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936頁

    國君臉上帶笑在聽,時不時會問上一兩句,每一次問必然問在關鍵處。

    呂武則是國君有問必答,是不是實話,真話有沒有經過包裝,自個兒心裡才知道了。

    「如君上以為不妥,臣可請辭秦國『庶長』、『大良造』之職。」呂武一臉的誠懇,沒半點的勉強。

    在剛剛講述的故事中,陰氏和秦國的仇恨已經化解。

    為什麼呂武會成為秦國「執政」這種事情,一來是秦國上下要求和請求,再來就是呂武對秦國的慘狀心生不忍。

    將一個國家打得那麼慘,再感到良心不安,聽起來太諷刺。

    國君不是傻瓜,相反很聰慧,耐不住他是個「春秋人」啊!

    在春秋初期和中期,滅人國絕對不會殺死該國的所有公室來斷絕祭祀,甚至該國貴族還能得到一個不錯的結果。

    彬彬有禮的戰爭才是主流,滅國也要滅得無比溫柔。

    把一個國家打得非常慘,再去進行扶持這種事情?歷史上的例子非常多。

    秦國曾經就對晉國這麼幹過的呀!

    國君不覺得呂武打了秦國再去幫忙建設有什麼不對。  

    國君應該是想知道陰氏會將發展重心放在哪個國家,簡單的解讀就是:大兄弟,你是不是不想跟我混了?

    呂武給出了正面的答案:傻了才會離開晉國,要是國君覺得不合適,秦國執政完全能夠說不要就不要。

    國君肯定有些疑問沒提出來,並且也不會講。他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觀察呂武究竟是想搞又或者在搞什麼么蛾子。

    「大可不必。陰卿就秦國『庶長』、『大良造』,秦國自此歸於我(晉國)。此為大功,亦是有德之事。」國君看著挺振奮,像是秦國從此以後會是晉國最貼心的小跟班。他轉了一個話題,說道:「陳求附我,中軍佐言之不詳。」

    士匄不想摻和進陳國爛事,不止一次在信件往來說對呂武提到過。

    陳國離晉國太遠了,中間相隔一個「朝晉暮楚」的鄭國。

    再來是,楚國絕對不是什麼軟柿子,怎麼可能讓陳國跑到晉國的陣營。

    陳國發生變化,不就是楚國派去試圖控制陳國的貴族遭到陳先君午的驅逐嘛!

    有「先君」,也就是陳國國君不是那個「午」,換人啦!

    後面,楚國進行了補救,罷免了令尹子重,又有新任令尹子辛出使陳國。  

    子辛出使陳國是為了重新進行挽回,不知道搞了什麼事情,搞得陳國君臣乃至於是國人集體怨氣沸騰。

    楚共王熊審(中原各國不認王號)緊急召回子辛,遭到陳國的控訴之後,很是乾脆利索地把子辛殺了。

    所以吧,楚國的令尹真沒晉國的「卿」安全,說被殺就被殺了,一滴水花沒冒出來,晉國的「卿」起碼還會泛起漣漪。

    士匄正是看到楚國令尹說死就死,得出楚國絕不可能接受失去陳國的事實,反對晉國接納陳國。

    而陳國的先君午,他實際上有很長一段時間生活在晉國,後來被楚國接回國給繼位的。

    背景是楚國入侵併幹掉當時陳國的偽君夏徵舒。

    這個夏徵舒只是繼位很短的時間,楚人弄死之後甚至沒得到一個諡號,沒走什麼君主禮儀制度,很是草草的就給埋了。

    楚國對待夏徵舒不講禮儀制度,幹得相當理直氣壯。

    原因是夏徵舒的君位根本沒人認,也就是自己給自己封的。

    夏徵舒會一度成為陳君有相關的故事,裡面牽扯到一位傳奇的女人。

    那個女人叫「夏姬」,春秋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  

    她的傳奇性質很那什麼。

    妖淫成性,與多位諸侯、大夫通姦,引出一連串的歷史事件。

    史載她三次成為王后、先後七次嫁給別人為夫人,共有九個男人因為她而死,號稱「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

    夏徵舒因為遭到陳靈公的調戲,說夏徵舒長得很像陳靈公,隨行的幾個陳國貴族加油添柴地一番嘲笑激起了夏徵舒最大的憤怒。

    怒火中燒的夏徵舒可沒想什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天就在馬棚邊埋伏弓箭手射死了陳靈公以及幾個陳國貴族。

    隨後,夏徵舒一不做二不休地玩了一次篡國的遊戲,沒多久楚國大軍殺過來了。

    楚國當然不是為了什麼大義,玩的就是老一套,找個藉口干涉他國內政,再用合適的方法控制,完成最後的兼併。

    呂武聽國君講完那個故事,心想:「這是因為我在秦國玩得太花,在警告我嗎?」

    國君到底是不是在警告,看呂武到底是怎麼想又會怎麼做咯。

    今天的見面隨著國君講完陳國的往事而結束。

    在呂武要出宮門時,楊干追了出來。  

    楊干還是那個熊孩子,沒半點正經地對呂武說道:「不日需得召集眾『卿』共議國事,陰子不可再離『新田』呀!」

    所以,國君今天的那個故事,絕對是充滿了內涵。

    呂武回去後需要復盤,一句一字進行解讀、品讀。

    第522章:苦逼的國君

    三年前范氏和趙氏聯合攻打伊洛之戎的行動,成功也失敗了。

    他們的成功在於占下了不少的土地,損失方面卻是比預估的要慘重,繳獲彌補不上損耗。

    伊洛之戎並沒有投降,他們的選擇是徹底和晉國槓上,並且聯合陸渾戎、蠻氏開始了對周王室的襲擾。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93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