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
過薊州,承平府,出山海關,一路領略著北國風光,欽差儀仗浩蕩而行,沿途官吏的殷勤接待令秦堪煩不勝煩,他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辦事,而不是跟這些官吏喝酒應酬,原本他還能堆出笑臉迎來送往一番,直到過了承平府後。秦堪實在膩透了這種毫無意義的應付,於是下令欽差儀仗每日行程落腳不再入城鎮,選擇野外紮營。
越往北去,天氣愈發寒冷,時下九月,京師涼涼的秋意里尚余盛夏的餘溫。可出關之後卻處處寒風凜冽。
秦堪是南方人。頓時便有些受不了這樣惡劣的天氣,出關之後便一直待在車輦里不肯出來,寬敞的車輦里甚至擺了兩個炭盆,其中一個小巧的炭盆上還放著一個精緻的小銅壺,壺裡的水咕嚕冒著熱氣。
搖晃的車廂里,秦堪一手捧著書,一手端著茶,神情很愜意的半躺在車裡。
出了關以後,道路便崎嶇了。坑坑窪窪的夯土路令車廂搖晃得愈發劇烈,外面是一望無垠的東北平原,這裡的土壤很肥沃,若非韃子幾乎每年必來的一次入侵搶掠,這個地方原本可以成為大明富饒絲毫不遜於江南的糧倉,為大明內地和邊鎮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和豐富的木材煤礦鐵礦銅礦銀礦,大明多了這些資源,可以做很多事,可以活很多人。
然而因為這裡靠近韃靼的草原,而且朵顏三衛也時常扮作韃子搶掠燒殺,關外的百姓不得不舉家遷離,放著肥沃的土地不能種。反而入宣府大同這樣的邊鎮大城裡淪為流民,過著比奴隸好不了多少的日子。
大明之患,患在日益腐朽的文官階層,和北方如狼似虎的野蠻異族。這兩件內憂外患解決了,想必這個時代已改頭換面了。
可是,太難了。
國朝三百年,心懷抱負且有大智慧的治世名臣不是沒有過,他們也曾嘗試過改變這個日益衰弱的時代,最後或許勉力振興了數十年,終究挽不住這座即傾的大廈。
如今這個歷史的重任,似乎已落在了秦堪的身上。
秦堪越來越覺得這次遼東之行來對了,雖說是中了劉瑾的奸計,前方不知有怎樣的兇險等著他,但他仍覺得應該來,不來便看不到北方的這片風景,看著原本應該稻穀如林的肥沃土地上長滿了野草,無數的鳥雀小獸在野草叢中覓食,四周寂靜,百里無人煙,秦堪便覺得很心疼。
這裡是大明的國土,對一個農耕民族來說,這裡不應該如此荒蕪的。
面對這片土地,秦堪陷入了深思。
……
欽差車輦終於行不動了,前方的土已變得越來越顛簸,坐在車裡很難受,秦堪於是出了車輦換騎馬。
前面的五百少年兵打著欽差的旌旗儀牌,略顯青澀的臉被冷風吹得紅撲撲的,一整天的行軍,苦累自不堪言,卻沒有一個人抱怨,隊列也不見鬆散,每個人的身形站得筆直,行走間像一支支永不彎折的標槍。
秦堪看在眼裡,有些詫異地扭頭看了葉近泉一眼。葉近泉武功連山寨師侄杜嫣也比不過,可操練新兵卻端有幾分真本事,這群娃娃兵才操練了兩個月,卻已隱隱帶著幾分精兵悍將的味道了。
這傢伙以前到底經歷過什麼?
——或許他的強項不是單打獨鬥,而是打群架?
有心想挖挖葉近泉的隱私,秦堪從不否認自己是個沒有脫離惡趣味的人,但一看葉近泉板著的那張酷酷的臉,又忍住了好奇心。
這種人活著太無趣,秦堪忍不住壞壞的想像,將來葉近泉娶了老婆,在床上一定也只會傳統式的老漢推車,發揚傳統沒什麼不好,就怕帶兵的人在房事時習慣性喊一句「諸將士一起上」,那就很煞風景了……
馬旁一名扛旗的小兵忽然被腳下的土疙瘩絆了一下,身子忍不住往前一趔趄,秦堪坐在馬上眼疾手快,俯身便從上面拎住了他的衣領。
小兵回頭朝秦堪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謝秦帥。」
秦堪微笑看著小兵年輕稚嫩的面龐,溫和道:「你叫什麼名字?」
「小的名叫福狗。」
秦堪皺了皺眉:「誰取的這麼難聽的名字?沒有姓嗎?」
葉近泉策馬上前幾步,緩緩道:「這小子是大同人,十歲時北方鬧蝗災,家裡爹娘弟妹全餓死了,只活了他一個,十歲起便靠乞討和挖草根樹皮度日,能活下來已是異數,誰給他取名字?福狗還是他自己取的,說名賤易活命。」
秦堪沉默了片刻,強自一笑,對福狗道:「福狗太難聽了,我給你取一個,平凡一點的,既然吃了兵糧,希望你志存高遠,勇猛殺敵……」
舉目四顧,四周一片鬱鬱蔥蔥的白楊林,樹幹筆直冠頂指天,秦堪心中一動,笑道:「福狗,以後你就叫楊志勇,你不是讀書人,表字便不給你取了。」
楊志勇聞言神情一震,接著雙目蓄滿了淚花,坑窪的土路邊撲通一下朝秦堪重重跪了下去,猛地磕了三個響頭,含淚大聲道:「多謝秦帥賜名,以後小的有名字了,我叫楊志勇!」
第296章 人頭生意
看著楊志勇感激涕零唯願以命相報的樣子,秦堪唯有一聲嘆息。
對一個破了家的孩子來說,能活下去已是萬幸,至於宗族姓氏,對一個孩子來說根本不太重要了,秦堪給了他新的名姓,出自如此大人物之口,這個正經的名字將會成為他一生的榮耀,日後戰場殺敵建功,或為一方將領,楊志勇甚至會重立宗祠,而他便是第一代楊姓族長,日後開枝散葉,將這個秦堪親自取的姓氏一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