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頁
子產率領鄭軍先入侵陳國,後面又去肆虐蔡國,他們入侵期間陳國和蔡國的主力被帶走出國。
陳國和蔡國並不是什麼強國,每次參加晉國為首或是楚國為首的會盟,帶上三五千士兵幾乎就掏空了國內的兵力。
春秋就是這麼個情況,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兩萬鄭軍相對於晉國和楚國動輒出兵十數萬看著有點少,對於陳國和蔡國則是一支能夠滅國的大軍了。
不要臉皮的子產沒有能夠搶得盡興,先是被晉軍嚇得跑去蔡國,冬季臨近跑去了汝水西岸的魚齒山過冬了。
說魚齒山可能會令人很陌生,提到「湛阪」則會讓列國一下子有印象。
兩年前晉軍南下在「湛阪」那邊打了一場大的,才有了晉軍繼續南下侵入楚國,後繼搞了兩件大事。
這個「湛阪」目前是個三不管地帶,之前屬於哪個諸侯國也有點不太好說,它最後的主人是許國。
值得注意的是「湛阪」距離楚國很近,只要跨過楚國的「方城(長城)」就能進入楚國境內。
上一次鄭軍跟隨晉軍侵略楚國,子產就率領鄭軍越過「方城」去掠奪了楚國的北境,看來他選擇盤踞在「湛阪」是有點特殊想法的。
「我約楚君招於此會盟,楚軍臨近夏季便會來到。」呂武還是比較期待弭兵會盟能夠順利的。
也就這兩年而已,「東方世界」除了一些不入流的諸侯國,其餘列國一個個都遭到了不輕的削弱。
對於呂武來說,分晉的時機等跟楚國舉行弭兵會盟完畢就算成熟,他們回到晉國之後就該把分晉的第一件事情辦了。
該怎麼分裂晉國這一方面,呂武已經做好了先期的步驟。
陰氏、范氏和荀氏各自劃分好了勢力範圍,至於三家的勢力範圍裡面還有其它的家族,那是各家自己的事情了。
相對而言,陰氏勢力範圍內的情況比較簡單,除卻韓氏和解氏已經沒有什麼大家族,一旦確認豎旗立國,各個城池換了旗幟就將變成一個嶄新國家的城邑。
「會盟罷了,你我歸國,事則多矣。」士匄沒頭沒尾地講了這麼一句。
呂武問道:「何事?」
士匄說道:「阿吳侵長狄,控衛,伐齊,收穫多也。」
是呢。
在晉軍的兵鋒之下,衛國只是抵抗了三個月就沒了,衛君國君臣在「濮陽(帝丘)」遭到一鍋端,城邑大半沒抵抗就投了降。
給中行吳造成麻煩的是齊國。
在晉軍進入齊國地界之前,齊國再一次將紀國和譚國雙雙滅亡,齊君呂光邀請中行吳率軍到一個叫「閭丘」的地方交戰。
這個「閭丘」是在魯國的地界,並且距離魯國都城「曲阜」不足三十里遠。
齊軍進入魯國勢力範圍將一幫魯國君臣嚇了一大跳,等待接洽才知道齊國約晉國在「閭丘」那邊開打。
要開打去自己的地盤打呀!
約在俺家開戰是什麼意思?
然後,魯國君臣有沒有拒絕,或是進行驅趕?沒有的事,他們倒是集結起了大軍,只是根本沒有逼向齊軍,再來就是按照慣例嘴巴嗶嗶叨個沒完。
所以說,不愧是魯國啊!
魯國君臣則是覺得自己很難,他們前幾年在跟齊軍交戰時丟進去兩個「軍」,後面又被晉軍拉去湊人頭損失了一些,主要是魯國很缺乏膽氣,選擇了「君子動口不動手」啦。
說起來也挺搞的。
魯國跟齊國交戰的次數不少,大勝則是只有「長勺之戰」那一次。
魯國憑什麼打贏了「長勺之戰」呢?當然是開戰前一名叫曹劌廢了海量的口水,不但要勞心說服魯國的君臣,還要勞力去參與作戰,可真的是太難了。
整個魯國跟齊國開戰的歷史中就一個「長勺之戰」能拿得出手,足足被魯人吹噓了一兩百年,後面少不得某人的徒子徒孫大吹特吹,才有了曹劌占了史書上足夠大的篇幅。
說實話,春秋沒少發生大戰,比「長勺之戰」規模更大更精彩的戰役多了去了,整個春秋也不會缺少名將,能夠留名的又有幾人?純粹證明子孫後代爭不爭氣很重要。
一旦子孫後代爭氣,幹了一分的事業就能直接吹到滿分,就問牛不牛逼吧。
事實上,有實力並不一定能出名,有沒有人寫文案搞宣傳更重要,衍生出了一套賺取流量的「財富密碼」。
中行吳率軍前往「閭丘」跟齊軍交戰,不知道是攻打衛國造成的疲勞度太高,又或是齊軍磕了藥,總之中行吳率領的晉軍竟然跟晏嬰指揮的齊軍打了個旗鼓相當。
能跟晉軍打個五五開?南方霸主楚國都不一定能辦到,偏偏是剛剛收復「故土」的齊軍辦到了!
呂武神色有些難以分辨地說道:「晏嬰建議齊君光大肆封賞,用以『譚』、『紀』之地誘使齊人死戰。」
攤開了來講,晏嬰某種程度上效仿了陰氏,事先將齊國大一些的家族餵得飽飽的,再給參戰的士兵承諾戰後的封賞。
為什麼說晏嬰效仿陰氏?就是他建議齊君呂光搞爵位等級,分了二十個階梯,每一個階梯立下什麼功勞就會獲得怎麼樣的獎賞。
齊人爆發出了巨大的能量,僅僅是證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句話的正確性。
如果換作是以前,齊國不可能效仿陰氏,問題是晉國幾次折騰齊國,打破了齊國內部的利益鏈,給晏嬰的變法掃清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