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84頁

    歷史上緬甸一直是明朝的屬地。緬甸宣慰司便是明朝在西南設立的六個宣慰司之一。

    其轄地即為歷史上的阿瓦王朝。

    後來嘉靖五年三家分緬,逐漸建立了大一統的東吁王朝。

    東吁王朝不再承認明朝的宗主國身份而是選擇了與明朝平起平坐,這也直接導致了萬曆年間的明緬戰爭。

    一度明軍攻破了敵國都城,但最終卻稀里糊塗落得個被迫撤兵,丟掉大量領土的結果。

    文安之當然也知道這段歷史,這可謂是萬曆朝一段不願被人提起的傷痛。

    人們都只知道萬曆三大征,但事實上這場看似不起眼的明緬戰爭對明朝今後的西南形勢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陛下是覺得東吁對大明不夠馴順?」

    他以為朱由榔是好面子,這才會有此提議。

    朱由榔卻是搖了搖頭道:「都這個時候了,朕怎麼會在意這些虛的東西。朕是聽說緬甸因為氣候的原因,稻子早熟。如果能控制這片區域,或許能夠供養更多的軍隊。」

    緬甸地盤不算大也不算小,用來養十餘萬軍隊還是沒有問題的。  

    加之其盛產橡膠等物,將來發展工業也免去了尋找原材料的痛苦。

    可以說控制緬甸是一舉多得的好策略。

    至於文安之所說的面子問題,朱由榔是真的沒有想過。

    都這個時候了還死要面子,那簡直是跟自己過意不去啊。

    「陛下說的不錯,只不過現在緬甸上下都是一副坐山觀虎鬥的樣子。如果我們向其用兵,會不會把他們逼到東虜那邊?」

    李定國的考慮不無道理。

    以明軍現在的實力是不可能承受起雙線作戰的。

    如果明軍決定攻打緬甸,那就一定要保證後方不被清軍襲擾。

    「這倒不要緊,緬甸這個問題是總要解決的。不然留著終究是個禍患。至於東虜……朕從泰西聽過一種名為棱堡的東西,或許可以有效的阻止他們的襲擾。」

    朱由榔對於棱堡的了解更多來源於書本和博物館的介紹。

    這個在歐洲很長一段時間極為有效的主流防禦工事聞名天下。

    當然文安之和李定國肯定沒有聽說過。

    「陛下,這棱堡有何特殊之處?」  

    李定國顯然對棱堡很感興趣。

    「棱堡其實是一種特殊的堡壘,和我們常見的凸多邊形相比,其是凹進去的。就是這一個改動,使得攻城方無論進攻棱堡的哪一點,都會使得其面臨兩到三面的進攻。守城方可以進行交叉射擊,而攻城方只有挨打的份……」

    朱由榔說的興起,索性拿來紙筆畫了起來。

    「棱堡之間的部分為中堤,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城牆,通常會在其前修建凹面堡做掩護……這裡是壕溝,平時是乾的,敵軍襲擊時則防水阻擊……」

    第0070章 虎賁軍的榮耀

    明軍收復重慶,趙旭和李石頭自然是再高興不過了。

    作為第一批應徵入伍的新兵,這算是他們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仗。

    和他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清軍的戰力實在不算高,甚至不如攻打昆明的吳三桂。

    看來所謂綠營投清後戰力飆升的說法不攻自破。

    戰場上的許多細節是需要摸索的。

    老兵們只會教給你一些大概的東西,能夠領悟到什麼程度就看你自己了。

    譬如什麼時候應該放炮,什麼時候應該放箭,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退……  

    此戰見過血後他們不再是只會紙上談兵的新兵,心態更為自信了。

    「旭子哥你聽說了嗎,陛下在重慶城中發現了百餘名佛朗基人。這些紅毛傢伙都是製作火器的行家裡手,陛下準備命他們制銃制炮呢。」

    趙旭瞥了一眼不停用布擦燧發槍槍管的李石頭笑道:「這是好事情啊,以後說不準我們能人手一銃呢。」

    「那我們虎賁軍豈不是天下無敵了?」

    虎賁軍是這支新軍的名字。有意思的是一開始新軍並沒有得名。

    天子還是在新軍隨駕抵達奉節後才賜名虎賁。

    虎賁並不是一個新詞,在歷史中頻頻出現。

    其最早出現是在周禮之中:

    夏朝設『虎賁氏』一職,專門負責執掌如老虎般勇猛的將士八佰人。皇帝外出打仗,虎賁軍就和軍隊一起出征;皇帝住在外面,虎賁軍就負責守衛。

    換句話說,虎賁軍就是天子親軍啊!

    而且和錦衣衛那樣的花架子不同,虎賁軍是真真切切要上戰場的。

    趙旭和李石頭皆以能成為虎賁軍的一員而自豪。  

    「哈哈,這個話還是別說太早。畢竟這一次都沒打過癮。啥時候跟八旗打過,才好真的判斷咱們虎賁軍的戰力如何。」

    趙旭倒是很實在地說道。

    「嘿嘿,我就那麼一說。」

    李石頭聳了聳肩道:「那改成大明天下無敵總成了吧?畢竟咱大明有戰神李晉王!」

    「那倒是!」

    趙旭淡淡道:「我聽說陛下準備遷都成都,伴駕文武肯定也得跟著動。如此一來,百姓們估計也得遷來一批。」

    李石頭撓了撓頭道:「是啊,咱們一路行來四川的人也太少了。真是可惜了這大片沃野了。聽說四川的土地肥沃,特適合種莊稼。」

    「民以食為天,雲南適合種地的地方少,要養活十幾萬大軍不容易。」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8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