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25頁

    只是,魏氏正在與陰氏謀求西進,保持良好溝通遠比以前的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

    很多時候盟友變得互不信任乃至於是反目成仇,不就是因為溝通不夠及時的關係嗎?

    在這一點上,魏氏這一次做得並不算好。

    呂武下令集結三個「師」,其中的一個「師」留在「陰」地,另外的兩個「師」則是帶著一起西征。

    如果沒發生魏氏說好了一塊出動三個「師」又出現意外的事,有了意外又沒有進行溝通,本來呂武是要帶三個「師」西征,會再額外徵召一個「師」駐守「陰」地。

    呂武將出兵數量減少到兩個「師」同樣沒告知魏氏,打從實際上是在對魏氏發出強烈信號,表明陰氏絕不願意吃任何虧,又對魏氏不及時進行溝通表達不滿。

    魏氏給出的回應很直接,魏琦不再隨行西征,統兵出征的人換成魏相,又有魏絳一起隨行。

    這個並不是魏氏在進行什麼反擊,他們出動的兵力不再有變化,統兵則是變成了族中小輩,隱晦地對陰氏表示歉意,同時表明西征依然是由呂武來掌握最大的主導權,魏氏接下來將全力配合。

    不是種花家的人,又在正界混了不短的時間,真的很難去搞懂這些彎彎繞繞。  

    種花家就是這點不好,喜歡委婉的行事方法,同宗同源的對象或許能夠存在「默契」這個東西,對外則會因為文化差異導致別人不懂,搞得屢屢吃虧又有苦說不出來。

    最簡單莫過於那句「勿謂言之不預」,明明就是一句嚴正警告的外交詞語,別人只會兩隻眼睛裡面翻圈圈,心裡泛迷糊:弄啥咧?

    等某天種花家能夠派出幾艘大驅搞「自由航行」了,到時候不再是「弄啥咧」啦,不懂就要立刻查,學會「勿謂言之不預」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魏氏的退讓並不是什麼禮貌行為,取決的是陰氏足夠強為前提,儘管表現出來的只是家族與家族的相處方式,國家與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秋收完畢。

    陰氏和魏氏的聯軍開始向西,出兵的理由是秦國再次刺殺呂武,必須得到終身難忘的教訓。

    師出有名,這點很重要!

    國君親自率領援軍南下。

    這一支晉國南下的大軍有魏氏一個「師」、范氏一個「師」,再加上中小貴族湊起來的兩個「師」,攏共有四個「師」的兵力。

    晉國在「虎牢」算上范氏的駐軍本來有十三個「師」,等待國君帶著四個「師」的援軍抵達,總兵力將達到三個「軍」又兩個「師」。  

    當然了,十七個「師」裡面只有十一個「師」是來自卿位家族,也就是范氏的四個「師」、魏氏的兩個「師」,其餘就是智氏、韓氏、陰氏、中行氏、解氏分別一個「師」;剩下的六個「師」則是由其餘中小貴族拼湊而成。

    中小貴族一下子拼湊起六個「師」在晉國算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知道晉國內部構成的人,他們必然知道對中小貴族兵力的抽調已經到了一種極限。

    直白說就是,晉國的中小貴族已經榨不出什麼油了。這一點從中小貴族明明對跟呂武西征很饞,卻是沒有家族參與就能看得出來。

    要是這個時候有個諸侯國選擇從沒有卿位家族的區域入侵晉國,他們絕對能夠享受到「如入無防之境」的待遇,輕易就能席捲一大片地區。

    「此便是大河,南岸為范氏新得之地『祭』。」宋彬在為呂歡介紹地理位置。

    呂歡歲數並不大,也是第一次出這麼遠的門。

    大河的源頭在高原,七彎八繞地途經神州大地,向著大海奔流而去。

    目前的大河看上去很清澈。這個是因為上游的兩岸植被沒有被破壞殆盡,再來是沒有出現大範圍的水土流失,自然也就不會滾滾河水之中攜帶大量泥沙,導致河水變成了黃色。  

    呂歡看著大軍正在利用木筏泅渡過河,目測河面的寬度至少千米,河面之上木筏承載的士兵是那么小心翼翼,一些木筏被水流帶著向下游而去,甚至有木筏發生顛覆,有點為自己接下來的命運感到擔憂。

    「為何兩岸不拉縴繩,以保木筏不至隨流而下,乃使顛覆可免?」呂歡有點理所當然地說道。

    這些知識是來自呂武的教導,並不是呂歡小腦袋瓜子天生聰明。

    宋彬同樣用理所當然的表情和語氣說道:「需『徒』駕舟牽繩渡河。此處不可視也。」

    現在是春秋中葉,不是遠古時代。

    這條大河就那麼橫著,將神州大地一分兩半。

    有夏一朝時代過於久遠,並且能夠挖掘的文物太少,很難去進行考究。

    殷商時期則是有著明確記載,殷商多次帶著諸侯國在來回縱橫大河兩岸,末期甚至都打到大江(長江)邊上。說明殷商時期就已經探索出泅渡的技巧了。

    現在很多諸侯國的控制範圍分隔在大河南北兩岸,必然是有成熟的渡河技術,不然一個國家的實際控制區不會是那樣。

    晉國多次出兵南下,走最多的是「王野」靠近單公姬朝封地之旁一個叫「陰(平陰)」的地方。

    而「陰(平陰)」實際上是大河寬度比較短的一個河段,某些季節「陰(平陰)」的水位很低,相對而言也就比較適合過河。

    事實上,沒有橫跨黃河兩岸的大橋之前,「陰(平陰)」一直是來往於黃河兩岸的便利地點之一。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2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