下也施展不開。  

    而只要今年秋天前,東瀛人沒有大舉來襲,山城裡有了更多存糧,便是多少東瀛人來也不怕了,這山城很多建築的節點,就是一人當關萬夫莫開那種,現今東瀛人,又沒什麼攻城器械,對山城更毫無辦法,只能依靠個人武勇破城。

    這也是陸寧,令宣撫營仍舊鎮守最東線的原因,東瀛人大舉進攻的話,必定是從東線平原方向突破,那裡必須用最精銳士卒把守。

    反而這新唐城,只要有吃有喝,感覺自己一個人,擋住東瀛幾千軍馬都沒問題。

    而恰恰山上不缺水,不但本丸有泉水,天丸所在的山頭下很矮的地勢處,又有挖掘好的大炊井,但不攻破三之丸,又根本去不了水井處。

    依照山勢所建的這座城寨,確實巧妙,不虧是藤原秀鄉這個智者幾十年苦心經營而築。

    越是在這山城轉悠,陸寧越是讚嘆。

    當然,這種山城在中原是沒法生存的,第一,不保護民眾;第二,投石車轟轟的砸下去,管你什麼精妙構造,都稀巴爛;第三,哪怕是有大量弓手,曲射壓制下,攻破這種城寨也根本不難。

    不過,陸寧倒真是很喜歡,感覺東瀛人大舉來襲的話,依仗這座城寨溝壑、坡度、險要之處,自己簡直能化身千人斬吧?  

    又嘖嘖稱奇的轉悠了一圈後,陸寧回到了三之丸。

    長丸、天之丸、金石丸、北丸、石山丸等,住著兩百侍武士,實則,還有叫青年丸的地方,應該是藤原秀鄉用來訓練少年武士的,現今也住進了侍武士。

    三之丸就是比二之丸矮的較平山頭,被藤原秀鄉加以修整,要從下方十幾米處繞過三之丸平台,上木梯進入三之丸,如果是敵人來攻擊,不但頭頂就在對方腳下,人又爬不上去,木梯被撤下,落下柵門,對方的木梯也不可能如此長,是三之丸平台加兩人高的柵欄那麼高。

    當然,要說真針對這座城,以東瀛人來說,帶上大量火油,看到柵欄就燒,火油足夠的話,對方防禦力量又不足,倒也不是說這座城就攻不下來,不過東瀛人,基本沒有這種作戰傳統,尤其是現今,便是名將,也很少有集團作戰的思維。

    三之丸平台上,一排東瀛風格的格柵木屋,便是陸寧等三十二人的住處了。

    二十名蝦夷輔兵住的略擠,陸寧,九名正卒,兩名侍大將,四人住一屋,又恰好多了一間屋子,陸寧便自己住一屋,不管如何,和這些多少天也不見得洗澡的多個軍漢擠一個房間的話,陸寧實在有些受不住。

    經歷數場戰事,九名正卒也好,兩名侍大將也好,簡直將陸寧奉做神明,是以,陸寧便是搞特殊化,他們也認為理所應當。  

    現今,說中原語言更結巴的,又多了兩個侍大將,王盛重和王敏行,陸寧稱呼他倆「二王」,這花名也漸漸流傳開來。

    齊軍標準的一日三餐,在現今的東瀛來說,這是很了不得的。

    午餐是芋頭和魚,都是蒸的,真正日本習俗了,食材便宜,又不浪費柴火。畢竟米是奢飾品,富裕階層才能享用,雖然說新唐城裡便是最低級的侍武士,說起來也是特權階層,但畢竟沒在此地站穩腳跟,食材還是省著點好,何況山下町即將遷徙來大量跟隨陸寧作戰的足輕,陸寧準備抽取的糧租,自要比東瀛豪雄們抽取的少一些。

    九名正卒,都是北方部落出身,應徵入伍後又噸頓好吃好喝,所以,本就強健的他們越來越肌肉發達,現今數日不見畜肉,雖說有魚吃,但和畜肉帶給人的滿足感完全不同。

    是以,有幾個傢伙就愁眉苦臉起來,絡腮鬍大漢馬達山唉聲嘆氣,「頭兒,我,嘴裡,淡出鳥兒!」

    這話,倒是學會了。

    陸寧就笑,說:「再忍忍,明天我帶你們去打獵。」

    山城北部,便是遼闊無比的山林,獵物很多。

    不過,楊業提議輸運些家畜來著人飼養,陸寧現今,明白了什麼意思,自己宣撫營人少還好說,經常去打打獵開葷,鎮東軍卻不能這般解決肉食問題了。

    說起來,歷史上東瀛人養過豬,現今卻已經絕跡,要到明治時代才又重新興盛。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5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