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因為古爾洛的發展規劃很不錯,這兩個月的時間塞里斯城附近的兵工廠已經開始正常運轉起來了。不過這個工廠和克里斯心目中的正規兵工廠,還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差距的。
克里斯也不敢強求,至少這裡生產武器裝備已經算是批量生產了,比起之前克里斯自己搞的純手工作坊,這裡已經強了無數倍了。
「因為有了新的鑽床,我們生產槍管的速度提升了一些……不過因為工人太少,我們還是無法加快您說的毛瑟98K步槍的生產速度。」斯密斯把一份報告在風中攤開,用手壓著遞給了克里斯說道:「一個團……這是我們能裝備的極限了。」
克里斯知道,這個所謂的裝備一個團,可不是給一個團裝備整整1500支栓式步槍。實際裝備的數量,可能連900支都不一定有。
其實這個數量計算很簡單:克里斯現在手裡的三個團,其實都是所謂的教官團,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要參與作戰的。
拿他的主力1團舉例子,實際上這個團還有20門火炮配置給炮兵,這些炮兵理論上是不裝備步槍的。同時,為了培養火炮部隊的骨幹力量,200名炮兵之外,還有200名見習炮兵占用了編制,這些見習炮兵也不需要裝備昂貴的步槍。
再算上團部的管理人員,通信人員,連長以上的指揮官,全都加起來,大概又有200多人是不需要裝備槍枝的。按照克里斯的想法,這些指揮人員就只能先裝備長劍防身了。
一方面他很信任自己這個主力團的戰鬥力,他覺得在數百支步槍的火力面前,古老的軍隊迅速就會土崩瓦解,就和東部森林之戰的時候一樣。
因此他就不需要給指揮官們配備遠程武器了,只要佩戴長劍防身就可以了——理由也很簡單:完全沒有必要。
另一方面,這些高級指揮官還有後勤部隊炮兵部隊,在克里斯的規劃下面,將來可都是要配手槍或者衝鋒鎗的,現在裝備步槍也完全沒有必要。
到時候再訓練這些人學習自動武器的用法就可以了,現在讓他們專心致志的帶兵就好,還可以強化他們對近現代戰爭的理解。
所以斯密斯現在說的裝備一個團,其實是提供大概900支步槍的意思。克里斯也明白,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要依靠眼前的這個步兵團,贏得下一場戰爭的勝利。
「子彈方面怎麼樣了?」想到了戰爭迫在眉睫,克里斯繼續開口問自己的工業部長道。
斯密斯臉色有些不好看,低聲對克里斯匯報導:「陛下……子彈的生產非常困難,我們現在……才生產了7000多發。」
因為克里斯的加入,這個世界的工業發展本身就是畸形的,所以現在越是精密細小的東西,生產起來反而越費時費力。子彈一直是困擾克里斯擴軍備戰的老大難問題,到現在這個問題也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第25章 再燃烽火
眼前的這7000發子彈,全部分發下去,基本上一支步槍也就只能配備8發子彈。這個子彈數量,克里斯覺得別說是打一場進攻作戰了,連平時訓練都不夠。
捉襟見肘的子彈數量,讓克里斯想起了那段被稱作抗戰的艱苦歲月。在那個年代裡,貧苦的中國軍隊每個士兵就只有個位數的子彈可以使用。
「這個子彈數量肯定是不夠的。至少要有10萬發子彈,我才有把握打贏一場戰爭。」克里斯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對斯密斯說道:「你有什麼技術問題我都可以給你解決……但是子彈的產能……你一定要給我堆上去!」
一邊說,他一邊在斯密斯的面前捏緊了自己的拳頭:「這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明白了嗎?」
「明,明白了……」斯密斯知道,現在對於愛蘭希爾來說,擴張已經迫在眉睫。作為擴張原動力的工業,必須要為這場戰爭提供一切需求物資,包括武器軍火,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產品。
這就是現代工業文明的有趣之處:為了工業化不惜代價的向外擴張,而為了擴張又必須瘋狂的擴大自己的工業規模。看上去是個悖論,卻在悖論中存留著一條通往輝煌的血腥道路。
「手榴彈的生產……」克里斯又問起了另外一個大殺器的生產狀況。既然子彈太精密不太好量產,那搞手榴彈就成了提升部隊戰鬥力的不二法門了。
即便是在最艱苦的抗戰歲月里,即便是在敵後最昏暗的手工作坊內,手榴彈都可以被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東西生產工藝確實並不複雜。
在抗戰歷史上,手榴彈的生產速度甚至在某些地區超過了子彈的生產速度,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木柄手榴彈的生產工藝非常簡單。
結構最精密的引信也可以用純手工的辦法量產出來,缺點就是這種手工引信的引爆率實在不高。不過這也是可以忍受的事情,畢竟只要有一半的手榴彈可以正常引爆,也足夠對敵人形成壓制了。
克里斯為自己的部隊選擇的手榴彈也是最經典的木柄手榴彈,大名鼎鼎的德國M24手雷。之所以選這種手榴彈,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武器裝備的先進性,克里斯估計自己的部隊在未來兩年甚至三年的時間裡,都是在打進攻作戰。如果魔法帝國不參戰的話,他的部隊應該在凡人地區如入無人之境才對。
既然是主打進攻作戰,那自然要使用進攻型手榴彈,工藝更複雜投擲距離還短的卵型手雷就被克里斯給否決了。因為部隊火力現在還嚴重不足,所以拿手榴彈來充當近戰利器也是一種填補火力空白的辦法,因此M24手榴彈就成了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