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42頁

    猶豫了片刻,夏邦興說道:「先生,蘇將軍,實不相瞞,卜失兔王爺現在是不想與明軍為敵了,他是真心實意想和蘇將軍講和的。」

    「條件呢?」李贄問道,「我是說,他的底線是什麼?」

    「呃……」蘇昊出言打斷了李贄的話,「李先生,夏先生也有他的難處,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也別逼他難做了。」

    「這個……這個……」夏邦興憋得脖子都粗了,臉上的尷尬表情,讓蘇昊看了都覺得難受。

    「夏先生,其實我與卜失兔之間,並非沒有調和的餘地,你完全可以當一個居中調和之人,這樣無論對韃靼,還是對大明,你都是問心無愧的。」蘇昊給夏邦興找了個台階。

    夏邦興連忙說道:「如何調和,還請蘇將軍賜教。」

    蘇昊道:「我此前所言,句句為實。我們並不想侵占韃靼的土地和利益,相反,我們是真心打算與韃靼共同開發草原的。其實,大明也罷,韃靼也罷,過去幾千年打打和和,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屬於一個中華民族,為什麼非要刀兵相見呢?

    大明發展工業農業,韃靼發展牧業,大家互通有無,共同繁榮,有何不好?當年俺答汗與大明簽署協議,互不侵犯,就是這樣一個目標,今天我們不過是把這個目標再落到實處罷了。」  

    「改之所言,頗為大氣。其實,大明境內也有韃靼人,他們與漢人通婚,血脈早已融為一體。韃靼境內同樣有漢人……尚中你不就是其中一個嗎?大明與韃靼並非水血不容的兩家,與大明共同發展,才是韃靼的生存之道。」李贄在一旁敲著邊鼓道。

    夏邦興道:「先生,蘇將軍,恕學生多疑。大明人口眾多,實力強大,如果滲透進韃靼地界,未來萬一有些什麼事情,只怕韃靼不是大明的對手。學生雖為漢人,但這些年與韃靼人生活在一起,覺得他們也是善良的百姓,因此實在不忍心因為學生的一念之差,使他們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

    李贄點點頭道:「尚中有些悲天憫人之心,吾心甚慰。不過,你想想看,我中華之國,無論興衰,可曾欺凌、虐殺過異族?那些屠城之事,從來都是異族所為,你有什麼可擔心的?

    你是沒有見過改之發明的那些火器,說句不好聽的,憑藉這些火器,我大明要強占韃靼地盤,又豈是韃靼人能夠阻擋的。現在我們希望雙方和平共處,並非乞求,而是施恩,這一節,你得向那卜失兔說明白了。」

    聽到李贄這話,蘇昊在心裡暗笑:老先生,你好歹是我隆重推薦的當世大儒,你說話就不能委婉一點?這樣殺氣騰騰的威脅,實在不像是飽讀聖賢之書的人應當說出來的。  

    不管蘇昊怎麼想,李贄這番話,在夏邦興的心裡卻是激起了波瀾。

    第393章 說服

    夏邦興是個漢人,雖說是因為大明的官場傾軋而被迫逃出國境,但他內心對於大明還是很有感情的。尤其是對大明的普通百姓、普通官兵等等,他都出自於真心地想給他們一些幫助。另一方面,韃靼人在他落難的時候收留了他,卜失兔待他十分恭敬,周圍的韃靼牧民也給了他許多溫暖,所以他對韃靼也同樣有很深的感情。

    這樣一種二重身份,使夏邦興非常不希望看到大明與韃靼交惡,正如他自己所說,在以往,他也經常勸卜失兔不要進犯明境,要與大明和睦相處,避免刀兵相見。

    這一次,卜失兔率大兵前來與蘇昊作戰,在夏邦興的心目中,感覺有錯的一方是蘇昊,因為蘇昊率軍進入了草原,觸犯了韃靼的勢力範圍。他當然也想過平常韃靼人進犯大明邊境的事情,但這是他沒法阻止的。在夏邦興看來,韃靼人偶爾進犯一下大明,是沒法子的事情,大明進行抵抗就可以了。現在大明居然主動打到草原上來了,這不是沒事惹事嗎?

    可是,經過蘇昊和李贄一番陳說,夏邦興心裡的想法開始有些動搖了。他開始反省這樣一個問題:明軍不進犯韃靼,就能夠保證韃靼同樣不進犯大明嗎?既然韃靼各部落的首領們無法自覺遵守雙方的和平協議,那麼讓明軍打進來,以武力促和平,是否也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呢?  

    尤其是,蘇昊和陳觀魚都反覆提到了與韃靼共同開發草原的事情,如果此事為真,對於韃靼來說,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李贄說得對,中原王朝從來不曾欺凌、虐殺過北方的遊牧部落,相比韃靼人,大明的承諾似乎更加可信一些。大明承諾與韃靼共同開發草原,這相當於給韃靼人增加了一條財路。

    韃靼現在的情況,夏邦興是非常清楚的。別看卜失兔擁兵十萬,看起來勢力不小,但其經濟狀況卻令人堪憂。養兵是需要花錢的,如果卜失兔沒有大把的銀子用來籠絡那些部落首領,誰願意為他賣命呢?卜失兔想在扯力克汗百年之後爭奪汗位,手上沒有銀子是萬萬辦不到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蘇昊所為,簡直可以說是為卜失兔雪中送炭了。

    「先生,您覺得如果卜失兔王爺與蘇將軍合作,真的能夠讓韃靼人變得更富有嗎?」夏邦興遲疑地對李贄問道。

    李贄指了指蘇昊,說道:「改之確有點石成金之才能,老夫自愧不如。他在寧夏衛期間,為寧夏衛勘礦、勘井,推廣蔬菜暖棚,讓寧夏又恢復了塞上江南的富庶景象,這一點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尚中若不相信,可以親眼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4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