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278頁

    虞顯不知道回國會遭到什麼處置,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呂武看似在看著虞顯離去的背影,眼眸其實是一種空洞的狀態,思量著怎麼在接下來對國內外進行操盤……

    第711章:誰將被埋葬

    宋國根本不想與楚國繼續交惡,甚至想要修復關係,不求與楚國能夠纖毫無犯,但求不要再開啟大戰也就罷了。

    這裡是宋國很了解自己的定位,各個諸侯國都視宋國為殷商餘孽,有事沒事都要逮著輿論黑,一旦楚國徹底衰敗下去,輪到宋國成為被針對的那個國家了。

    然而,宋國有點強,卻是又沒有強到能夠對晉國這個霸主說不。

    強而面對霸主國又無法自保的國家,其實最為尷尬。

    弱國都知道很弱,面對霸主國的逼迫選擇屈服,誰能說三道四?應該是覺得合情合理才對。

    有點強又不是那麼強,太過於軟弱要被笑話,敢於強硬又要被霸主國教訓,真的是太難了。

    宋國的使節團並沒有離開「新田」歸國。

    虞顯的公事辦完了,不是還有私事嗎?他在跟呂武談私事時又是另外一番模樣,兩人不存在什麼劍拔弩張,看上去極為和諧。  

    而那種和諧其實還是因為身份不對等,有一方作為伏低做小的人。

    現實就是那樣,談事肯定會一方強勢,另一方弱勢。哪怕雙方的實力差不多,合作總是要確認誰是主導者來保證話語權的唯一,連主導地位都無法確認,合作是很難進行下去的,哪怕勉強合作也隨時都有黃了的可能性。

    私事方面的收穫讓虞顯因為公事受傷的心得到彌補,他必須承認陰氏十分公道,不會幹仗勢欺人的事。

    源於虞氏在跟陰氏的合作中受益很大,虞顯一下子覺得回國哪怕遭到責難也不算什麼。

    再則,只要虞氏跟陰氏的合作沒斷,宋國君臣難道真的敢拿虞氏怎麼樣嗎?

    虞顯踏上歸國的路途,半途中聽說荀氏和中行氏加入到打擊魏氏的隊列。

    「韓氏、智氏攻魏氏河西之地,荀氏、中行氏攻魏氏山東之地。」楊梁認定晉國真的要大亂,想了想說道:「晉內亂,我或可免責?」

    他們說的「山東」是以太行山為一個分界線,太行山以西被稱為山西,太行山以東被稱呼為山東。

    虞顯很理智地說道:「且看陰氏與范氏如何。」

    只要陰氏沒有參與內亂,范氏沒有真的攻打趙氏,晉國的其餘家族打得再凶也就那樣。  

    另外一點,陰氏和范氏按兵不動對晉國的所有家族才是最大的威懾,沒有家族敢於拿出全部的家底來進行對抗,怕的就是哪怕跟眼前的對手在較量中贏了,免不了被陰氏或范氏收割勝利果實。

    他們再一次接近「溫」地,有點距離就聽過往的旅人提到范氏跟趙氏打起來了,並且先動手的還是趙氏。

    這個消息著實是太勁爆了!

    以前的趙氏風光無限,但那是以前。

    現如今范氏才是晉國認可的第一強大的家族。

    趙氏是個什麼成份,哪來的勇氣敢率先對范氏諸以武力?關於這個問題,十個人裡面有九個會回答是陰氏給的趙氏勇氣。

    事實卻是范氏給趙氏的壓力太大,不但讓趙武想到了趙氏覆滅的往事,連帶趙氏的家臣也反應過激了。他們再也不願意重蹈一個晝夜滅亡的慘劇,懂了吧?

    「溫」地在爆發交戰,普通商旅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了肯定不敢隨意闖入。雖說現在各貴族交戰不會波及旁人,問題是要有個萬一呢?

    虞顯這一支隊伍是宋國的使節團,他們還有來自陰氏授權可以使用的旗幟,按理說是一點都不需要發怵的。

    

    「繞道罷。」虞顯在陰氏擔任家宰期間,恰好是趙武有封邑不回老待在陰氏的時間節點。

    因為某種認知,再加上呂武是趙武的姐夫,陰氏的第一順位繼承生母是趙氏女,導致虞顯認定陰氏會站在趙氏這一邊入場。

    楊梁難掩喜色,說道:「若是陰氏與范氏相攻,晉伯國之位難保。楚、晉相繼衰敗,天下人可享太平矣。」

    這是站在諸侯的角度,要說有什麼錯,還真的沒有。

    近數十年來爆發的大戰,不是跟晉國有關,就是楚國挑起,倒霉的卻是各個諸侯國。

    不管是晉國毆打哪個諸侯,又或者是楚國欺負鄰居,還是兩個霸主國約架,列國的付出多於回報,國力上面太吃虧的。

    虞顯想到的卻是其它事情。

    因為晉國的霸權彰顯,宋國不得不對晉國進行妥協,要不然「東方世界」的經濟中心其實有點要落戶「商丘」的趨勢。

    現在晉國爆發內亂,各國的商隊還能繼續走「虎牢」那條通道嗎?似乎宋國又要因此而得利了。

    他們繞路來到「虎牢」,發現范氏在「虎牢」的駐軍非但沒有減少,好像比來時給增加了一倍。  

    對於范氏的操作,不說宋人看不懂,能看懂的列國人士真沒有幾個。

    因為有要事出使晉國的子產,經過「虎牢」通關城門時,看到了一支既有宋國旗號又有陰氏旗號的隊伍。

    鄭國十分關注晉國和楚國,一直以來對宋國的關注度僅略少於兩個霸主國,哪能不知道宋國有資格使用陰氏旗號的是虞氏。

    「宋人攜帶貨物甚多?我觀車轍深陷,怕是車中兵甲之器多也。卻不知乃是虞氏所購,抑或陰氏所託。」子產沒打算上前拜會,心裡有很大的疑問。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27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