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公子,這便是秦淮河了。」
第八章 買書
陳新一臉平靜的打發走了小二,氣定神閒的走到迴廊下,進了劉民有的屋子,他一關上門,馬上換成一副興奮模樣,壓低聲音道:「這裡就是秦淮河了,我跟小二打聽了,妓館集中在兩處,一處叫珠市,一處叫舊院,咱們這裡離兩邊差不多距離。下午咱兩去看看?」
劉民有正在收拾自己的小包,無趣的道:「要去你自己去,我下午去買金陵圖詠,然後就回來休息,看看哪些地方好看,選一兩處明日去看。」
「潘金蓮已經翻身作主人了?」
劉民有否認道:「才不是,她問過我去過青樓沒有,我說沒有,她還很驚奇。我只是對那地方沒興趣而已。」
陳新揉揉額頭,他一路也覺得有些疲倦,想想道:「那乾脆我下午也去看看書得了。」
幾人就在旅店匆匆吃過午飯,陳新只留下一個親衛看守行李,給其他人都放了假,聶洪和蒲壯帶著他們自己去遊玩,然後又把周來福和他的店鋪夥計派出去考察市場,陳廷棟則自己去拜訪故友去了。
打發了這些人後,陳新把一把短倭刀綁在手臂上,用袖子籠到裡面,身邊只帶了個海狗子,陳新上過幾次戰場後,平日不帶武器就有種不安全感,這次出來不但帶了刀,還帶了一把新做出來的手銃,但這槍還很不完善,沒有保險機,他平時不敢裝填彈藥。其他親衛都是帶的戚家刀或短倭刀,明末行商的人很多帶刀劍,所以只要不太過招搖,也無人理會。
陳新收拾好後,和劉民有、宋聞賢一起出門,剛走到門口,就看見傻和尚還呆呆的站在那裡,劉民有上去奇怪的問道:「傻和尚,你怎地不跟他們出門去?」
「聶隊長他們轉眼就沒影了,俺不識得路,俺一人不敢走。」
劉民有隻好道:「那你就跟著我們吧,不要走失了,只是我們都是去書坊看書,對你也是無趣得緊。」
傻和尚倒不嫌無趣,馬上跟在後面,幾人過了淮清橋,到貢院背後的大街,因為離貢院很近,那裡有許多書坊和客棧,出售筆墨紙硯等物品的店鋪就更多,行人大多是文士模樣,但妖服打扮的新人類同樣不少,間或一兩個紅毛碧眼的西洋人,也是作大明的衣冠打扮,周圍人熟視無睹,並沒有圍觀怪物一般。
劉民有選了一家叫墨韻的書坊,走了進去,裡面書架擺滿各類書籍,劉民有跟店伙打聽一番後,在一個書架前開始尋找金陵圖詠,陳新則沒有特別的目標,亂轉了一圈後,問那店伙有沒有兵家看的,那店伙把他領到了一處不顯眼的書架邊。
陳新打量一番,這裡的書還是不少,有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雜集》和《止止堂集》,也有俞大猷的《正氣堂集》,《續武經總要》、《洗海近事》。其他《孫子兵法》、《武經總要》、《吳子》、《六韜》等書也有,陳新讓店伙拿了一本正氣堂集,隨意翻看幾頁,內容太多,他打算買下後回去慢慢看,再掃視一下書架後,又買了武經總要,正氣堂集十六卷、武經總要共二十卷,這就已經擺了一大堆。
那店伙馬上又遞過一卷書冊,口中說道:「這位大人,這本《兵錄》亦是兵家至寶,大人看看合意否。」這店伙迎來送往,眼力頗佳,看陳新的樣子和看的書,估計他就是個武官,所以立即口稱大人。
陳新有些猶豫,就怕這許多書拿回去也看不完,但還是接過來,心不在焉的剛剛翻開,一副圖就吸引了他,上面畫了一門火炮的形狀,撞藥杖、裝藥鍬、轉彈杖、洗銃帚都列在同一頁,畫面精美,栩栩如生。
「紅夷炮啊。」陳新趕緊從頭翻起,「夫五兵以火器為長技,又以火炮為先鋒,益摧堅陷陣莫利於此也……西洋神器其鑄造物料,價厚精工,凡大小不一,制式各別……大約有三種。」陳新翻到下一頁,是一副圖畫,一門火炮架在斜坡上,大致成45度角,炮口還有一個規尺,墜子正好指在規尺弧形的中間,圖上寫著「神器仰放六分式」。
他匆匆往後面大致看了一遍,這是《兵錄》的第十三卷《西洋火攻神器說》,作者叫何汝賓,陳新並未聽過此人,書中將紅夷炮分為三類,一是戰銃,二是攻銃,三是守銃,其中的紅夷炮名稱亦是用弗朗機人所稱的大蛇銃、半蛇銃、鷹隼銃等,制式各不相同,差別最大的是攻銃中的一種,陳新看圖上的演示彈道,應該是臼炮一類的高彈道火炮,此外還有弗朗機、大弗朗機、大鳥銃等等形制,最後還有門藥、炮用射藥、槍用射藥的不同配方。
尤其難得的是,何汝賓在書中詳細描寫了紅夷炮和弗朗機的尺寸,列出了各種空徑對應的炮長,甚至有各個小部位的尺寸,陳新越看越驚訝,這本書裡面對火器描寫之詳盡,遠超他上次買的趙世楨《神器譜》,而據他的打聽,孫元化的《西法神機》現在也根本沒影子,顯然《兵錄》成書在前,為何這個何汝賓一點名氣也沒有。
他抬頭看看那店伙,店伙似乎知道他要問什麼,殷勤的解釋道:「這位何汝賓是蘇州人,當過舟山參將,寧紹副總兵,這書成於萬曆三十四年,亦是兵家典藏,現在這版是崇禎元年新刻。」
陳新點點頭,難怪書中提到了寧遠之戰用西洋炮大挫奴氛,這一卷應當是在崇禎元年的新版中修改過。他馬上買下了這本書,店伙把其他卷也搬來,所載範圍甚廣,各類器械、行軍、安營、攻戰、天時、地利俱全,連醫藥都有記敘,陳新如獲至寶,店伙興高采烈的拿來包袱皮,幫他一起包好,陳新抓過傻和尚,讓他背了,這個胖大和尚毫不費力的一手把包袱甩到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