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64頁

    「工部派你來淮安治河,就是因為你發明了這個水泥?」潘季馴問道。他現在對蘇昊是真的有些興趣了,即使蘇昊在別的方面沒什麼長處,單是能夠發明出這樣神奇的水泥,當個河道主事也不算過分了。

    蘇昊道:「當然不是,其實,水泥只是下官發明的物件之一,下官最擅長的,是這個。」

    說到此,他從江以達手裡拿過來一個捲軸,再次呈到了潘季馴的案子上。潘季馴接過捲軸,緩緩展開,發現這捲軸是用白絹製成的,上面密密麻麻地繡滿了線條,紅紅綠綠的,線條旁邊,還有一些細若蚊蠅的小字。

    「這是何物?這上面……寫的是字嗎?」潘季馴拼命睜大眼睛,卻仍然看不清上面寫了什麼東西。

    「潘公年事已高,想必眼力不濟了吧?潘公請試試此物,或許有用。」蘇昊眼明手快地給潘季馴遞上了一副老花眼鏡,又在圖上放了一柄碩大的放大鏡。

    潘季馴在蘇昊的指導下,戴上了老花眼鏡,只覺得眼前有些模糊的物件一下子就變得清晰起來。他用驚喜的目光看著蘇昊,蘇昊對於潘季馴的反應早有預料,他微微一笑,用手指了指放大鏡,示意潘季馴現在可以看圖了。

    潘季馴拿起放大鏡,對著白絹看去,這一回,白絹上的線條和文字都清晰可辨了。只見那些文字上寫著一個個他熟悉之至的地名,結合這些地名,再看那些線條,他慢慢有些明白了,這分明就是河道周邊的地圖。  

    「這些線條,是何意思?」潘季馴問道。

    「等高線。」蘇昊說道,「我們以運河河面為基點,這條線表示高5尺,這條線是10尺,這條是15尺……」

    潘季馴一邊聽著蘇昊的講解,一邊拿著放大鏡沿著河道察看,只看了一小會,他就面露驚喜之色,拍案叫道:「太好了!此圖只應天上有啊。蘇昊,這個製圖法,是何人所創?」

    蘇昊笑道:「正是下官所創。」

    「你何時創出此法?」潘季馴又問道。

    蘇昊道:「這是下官在江西的時候,借鑑佛郎機人的方法,自己琢磨出來的。兵部王尚書知道此事後,囑下官建了一支勘輿營,專事等高線地圖的測繪。下官年初去播州,就是受兵部委派,去測繪播州全境的地圖去了。」

    「你是說,王一鶚早就知道此法?」潘季馴問道,他的資歷比王一鶚要高,所以能夠對其直呼其名。

    蘇昊道:「是的,王尚書從一開始就知道此法。」

    「這個王一鶚,簡直是千古罪人!」潘季馴怒氣沖沖地一拍案子,大聲罵道。

    蘇昊嚇了一跳,趕緊問道:「潘公何出此言?」  

    潘季馴道:「王一鶚既知此法,卻從未向老夫提起。此製圖法對於治河十分有用,地勢高低起伏,直接影響到河道走勢。老夫若早有此圖,可以少走多少彎路啊!蘇昊,你說說看,這王一鶚是不是千古罪人?」

    「呃……這個嘛,下官就不好評論了。」蘇昊敗退了,他哪怕這樣去評價一個兵部尚書啊。

    潘季馴大罵王一鶚,也只是一時憤慨,其實他心裡也知道,王一鶚並沒有向他推薦這個方法的義務,他自己不去打聽大明的最新科技進展,哪怨得著別人對他保密呢?他指著這地圖對蘇昊說道:「蘇昊,這地圖,你應當是送給老夫的吧?」

    蘇昊點點頭,說道:「是的,此圖正是獻予潘公的。不過,此圖只是淮安段河道的一個概略圖,若是用於指導工程建設,還需要有更詳細的圖才行。」

    「你說得沒錯。」潘季馴道,「蘇昊,你回去之後,速速安排人把更詳細的圖製作出來,老夫等著用。」

    蘇昊道:「潘公,這地圖可不是隨便想做就能夠做出來的,要製作地圖,首先需要安排人進行測繪。給您的這張圖,是我勘輿營近百人半個多月測繪的結果。若是要製作更細的圖,我還得再增加人手,另外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人手有的是。」潘季馴道,「河道總兵府里有一萬多士卒,實在不夠,我還可以把槽運總兵府里的兵也調給你用,你總共需要多少人馬?」  

    「潘公,我需要的人馬倒不多,有個幾百人就夠了。不過,我要的人必須要識字,還得懂點基本的算學,另外就是要身體好,人品好,服從命令……」蘇昊掰著手指頭給潘季馴開著條件。

    「這些我不管,你要用什麼人,自己去選就是了。對了,你如果要讀書人,河工上有些役夫也是秀才出身的,好像連舉人出身的都有,我讓人把他們找出來,供你挑選,如何?」潘季馴大方地說道。

    蘇昊此前獻上的水泥,對於潘季馴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潘季馴畢竟不是直接做工程的,所以對水泥的作用感受不夠強烈。地圖就不同了,潘季馴幾乎每天都要和地圖打交道,所以深知一幅好地圖的價值。

    潘季馴此前所用的地圖,就是那種傳統的示意圖。那種圖只是用一些粗線條標出哪裡有河、哪裡有山,既不能反映真實的標高,也沒有按照客觀的比例來繪製,從圖上根本看不出距離的遠近。

    蘇昊獻上的這幅圖就不同了,其各個地點的位置,是嚴格按照比例關係標註的,用手指在圖上丈量一下,就能夠計算出地面上的真實距離。等高線就更為神奇了,明明是平面的圖,卻能夠讓人看出地形的起伏。有了這樣的地圖,哪個地方需要修築多高的河堤,就一目了然了,這能夠極大地降低管理難度,節約設計成本。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6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