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54頁

    雖然略顯細長了一些,但總歸是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

    武昌城內糧草還是儲備很充足的。

    至少一年內明軍不會為了糧草問題發愁了。

    朱由榔總算可以沉下心來思考一下如何經營湖廣。

    滿清統治湖廣的這十來年可謂是把漢文化連根拔除了。

    首當其衝的惡政自然就是剃髮令了。

    滿清所到一地必推行剃髮令,湖廣自然也不例外。

    比起剃髮留辮本身,其帶來的強制文化輸出和認同更是居心險惡令人作嘔。

    如今尚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記得蓄髮束髮時的樣子。

    等到再過一段時間,恐怕這些百姓打心裡就覺得留辮子是理所當然的了吧?

    人最可怕的就是習慣和慣性。

    一旦養成習慣,潛意識裡就會拒絕改變。

    滿清想通過幾十上百年改變中原百姓的一切習慣。

    所幸朱由榔及時出現,趕在湖廣百姓們形成這個習慣之前出手。

    現在他們還有的救。  

    除了剃髮令,另一件惡政便是包衣制度。

    滿清把漢人視作牲畜可以隨意買賣。

    漢人們為了獲得地位必須寄人籬下去給旗人做包衣。

    所謂包衣其實就是高級奴才。

    他們有一定的權力可以凌駕於普通漢人之上,但歸根到底還是奴才,沒有自主權。

    生死全在旗人一句話。

    即便如此,漢家百姓仍然爭相做包衣以成為包衣為榮。

    畢竟成為了包衣便可以欺負那些同胞,只需要奉承好了旗人就是。

    這種模式是極為畸形的,也嚴重影響了漢家百姓的心態,必須及時矯正。

    當時這不是一時之功。

    必須不斷的進行灌輸才能改變。

    要想讓漢家百姓把脊樑挺直,不去做滿清的奴才,歸根到底還要明軍實力變強,能夠保護他們。

    不然他們這邊剛剛剪掉辮子,清軍就攻了過來。

    明軍可以跑,百姓可跑不了啊。

    屆時受苦的不還是這些百姓嗎?  

    除此之外,朱由榔還下令搗毀武昌城中的滿城。

    滿清所到之地,凡是重要大城都會下令在城中修建滿城。

    修建滿城的用意是保持旗兵的獨立性,也是為了讓他們顯得高人一等,名正言順的享受各種特權。

    從修建滿城這一點上就暴露出清軍的虛偽面目。

    滿清處處標榜自己得位之正,是繼承明統的正朔王朝。

    可明明神宗皇帝的子孫,桂王朱由榔還在。

    他們口口聲聲說什麼滿漢一家,但卻大肆修建滿城把旗人凌駕於漢家百姓之上。

    更不用說只要是旗人啥都不干都能領鐵桿莊稼這種政策了。

    所以朱由榔要把滿清的真實面目揭露出來,給湖廣的百姓看。

    親口告訴百姓們滿清是把他們當做牲口對待,只有大明才是把他們當做子民。

    這個轉換觀念的過程很痛苦,甚至會有些陣痛。

    但一定是要做的。

    現在不做,再過一段時間更難。

    朱由榔不知道鄭成功在南京是怎麼恢復漢文化認同的,但至少他得開一個好頭。  

    這樣揭竿而起的仁人義士可以有樣學樣。

    短時間內滿清連丟武昌、南京,勢必是天下震動。

    朱由榔可以肯定清占區一定會四處起火。

    這對朱由榔來說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

    ……

    鏖戰數日仍然未能攻克襄陽,鰲拜的心情很煩躁。

    他本以為明軍在襄陽不會設重兵。

    誰知真打起來卻完全不是這個樣子。

    明軍士兵個頂個的能打,一個個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鰲拜麾下那可都是八旗精銳啊。

    在面對襄陽守軍的時候,他們竟然占不到一點便宜!

    更讓鰲拜感到痛苦的是八旗子弟折損嚴重。

    按照這個傷亡速度和比例,即便他打下來襄陽也不能算功勞,反而可能會被順治皇帝問責。

    畢竟這些八旗兵是大清的核心力量,死一個少一個。

    沒有八旗的彈壓,各地綠營可不一定會像現在這樣馴順服帖。  

    鰲拜有些慫了。

    他承擔不起這個責任也背不起這個罵名。

    繼續耗下去對他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

    但他海口已經夸下,現在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去豈不是會被洪承疇、趙良棟看輕?

    這是鰲拜萬萬不能接受的!

    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鰲拜決定調轉方向去攻打夔東。

    你們不是打湖廣嗎?好我去端了你們的老巢!

    明軍既然傾巢而出後方必定空虛。

    如果能夠把明軍留守後方的軍隊一股殲滅,鰲拜還是能向朝廷請功的。

    皇上現在急需一場大勝來提振士氣,至於勝利發生在哪兒並不那麼重要。

    思定之後鰲拜命全軍急行軍,迅速朝巴東、巫山進發!

    ……

    ……

    第0211章 武昌商賈聯名捐銀

    武昌城的商人們這些日子十分難熬。

    明軍攻克武昌後,在城中四處貼了告示,鼓勵百姓們舉報隱匿在城中的清軍士兵。

    這些商人們和清軍以及總督衙門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擔心受到牽連被明軍拖去砍了腦袋,遂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5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