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戶部一直拿不出多餘的銀子,連陳新這樣皇帝親自關照的人,戶部還是一句沒錢,溫體仁好說歹說讓他們拿了一萬兩齣來,連人頭賞都還沒有給齊。
除了銀子,還有更鬧心的事,山西巡撫耿如杞和山西鎮總兵張鴻功,分別帶撫標營、山西鎮正兵營勤王,到了京師附近了,沒了糧食,便申請補給,按大明的規矩,要在到達當地的第二天才能領取軍糧,於是他們第一天被調到通州,第二天被調到昌平,第三天又調到良鄉,三天調了三個地方,五環外面走了一圈,沒一個地方能呆到第二天,也就一次都沒能拿到糧食,大冬天裡天天走無用的路,又吃不飽飯的丘八怒氣衝天,文官雖然聰明,但丘八也不是傻蛋,終於一鬨而散,一路搶掠往山西逃回,山西鎮也是九邊精銳,兩營合計五千多步騎兵,歷盡艱辛到達京師勤王就是如此待遇,就因為文官們的小聰明,又喪失一支珍貴的力量。
崇禎憤怒之下將耿如杞張鴻功拿問下獄,那些亂調派的兵部官員則沒有任何處罰,陳新現在在京師消息靈通,聽聞之後派了朱國斌和訓練隊一起去追山西鎮的亂兵,讓他們招些夜不收和騎兵回來。
這些事情一出,陳新越發不敢出京,巡撫好歹還是文官大員,如今都是這個待遇,自己一個客軍游擊,在皇帝眼皮下也能被拖欠賞銀,天知道出京之後會被折騰成什麼樣,還有那些友軍也很不靠譜,跟他們一起打仗實在提心弔膽,就這樣一直賴在京師,不敢出城。
但文登營畢竟有強軍的名聲,兵部侍郎劉之綸就看上了他,好在溫體仁也知道光靠這點兵沒法打建奴,找了已經升為兵部尚書的梁廷棟,輕鬆的擋了回去,劉之綸又改口要川兵,兵部也沒同意,最後他自己招募了一萬多人,其中很大部分是從那位殉國的申副將那裡逃走的乞丐兵,然後他便要出京去殺韃子。
陳新雖然佩服他的膽氣,但是不敢跟他一起冒險,在兵部遇到劉之綸之時,還勸他不要貿然出擊,待大軍雲集之後再行攻戰,反被劉之綸冷嘲熱諷一番。
劉之綸堅定的要帶領他的「大軍」出發,梁廷棟得了陳新的打點,加上溫體仁的意思,便以防止建奴復來為由留下文登營,仍守北城。
劉之綸出發當日,京中許多官員送行,很多人都佩服這個宜賓人的膽量,但都不看好他的命運,幾乎是以送葬的心情來的。陳新隨在溫體仁身後,看著劉之綸的軍隊,他們大多瘦弱無比,勉強配齊了刀槍,有少量的棉甲,更像陳新心目中的流寇模樣。
唯一看得入眼的只有幾門火炮,但總讓陳新覺得有點不對勁,他上去用手一摸,驚訝得差點一跤摔倒在地上。
他大張著嘴巴對劉之綸問道:「劉侍郎,這是……」
劉之綸理所當然的道:「木頭炮!」
第三十四章 四城之戰(一)
陳新無奈的看著劉之綸的大軍出城,在場眾官都知道劉之綸凶多吉少,但都裝出一副欣賞模樣,只是誇獎,陳新雖然心中不忍,但也不會陪著去送死。
劉之綸的大軍出城後,慢慢走到通州,通州的總兵便是陳新的老領導楊國棟,他活動能力超群,在京師鋪好了路,正好建奴入關,朝廷議設通州總兵,他資格人情都有,順理成章擔任了這個職務,而且他很會來事,不斷的跟京師告急,使得兵部根本不敢調通州兵勤王,他也就安安生生的在通州城裡呆著,然後上些不痛不癢的奏疏,貌似給朝廷考慮,其實都是他的私貨,他甚至建議在通州沿運河建一百零八座烽火台,這樣下次建奴來的時候就知道他們從哪裡渡河的。他是打算把遼西的碉堡戰術複製到通州來,他順便吃點工程款,接著他又提議把通州的兵額加到兩萬,而且還必須是義烏東陽兵。
兵部自然不可能理會他,楊國棟也是漫天要價,既然不還價也就算了,他繼續安生的呆在通州,干看著後金兵擄掠了張家灣,然後又大搖大擺的從城外經過,總之是閉門不出,這次劉之綸來了,他還是閉門不出,也不讓劉之綸進來。
楊國棟對京中的官員十分了解,這個劉之綸是書呆子類型,又是臨時提拔起來的,沒有什麼背景,就敢甩臉子給劉之綸,說不開門就不開門。劉之綸只得在城外紮營,正好遇到雨雪交加,許多老油條乘機又逃了,其他人也不願此時趕路,便停了兩日,馬上就有些御史彈劾他畏戰逗留,劉之綸氣憤的上疏自辯,得到崇禎的勉勵後繞過通州繼續東進,他此時已經抱定必死之心。
劉之綸雖說出門就碰一頭包,但他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性格,繼續前進到薊州,這次他遇到的是馬世龍,馬世龍讓他先上,承諾在後面掩護他,於是劉之綸帶著一萬大軍經薊州往遵化而去。
他們一路慢慢吞吞,剛過薊州就被後金哨探發覺,代善親自帶兵救援遵化,劉之綸在遵化城外娘娘廟山依山結營,看後金兵來了,就發炮打去,結果那木炮沒打到敵人,自己炸了,劉之綸帶的大軍本就未經訓練,也毫無戰陣經驗,被這一下子嚇得不輕,營地大亂,後金軍乘機攻山,最後將劉之綸射死在一塊大石後,劉之綸一萬大軍分為八營,只跑掉一營,答應掩護的馬世龍也沒有出現。
從此以後再沒有大股明軍敢來挑釁,喜峰口附近叛變的城池發現後金主力回來後,紛紛棄城而逃,再次被後金軍占領,皇太極把這塊地方看做了自己的地盤,甚至發布布告,讓那些逃散的村民回去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