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頁
八個據點一共容納了陰氏的四萬多的人口,其中位於大河東岸的據點人口最多,它是為了在大河西岸建城做準備。
那一個河段比較淺,流水速度也比較緩,沒有技術搭建永固式的跨河大橋,搞一搞木樁橋或浮橋也是可以的。
並不是說陰氏在北邊只安置了四萬多人,另有三萬多口眾是在逐草放牧的遊牧。
「我家年來另需北遷四萬口眾,西遷九萬口眾,南遷五萬口眾。」呂武說著自己恍惚了一下下。
曾幾何時陰氏才多少人?現在稍微一個遷徙計劃要實施,一下子就牽扯到十八萬人。
宋彬問道:「何處為要?」
這個是在問,陰氏未來的發展重心傾向。
所謂的「北遷」特指在私自開拓的區域安置人口,加強對北邊的控制,再實際地將占領的地方建設起來。
呂武很清楚占領不能只是占領,需要該地能夠有所產出,最好能夠自給自足,要不占領其實是一種負擔。
陰氏在北邊建設了八個據點,又要再一次北遷四萬人,計劃完成的那天就能從實際上做到占領再利用。
受於地形以及另外一些因素的限制,定居點短期內不可能再增加。
那些定居點除了宣布主權之外,更多也是給牧畜業當作中轉基地。
這個是因為陰氏在北邊搞得是以牧業為主,農業反倒只是一種輔助性質。
大河西岸那邊的地形比較複雜,臨近大河的區域濕地太多,甚至是大河邊上就是連綿的山脈,只有越過山脈才有相對平坦的地形。
說一句很喪氣的話,上河西之地能夠建城的地方真心不多,以區域的農耕價值而言真的太低。
呂武兩三次親自走下來,只發現三個適合建城的區域。
而能建城的基礎條件就是不用過度依賴外界,本身能夠做到自產自足。
兩三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大多數地方不適合定居,基本上也就能夠猜測到當地環境是個什麼模樣了。
呂武並不知道一點,他認為可以建城的區域是秦國後來真的建城的地點。
它們叫「定陽」、「雕陰」和「高奴」。
因為時代的不同,能不能定居的先決條件也就不一樣。
像是到了現代,科技技術已經達到相關的水平,只要具備價值又有哪裡不能安置定居點?
在春秋中葉想要建城,先決條件是需要一個相對得天獨厚的環境,比如說地勢相對平坦,周邊擁有水系。
而水資源對於現在……又或者說到了現代,沒有任何意外都是必須的生活資源之一,有區別的是現代能夠搭設管道輸送,春秋中葉真心辦不到。
呂武選的上河西之地第一個建城地點就在「定陽」附近。
他並不知道以後秦國建了「定陽」這麼一座城,只依稀記得那附近叫「甘泉」這個名字,城池建成之後會取名「甘泉」。
陰氏遷徙九萬人,僅僅一個「甘泉」當然無法完全容納,也就需要再建設多個「邑」以及眾多的「邦」。
日後「甘泉」將作為陰氏在大河西岸的橋頭堡,頂住秦國可能的反撲,又是作為陰氏一再西征的軍事重鎮。
包括宋彬在內所有與會的陰氏家臣,他們漸漸聽明白了。
他們的家主在近幾年會一再打擊秦國,只是陰氏不會從實質上再向西進行土地占領。想再有什麼動作的前提是,等待「甘泉」這座城池的建成。
南遷五萬人倒是一件不用多說的事情了。
陰氏與趙氏置換了「楊」地,不能只是名義上的獲得,肯定需要遷徙人口進行生產。
在那一片土地上,趙武修復的「趙」城並不會作為樞紐,相反呂武選擇了「昆都」來作為樞紐中心。
另一個需要呂武重視的叫「高粱」,他再建起一座新城,四座城池就能夠縱向地形成兩個掎角之勢。
等於說,陰氏新建的那座城很擋在兩個谷地之外,任何從南邊來的人都將途徑新城。
陰氏在建城之初不能搞得場面太大,需要先從「邑」級別來建設,再造成一種「需要」的假象,慢慢將級別提升到「城」的級別。
這個相當符合呂武的行事規則,在內絕不主動搞什麼轟轟烈烈的舉動,只會等他完成了某件事情,其餘家族才回過神來:呀!原來陰氏幹了這些事情啊?
而等他們知道了,陰氏已經從實際上完成了既定的目標。
宋彬問道:「如何可得『隨』地?」
現在「隨」地是老智家的封地。
智罃不是病了嗎?
連帶智氏的下一代繼承人上次病發之後,身子骨也一天天的虛弱下去。
梁興說道:「智伯病重,智氏不穩,圖謀『隨』必遭人口實。」
陰氏跟趙氏置換封地,本來總督「溫」的梁興被調回。
因為「楊」並不是什麼飛地,呂武沒有打算委任總督軍政事務的家臣,梁興也就回歸「大懷抱」等著分配新的任務。
葛存說道:「『呂』之旁有『彘』、『瓜衍』,有『隨』並無不可。」
事實上,「彘」在「呂」地旁邊,汾水北岸的「瓜衍」跟「隨」相隔一條河流。
宋彬輕蔑地撇了葛存和梁興一眼,心想:「你們兩傢伙知道個屁。」
那個「瓜衍」是范氏的封地,只是當地主要生活臣服了晉國的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