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頁
話音剛下,石珤便冷哼一聲道:「徐晉不行!」
正如石珤鄙夷王瓊的圓滑世故,王瓊也十分瞧不起石珤的迂腐古板,聞言立即反詰道:「徐晉為何不行?論文才,此子連中五元,前無古人;論武略,此子在平定寧王之亂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如此允文允武的人才百年難得一遇,而且相貌堂堂,如何當不得狀元?」
石珤冷然道:「此子沒有氣節,投機取巧,阿諛奉承,與某人乃一丘之貉!」
王瓊不由大怒,石珤雖然沒有直接點名,但分明是在映射自己,沉聲喝道:「石珤,你說誰是一丘之貉?」
石珤夷然不懼地道:「說誰誰心知肚明!」
王瓊那三角眼圓睜,驀地站起來,擼起衣袖便欲上前海扁石珤,後者也騰的站起來準備迎戰!
不要奇怪,這是明朝文官的傳統,官員之間政見不合互噴是常事,急起來連皇上都照噴不誤,噴得急眼甚至動手干架。譬如弘治年間,內閣首輔李東陽便在弘治帝面前,奪了殿前金瓜武士的兵器追打壽寧侯張鶴齡,可惜年老體衰,人沒打著,反而被壽寧侯踹了兩腳。
這時王瓊站起來欲干架,旁邊的內閣大學士蔣冕連忙阻攔道:「晉溪(王瓊的號)別衝動,有話好說!」
楊廷和沉聲喝道:「坐下,你們均是朝廷重臣,如此粗魯成何體統,真箇有辱斯文!」
楊廷和乃內閣首輔,自新君登基後更是威望更盛,他這一發聲,王瓊也只能憤然坐下。於是一場文官之間的「全武行」就這樣被楊廷和壓下了。
領袖之所以是領袖,因為他有足夠的才能、魅力和威望,讓周圍的人團結在他身邊,唯他馬首是瞻。如今的楊廷和就是朝臣的領袖,說一不二!
……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正午,已經有答題快的考生交卷離開了。
殿試的考卷處理流程與會試不同,它不用重新抄錄校對,只是把名字彌封好,立即就送到東閣中讓閱卷官審閱打分。所以,閱卷官如果認得考生的筆跡,要作弊很容易,若有必要,負責收卷的官吏也可以偷偷地把考生名字告訴閱卷官,這就是所謂的鑽規則空子。
或許有人會問,為何殿試的名次相比會試變動不大?
原來,殿試成績出來後,還會參考會試的成績,譬如原來會試三甲前列的考生,如果殿試策問答得非常出色,可以升到二甲之末,再想更進一步不可能,同樣,如果原來是二甲前列的,殿試成績優秀,也可以沖一下三鼎甲。所以殿試的整體名次變化不會很大。
日漸西科,已經有近三分之二考生交卷離開了。徐晉這時也答完題,又仔細檢查了一遍,這才舉手交卷,立即有禮部的官吏上前,當著面彌封好,裝進專門的匣子,呈送東閣供閱卷官審閱。
徐晉交了卷,順著來路離開了皇城,發現費懋中、衛陽、黃大燦已經等已經在承天門外等侯了。
「子謙考得如何?」費懋中臉帶喜色,顯然發揮得很好。
徐晉微笑道:「尚可!」
老實人黃大燦十分老實地道:「在下對軍事方面鮮有涉獵,怕是沒機會進二甲了,倒是子謙擅長治事,又領過軍打仗,狀元非他莫屬!」
徐晉自問這道策論題確實答得非常好,撇開其他因素,估計很可能摘得狀元,但楊廷和是首席閱卷官,自己能進前十就不錯了,狀元更是連想都別想。
大師兄衛陽顯然情緒不高,吁了口氣地道:「總算考完了,走吧,咱們喝幾杯去,我請客!」
徐晉三人對視一眼,均點了點頭。
四人在明時坊找了家酒樓,這一頓,大師兄衛陽喝得酩酊大醉。
……
夜深了,皇城左順門處的東閣還燈火通明,十三名閱卷官員正在加班加點地審閱殿試考卷。
雖然後天才會放榜,明天還有一天的時間,但統共才三百多份卷子,十三人審閱,只要熬一下,今晚就能審閱完,早點完事早點休息,明天可以睡個懶覺。
約莫子時時分,三百多份卷子終於全部批改完,開始拆開彌封初步評定名次。
殿試評卷的方式是這樣的,十三名閱卷官交叉評分,分別用「○」、「△」、「\」、「1」、「×」五種記號來評級,「○」表示優等,得「○」最多者為佳卷,而後就所有卷中,選○最多的十本進呈給皇帝,欽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
「不妥,楊閣老,本官認為這份卷子的排名有待商榷!」吏部尚書王瓊忽然大聲提出了異議。
第0322章 名次初定
王瓊此時手裡拿的正是徐晉的考卷,被排在了第十四名的位置。楊廷和接過卷子掃了一眼,淡然地道:「王尚書,此卷得了九個○(一等),三個△(二等),一個\(三等),排名十四並無不妥。」
在場其他閱卷官均神色各異,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怎麼回事,楊廷和是有意壓低徐晉的名次,那個\(三等)的評分正是翰林學士石珤給的,而楊廷和自己也只給了△(二等)的評分,還有兩個△則分別是禮部尚書毛澄和戶部尚書楊潭給的,而毛澄和楊潭均是楊廷和的心腹干將。
一眾閱卷官均是閱歷豐富,學識淵博的老傢伙,又豈會分不出好壞,就考卷水平而言,徐晉這份卷子可以說非常優秀,有九人評了○就足以證明這一點,評△的勉強說得過去,但評\(三等)就太過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