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6頁
「本官乃肅州通判黃大燦,靖國公如今並不在此,不過本官會馬上派人通知靖國公,至於國公爺會不會接見你,本官不能確定。」黃大燦淡道。
穆罕兒連忙陪笑道:「有勞黃大人了,本使便在城中恭候靖國公大駕。」
隨後,黃大燦便命人把俺答押下去關起來,又給穆罕兒等人安排了住處,畢竟對方是來使,一向守規矩的老實人黃大燦,自然是按規矩來辦了。
……
自從與瓦剌人簽訂了和談契約後,徐晉便一直率明軍駐紮在燕然出下,瓦剌人的軍隊也沒有撤離,他們都在等候大明天子的詔書,由於路途遙遠,這一來一回的,起碼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嘉靖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軍中的工匠終於在燕然山的摩崖上完成了「勒石刻功」的工作,就在班固的《封燕然山銘》旁邊,便是徐晉那首邊塞詞,另外,這次參加北伐的將領也都留下了名字。
此刻,徐晉正率著眾將士在摩崖下欣賞上面的文字,黃錦那貨紅光滿臉,一邊賣弄般大聲吟誦,不過這貨肚子裡確實有幾分墨水,念起來抑揚頓挫,十分長精神,一眾大老粗跟著搖頭晃腦,一個個跟喝醉了酒似的,十分之滑稽!
「嘿嘿,托靖國公的福,咱家這次亦算是榜上題名了。」黃錦念完徐晉寫的那篇序言後,得意洋洋地道,因為序言中特意提到了他黃監軍的名字。
話說太監的這輩子註定不能金榜題名和洞房花燭,如今卻能勒石刻功,流芳百世,也難怪黃公公會如此激動的。
且說徐晉等人欣賞完石刻回到營地不久,肅州通判黃大燦派來的信使便到了,並附有吐魯番滿速兒汗的書信一封。
徐晉聽完信使的敘述後,淡定地打開滿速兒汗的書信看了一遍,嘴角不由泛起一絲冷笑。
十多天前,徐晉便收到了謝三槍和裴行謹的回報,說俺答逃到了吐魯番,而且吐魯番人攻破了嘉峪關,還極為囂張地在游擊將軍府前堆了一座京觀。
就在那時,徐晉已經決定收拾吐魯番了,只是眼下瓦剌的事還沒忙完,所以暫且按兵不動,沒想到那吐魯番滿速兒汗倒是很有眼色,竟然主動把俺答送到嘉峪關,試圖與大明修好。
不過,有一句經典話怎麼說來著?道歉要是有用的話,要警察來幹嘛?
殺了我大明的將士,現在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想化干戈為玉帛?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先問問本帥的槍炮答不答應吧!
當然,徐晉還是決定走一趟嘉峪關,俺答這位「老朋友」還是值得他走一趟的!
第1212章 揮師嘉峪關
嘉靖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徐晉率著十餘萬北伐大軍離開了燕然山,一路揮師南下,浩浩蕩蕩地往嘉峪關方向開去,而桑哈德和吐羅火兩人目送著明軍遠去,連日來繃緊的神經總算得到了片刻放鬆。
桑哈德和吐羅火雖然與徐晉簽訂了和約,但是只要明軍一日不撤走,他們便一日不得心安,再加上大明天子的詔書遲遲未到,請封的事還沒有著落,他們自然也擔心會節外生枝。
要是大明天子的胃口比徐晉還大怎麼辦?要是大明天子索要更多怎麼辦?到時候是開打,還是繼續妥協,無條件地滿足明國人的胃口?
所以,在等待大明天子詔書的這段日子,桑哈德和吐羅火每天都在忐忑不安中度過,這種滋味實在不好受,不過現在好了,明軍揮師南下,兵鋒指向了吐魯番,桑哈德和吐羅火頓覺壓力大減,嘿嘿,滿速兒這蠢貨真是個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啊,願真主保佑他,保佑他頭鐵扛揍,哈哈!
「桑哈德兄弟,徐晉離開前命咱們引兵逼近哈密,咱們要不要照辦?」吐羅火問道。
桑哈德目光一閃道:「照辦,必須得照辦了,靖國公爺的這個面子還是必須給的,嘿,反正咱們也沒什麼損失,只是給滿速兒這老東西施加點壓力而已。」
話說吐魯番和瓦剌綽羅斯部接壤,經常發生衝突,而桑哈德和滿速兒更是數度交手,所以桑哈德很樂意看到明軍對吐魯番出手,如果有可乘之機,他甚至會毫不猶豫地撲上去補刀,咬一口是一口,畢竟有便宜不占白不占。
當然,如果明軍不是吐魯番人的對手,桑哈德會選擇袖手旁觀,假如明軍大敗更好,趁勢就能把燕然山以東的領土收回來,嘿嘿,一舉兩得,這就是所謂的鶴蚌相爭,漁翁得利了吧。
所以說,明軍與吐魯番開戰,二者無論誰輸誰贏,獲益的都只會是瓦剌,桑哈德這傢伙精著呢,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
……
靖國公徐砍頭要來了,消息傳到了嘉峪關,很快,不僅整座肅州城震動了,就連數百里之外的甘州城也震動了,陝西行都司的最高軍事指揮官高鼎,親自率領麾下的一眾武官急急趕往嘉峪關,準備接待的事宜。
在此有必要解釋一下什麼叫行都司,行都司即行都指揮使司,所以陝西行都司的全稱就是陝西行都指揮使司。
大明的省級官府機構主要分為三個,分別是承宣布政使司(政)、提刑安察使司(法)、都指揮使司(軍)。
都指揮使司是省級最高的軍事指揮衙門,一般情況下,一個省只有一個都指揮使司,但是,陝西比較特殊,它有兩個,一個是都指揮使司,治所設在西安,另一個就是行都指揮使司,治所就設在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