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頁
除了波斯皇帝,還能有誰在皇宮之中享受如此眾星捧月似的待遇?
他隨著宦官緩緩挪著步子朝前走去。
不是劉興明不想走的快一些,而是這名宦官告誡過他,在皇宮之中行走一定不能走的太快。
一來是避免驚擾到貴人,二來走的太快也被認為是無禮的表現。
劉興明完全不想去爭論,因為此時此刻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面見阿巴斯二世身上。
幾十步路劉興明覺得自己走了很久,直到走到距離阿巴斯二世不到十步的時候,宦官停了下來跪倒行禮。
劉興明則是微微躬身行禮道:「大明特使劉興明,拜見薩非帝國皇帝陛下。」
身為大明特使,劉興明是享受不跪的權力的。
對此阿巴斯二世倒是也不在意,擺了擺手示意給劉興明賜座。
隨後阿巴斯當先坐在了涼亭之中,十分刻意的打量著眼前這個大明使者。
皇宮之中自然是有翻譯的,所以阿巴斯二世和劉興明之間的交流溝通不存在任何的問題。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劉興明的身上,這些波斯皇帝的近臣都想要看看遙遠東方來的男人和波斯人有什麼分別。
「聽說你是大明皇帝派來的,此來波斯有何意圖啊?」
阿巴斯二世倒是開門見山,他已經想好了,與其繞來繞去的繞彎子,倒不如是直接一些,這樣也免得雙方互相猜忌。
「某此來是奉了大明皇帝旨意,想要和貴國結盟,一同抵抗奧斯曼蠻族的入侵。」
劉興明說的十分直截了當,阿巴斯二世聽了都是一驚。
事實上奧斯曼帝國和薩非帝國之間的恩怨可謂是由來已久。
當初奧斯曼人拿下君士坦丁堡之後,注意力並不在東邊,而是想要遠征歐洲。
無奈當時一統波斯的皇帝自信心膨脹,主動尋求與奧斯曼帝國開戰,最後落得一個慘敗的下場。
自此兩個帝國結怨,近兩百年來可謂是戰事不斷,互有勝負。
戰爭勝利的一方會把土地作為勝利的戰利品帶走,而失敗一方只能忍氣吞聲,以求東山再起。
總體來說,雙方戰績方面薩非帝國是吃虧的。
畢竟奧斯曼人的戰鬥力實在太強,即便是波斯人後裔也頂不住。
所以當劉興明說出大明皇帝想要和薩非帝國合作結盟,共同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時候,阿巴斯二世是打心眼裡歡喜的。
但是仔細一想,阿巴斯二世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首先大明國的位置其實是在帕米爾高原以東,也就是莫臥兒帝國的東北側。
而奧斯曼帝國是和薩非帝國直接接壤的。
如果奧斯曼帝國要打到大明去,是勢必會經過薩非帝國的。
那麼,如果兩國結盟對抗奧斯曼,是不是意味著薩非帝國得出更多的兵力?
畢竟明軍距離實在太遠了,戰線拖得如此之長,很難集中兵力對抗。
要是這麼算的話,豈不是他們要吃虧了?
當然,作為堂堂波斯帝國的皇帝,他是不可能把這句話說得太明顯的。
所以阿巴斯二世仔細思忖了一番措辭之後沉聲道:「照這麼說的話,貴國是會出兵來到哪裡呢?」
劉興明早就知道阿巴斯二世會問這個問題,他早有腹稿,遂徑直說道:「如今布哈拉汗國和哈薩克汗國都是我們大明的屬國,至於西域更是已經一統。所以我們明軍可以經由河西走廊一路來到西域,越過帕米爾高原,進入到河中地區。最遠抵達撒馬爾罕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河中地區是中原人的叫法,翻譯給阿巴斯二世解釋的時候卻是用了另一個詞——馬法蘭納哈爾。
這個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也就是阿姆河與錫爾河。
這裡最早是粟特人來到並定居的,之後粟特人建立了撒馬爾罕城,也就是肥沃之地的意思。
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撒馬爾罕的位置可謂是得天獨厚。
其東臨大明,西接波斯,南臨莫臥兒帝國。
可以說撒馬爾罕是河中連接波斯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中轉站。
對於撒馬爾罕阿巴斯二世當然是不陌生的,在得知明軍已經能夠把勢力範圍擴展到撒馬爾罕時他或多或少感到有些驚訝。
原本他以為明軍最多是能夠控制西域,但不可能跨過帕米爾高原的。
但現在看來,明軍的實力遠遠超出他的想像。
其實劉興明說明軍可以把兵力推進到撒馬爾罕城,是一個很保守很取巧的說法,也是出於尊重波斯人的目的。
畢竟撒馬爾罕再往西,就相當於是進入了波斯境內。
而波斯畢竟還沒有明確的表示和大明結盟,這麼堂而皇之的說明軍可以進駐波斯當然是不禮貌的。
阿巴斯二世當然也知道這點,所以他從劉興明的說辭中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
這種感覺讓他覺得很舒服,也讓他覺得有了繼續談下去的理由。
「這麼說來,你們是可以把糧草補給自己做好的,對嗎?」
阿巴斯二世其實很想和明軍結盟,但他擔心的最大一點就是明軍的補給線斷裂,然後依靠波斯的輸送才能繼續作戰。
真要是這樣的話,阿巴斯二世可是十分頭疼的。
要是明軍來了十幾萬大軍,還不得把波斯吃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