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賢兒有異議麼,那好,便說來與本宮聽聽罷。」武后並不因李賢跳將出來打岔而動氣,也沒理會朝臣們的疑惑之目光,只是平靜地抬了下手,淡淡地說了一句道。
「母后明鑑,聖人文集乃微言大義,天下共尊之聖理也,自古以來,無人能有與之並肩者,今所謂的時文,與古之聖賢比較,不啻於瑩火比之皓月,強並而列之,徒遺笑千古耳,兒臣實不敢苟同此等妄言!」李賢的個性素來剛強,雖對武后有所畏懼,卻絕不似太子那般軟弱,毫不客氣地便將元萬頃的進諫駁斥得個狗血淋頭,絲毫不顧忌武后的臉面問題,此言一出,滿朝再次一片譁然。
「皇后娘娘,微臣以為潞王殿下所言甚是!」
「皇后娘娘明鑑,元萬頃妄言無禮,有辱聖人之道,罪不容恕!」
「不錯,臣也以為元萬頃狂悖無禮,其罪非小!」
李賢這一站將出來,其一系的官員諸如林奇、楊武之流的自是不敢怠慢,紛紛出列叱責元萬頃,到了最後,不少膽子大的朝臣們也紛紛站出來搖旗吶喊,大殿裡立時便滿是聲討元萬頃之聲,其勢之浩大,實非同小可,然則令朝臣們不解的是——一向總是支持李賢的李顯此番卻不見有所舉動,始終穩穩地站在隊列之中。
「嗯。」武后始終默默地聆聽著眾臣工們的反駁,臉色平淡至極,直到眾朝臣們鬧騰得夠了,武后這才虛虛地抬了下手,輕吭了一聲,止住了朝臣們最後的聲響,也沒急著出言表態,而是環視了一下殿中諸臣,末了,目光卻落在了李顯的身上,微微一笑,煞是和藹地開口道:「顯兒,爾素來有主見,對科舉一事也頗有心得,依你看來,元博士的諫言可行否?」
武后此言一出,滿殿大臣的目光「唰」地便全都聚焦在了李顯的身上,饒是李顯生性沉穩,值此時分,卻也一樣覺得壓力重重而來,心神不禁為之一顫……
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
俗話說得好,無知者無畏也,這話反過來說,那便是知道的越多,心中的恐懼只怕就越深,很顯然,李顯這會兒心中便充滿了恐懼感,當然了,李顯恐懼的不是站出來搭話,而是在恐懼武后的政治手腕之高明——朝議,顧名思義便是要有爭議方是朝議,一面倒的話,就只是宣召而已,很顯然,武后要的是便是主持名至實歸的朝議,而這,正是其不急著追究劉祥道一案,卻先行弄出如此多事端的根由之所在,無論是前面的賑災,還是後頭拿科舉事宜來做文章,都是在「朝議」二字上著眼罷了。
武后此舉自然不是在無的放矢,實際上此番做作的目的性極為的明確,其一,有了此番主持朝議的成功例子在,武后便有了臨朝的憑藉,就高宗那個軟弱的性子,怕是擋不住武后的臨朝之要求;其二,前面拿賑災來說事,首先便打掉了太子一黨的士氣,接下來的政爭中,士氣受挫的太子一黨,恐已難有大作為了的;其三,之所以挑動一下李賢的神經,其實並不是真的要將那些諸如《臣軌》之流的狗屁文集塞入科舉考試中去,當然了,若是李賢不跳出來的話,武后倒是樂見其成的,畢竟那些狗屁文集全都是武后署名了的玩意兒,真能用之去調教一下天下士子的話,武后也能很得意上一番的,不過麼,就李賢那個性格而論,絕對是會站出來反對的,而這,顯然早已在武后的意料之中,若是武后在此事上稍作出些讓步的話,接下來在處置劉祥道一事上,李賢等人自是不好再做出激烈的抗爭,如此一來,三位皇子之間的聯手之勢也將就此被生生撕開了一道縫隙,最終的結果如何,那就不消去細說了的。
上述總總李顯原本尚不能完全肯定,可待得武后點了名之後,李顯已是能完全確定無疑了的,然則知曉了又能如何?事到如今,縱使李顯才智驚天,卻也只能徒呼奈何,對此番朝議的結果,李顯已是不抱太大的希望了,可就算是這樣,面對著武后的點名,李顯依舊不能不站出來表明態度,內心裡的歪膩自也就可想而知了的。
「母后明鑑,兒臣以為聖賢之言自然是至理名言,時文卻也不差,元博士提出此請也屬一番好意,大體上是要學子們貫通古今罷了,只是兒臣卻以為此舉恐有些不妥,概因原本所擬定的四書五經已足足有數萬言之多,縱使聰慧之輩,沒個十年八載的寒窗苦讀,怕也難有小成,倘若再以時文要求之,恐眾學子力有不逮焉,實有悖朝廷招攬賢才之初衷,故此,兒臣以為此事或可再斟酌一、二,此兒臣之淺見耳,還望母后詳察。」
李顯並沒有一上來便對有久怨的元萬頃展開猛烈攻擊,而是委婉地將不能實施的理由牽扯到學子們的不堪重負之上,一番話下來,說得言而有據,又條理清晰,不單朝臣們聽得讚許有加,便是武后臉上似乎也露出了嘉許的笑容,至於武后到底是真欣慰還是在假笑,那就只有上天才曉得的了。
「嗯,顯兒這話說得有理,本宮深以為然,此事就先擱置,日後再議也罷,諸臣工對此可還有甚見解否?」武后擺出了一副虛心納諫的樣子,頷首嘉許了李顯一番。
「娘娘聖明,臣等別無異議。」
武后都如此說了,一眾朝臣們自是不便再出來唱反調,否則的話,不單是得罪了武后,更連帶著將李顯兄弟倆都往死里得罪了去,朝臣們都不傻,到了這個份上,不管心裡頭怎麼想的,都只能是稱頌而已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