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頁
這一刻,楚國群臣化身為「我大清」的忠臣啦?
「我聞晉君乃是五歲孩童?」楚君熊招突然間問了這麼一句。
這一下輪到從晉國逃亡到楚國的伯州犁上場了。
這位伯州犁就是郤氏內亂逃亡的小宗,來到楚國之後獲得楚共王熊審的另眼相待。
不過吧,目前晉國跟楚國的情況其實類似,國內有誰混不下去了,優先選擇的逃亡地點都是對方的國家,一般會受到良好的安置,導致晉國和楚國並不缺少了解對方的途經。
伯州犁先行禮,再說道:「晉與列國不同,行使權力不為國君,乃元戎是也。」
話是不是已經講得夠清楚和明白?不要因為新一任的晉君姬彪是個孩童,覺得晉國就好欺負了。
楚君熊招當然知道晉國的政治格局,意有所指地說道:「晉『卿族』勢大,以至公族蒙塵。陰氏與范氏想必如欒、郤那般?」
晉國取得了「沫之戰」的大勝?按照以往的慣例,內部應該進入到爭權奪利的時刻,會不會上演內亂啊?
伯州犁搖頭說道:「我聞陰武與士匄如摯友一般,魏琦、荀吳、解朔、趙武深受陰武恩惠。」
蛤?
晉國卿位家族之間的恩惠?要是欒氏和郤氏的事情沒有發生,大傢伙肯定是往絕不會爆發衝突的一面去想。現在誰還不知道晉國卿位家族的腦迴路,恩情大到無以為報會捅出刀子的。
楚君熊招怔怔地出了一會神,比較突然地感慨道:「陰武若是楚人,霸業何難?」
一瞬間,楚國群臣臉上都挨了一巴掌,那聲「啪」是響在了眾人的腦海之中。
他們卻是緊閉嘴巴,沒人敢於嘰嘰歪歪。
並不是他們畏懼於楚君熊招的權威,主要是越了解呂武的崛起過程,以及呂武崛起之後乾的那些事情,很難不心生佩服。
只是他們更加清楚一件事情,楚國這邊根本不可能出現呂武那樣的人。
沒太複雜的原因,楚國這邊沒有公族的血脈,夢中都不敢有出人頭地的劇情。
楚君熊招有點回過神來,問道:「寡人若邀陰子會盟,應選於何處?」
這一下楚國群臣有點暈了。
老大,你是「君」啊!
陰武再牛逼也只是「臣」而已。
怎麼到了你的嘴裡,陰武跟你是同級別的人物了呢???
第665章: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公元前560年對於「東方世界」來說是相對平靜的一年。
楚國跟吳國打大了一場?吳國沒有屈服於楚國並且還想著報仇,等於局勢方面的變動不大,能夠對國際局勢產生的影響太過於輕微了。
齊國內部一再亂戰,新任齊君呂光一時半會無法威壓全國,不知道還要亂上多久的齊國很難對歷史進程起到什麼作用。
衛國、魯國、曹國這三個國家很熱鬧,有鑑於他們的體量和影響力也就那樣,給周邊列國看戲而已。過程是衛國跟魯國沒完沒了的打,後來曹國站到魯國那邊一塊打衛國,三方你來我往玩得不亦樂乎。
呂武某次提到曹國就直搖頭,表達的意思是:明明晉國剛剛奶了曹國一波,曹國不安分點汲取營養,為什麼瞎幾把跑去搞事嘛?
也就是說,曹國本來有機會一躍成為二流強國,不懂得珍惜難得的機會,估計只能繼續當個三流列國了。
其他的列國?他們跟鄰國的邊境摩擦越變越多,大打特打的事情則是沒有發生。這種局勢不穩的局面在醞釀著搞大事,但是除非晉國和楚國抽不開手,要不醞釀只會是繼續醞釀下去,根本沒資格踏上太高級別的舞台。
在沒發生什麼火爆大事的情況下,公元前560年就那麼悄悄地溜走,人們迎來了新一年的春暖花開。
「『虎牢』遣人來報,楚吳兩使相遇,雙方亂戰之下吳使身亡。」士匄是拿這件事情當笑話講給幾位同僚聽的。
要說在公元前560年晉國發生了什麼,大多數的家族進行搬家再恢復生產,陰氏和范氏則是繼續跟伊洛之戎、陸渾戎和蠻氏過不去,其餘就沒什麼事了。
問題在於晉國是一個軍果主義國家,安安分分讓所有貴族總是感到不自在,不進行納賦被抽稅搞得心口一陣陣的疼。
去年晉國派出使節團到楚國,以時間來算應該還在進行任務?
楚國是接待了來自晉國的使節團,派出自己的使節團玩禮尚往來,還是有其它的什麼事情?
去楚國的晉國使節團沒有跟著一塊回國,看來是楚國有事找晉國。
另外,吳國派使節團到晉國的次數有些頻繁了。
考慮到吳國剛剛歷經一場慘敗,再次派使節團到晉國肯定是來裝孫子求支援的。
所以楚國使節幹掉吳國使節這件事情?晉國明面上表達了氣憤,內心裡則是狂呼「幹得好」了。
目前晉國就不愛搭理吳國,等哪天吳國真正認清自己的地位,兩家再坐下來好好談。
從「虎牢」到「新田」的腳程需要一個月。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抵達,需要感謝呂武還兼任司徒時在晉國大搞基礎建設,還特地劃出了兩條「大道」的修建,其中的一條就是從「新田」直通「虎牢」那邊。
楚國的使節團是在春播期間來到「新田」,一路上見證了晉人的農耕,看是給看了個清清楚楚,腦子裡卻是一陣陣的發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