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頁
國君不再給機會讓人偷奸耍滑,說道:「范氏二『師』、韓氏、魏氏、中行氏各一『師』前往迎戰,餘部駐紮『虎牢』。」
中行偃有意見,只是他忍住沒說。
士匄同樣有意見,他琢磨著陰氏很能打,怎麼能將陰氏的那個「師」歸於戍衛部隊,會顯得非常浪費。
當然,有些事情不能做得太過分,保衛的是老范家的封地,范氏多出點力氣是應該的,可別要求只出一個「師」,另外那個「師」的份額丟給陰氏去填。
國君那樣的安排顯得非常理智。
中小貴族拼湊而成的部隊戰鬥力怎麼樣先不提,解氏明顯拉胯不適合去剛正面,陰氏則是孩子統兵出戰,智朔更是帶病出征。
再來,晉國這是時隔兩三年之久再次跟楚國剛正面,怎麼謹慎都不顯得過分。
接下來的事情發展就令人有些側目了。
魏氏、中行氏、韓氏分別拿出一個「旅」向陰氏換了一個「旅」,偏偏還真的換成了。
而那三個陰氏的「旅」,每一個「旅」至少有五百名身穿鐵甲的「徒」,其餘「羨」的裝備也不差。
他們的借兵又有很大的針對性,例如魏氏借的那個陰氏「旅」裡面的弓弩手數量最多,中行氏和韓氏則更著重於能「抗線」的建制構成。
國君得知都在搞什麼,更知道範氏跟陰氏交換部隊沒幹成,對弟弟楊干說道:「陰氏善戰已獲享譽,歡雖年幼,乃有智慧。」
大家都信任陰氏部隊的能打能抗啊!
至於說呂歡聰慧什麼的,誰不知道同意那些的是陰氏家臣宋彬呢?
所以,陰氏家臣的能幹只是再一次被證實,使人不得不感慨陰氏能發展起來真不是依靠運氣或僥倖。
楊干問道:「我或可尋之調借?」
國君很無語地看著自己的傻弟弟,借或許能借到,楊乾親自上陣則屬於不可能。
不是國君捨不得自己的弟弟冒險,是一眾「卿」絕對不可能讓楊幹上戰陣搏殺的。
那不是「卿」顧及楊乾的生命安全,純粹是他們不樂意國君的近親因功獲賞。
而這個國君跟貴族階層有默契,不到時機絕不輕易去挑戰界線。
第457章:外強中乾的陰氏
宋彬在執行與各個家族交換部隊指揮權時有通報呂歡,只是沒有解釋為什麼要那麼做。
畢竟,身為家臣必須了解一個家族著重培養誰,一樣同為家主子嗣沒錯,繼承權的比重卻是存在區別,一些知識屬於不能教的。
為什麼有一句話叫「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主要講的是人掌握了什麼樣的實力,有了亂掉規則的能力。
沒有能力的前提是不懂,又或者沒有意識到,那麼就不會產生本來就不該有的念頭。
而宋彬願意跟各個家族交換指揮權的理由相當簡單,不是慷慨大方,純粹是沒有前往參戰等於沒有戰利品分配權,借出那些部隊將獲得戰利品的分配權,再來就是增加陰氏的影響力。
戰利品什麼的對現在的陰氏來說,只要量不是多到一定程度,會是一件比較無所謂的事情。
陰氏現在最為注重的是影響力相關!
戰鬥力得到認可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再使人產生信賴感對一個家族來說,則就顯得更加值得高興了。
當然了,要是得到陰氏部隊指揮權的那些人敢往死里用,把陰氏部隊搞了一個全軍覆沒或損失慘重,後面的事情必然會一大堆,出現太多需要說道的地方。
國君帶著部隊繼續南下,「虎牢」這邊的營盤變得空曠了不少。
呂歡突然發現前來拜訪自己的貴族有點多,他們來了之後卻只是與自己見禮,講事情則是跟宋彬談。
這個真沒什麼毛病。
招牌本來就是供起來,保持一種禮敬的態度也就夠了,談事肯定跟真正能做主的人去聊,攀交情也是跟成年人去攀,跟孩童講交情純粹是逗人玩。
呂歡經歷了高興,走向鬱悶和生氣,後來淡定又繼續高興了。
原因當然是宋彬發現呂歡的情緒變化,給予了一些場面上的尊敬。
孩子嘛,除非是妖孽到不行,要不找對方式其實挺好哄的。
宋彬是陰氏的第一家臣。
有句話叫「宰相門前七品官」,他的權勢比重上等同於不那麼強的中等貴族,身份的高低則無法得到根本上的改變,不過能得到尊重就行。
各個前來拜會的貴族,他們大多會過問一嘴陰氏西征的事情,得知呂武已經率領部隊出發,進行祝福的同時,不免會各種心裡鬱悶。
跟著呂武混有肉吃已經成為一種共識,最為主要的是陰氏在分配戰利品上面很公正,非常值得中小貴族信賴和追隨。
呂武為什麼要秉承公正?不就是為了建立人設嘛!
大家都覺得陰氏公正,人設也就成功了,有點什麼事進行呼朋喚友,不怕沒人願意捧場。
當然了,事實上也就跟酒肉朋友差不多,錦上添花的事情都樂意干,有沒有人願意雪中送炭則很不好說。
「各家尋我家,事多也。」宋彬看上去一臉的驕傲和滿足,例常找呂歡進行吹牛逼,表情誇張地說道:「時不過十日,進項多矣。」
呂歡也高興,一個個家族的來人都很尊敬自己,家裡又賣了不少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