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頁
做完戰前動員,哱承恩一聲令下,1000騎兵便驅動戰馬,呼嘯著衝出了營地,向著東邊疾馳而去。他們都是輕騎兵,馬速極快,完全能夠趕在明軍進山之前,搶先占領有利的位置。在山區作戰,兵力的差異會大打折扣,明軍雖有兩萬之眾,但如果無法擺開,與一千人又有何異?哱承恩要做的,就是找一個合適的地方,用這一千人,堵住明軍的去路。
對於賀蘭山中的各條通道,哱承恩自認還是非常熟悉的,因為他本身就是韃靼人,而且在過去幾個月中,他也已經對這些地方反覆地進行過實地考察。相比之下,明軍對賀蘭山就應當是兩眼一抹黑了,這也是明軍的一大劣勢。
選擇在蘆峪溝阻擊明軍,是哱拜和哱承恩等人早就商量過的預案,因為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適合作為一個打伏擊的場所了。
蘆峪溝是從打磑口過賀蘭山必須要經過的一條山溝,道路從溝底通過,沿路都是洪水沖刷後留下的礫石,明軍帶有沉重的炮車,通行將會十分困難。整條山溝寬度不大,只能容四匹馬並排通過,明軍走到此處,必然會拉成很長的隊列,從而給攻擊者提供無數的機會。
按照哱承恩的想法,他率兵搶先趕到蘆峪溝,可以把隊伍藏在溝兩邊的山坡上。等到明軍進入溝底的時候,哱拜軍可以先用弓箭進行攻擊,大量殺傷明軍,並使明軍陷入混亂。隨後,哱拜軍再進行騎兵衝鋒,從兩側順緩坡衝殺下來。借著下坡帶來的速度,騎兵的威力將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陷在溝中的明軍只能坐以待斃。
由於無法估計明軍的行進速度,哱承恩不斷地催促著手下,馬不停蹄地趕路,生怕被明軍搶了先手。可是,當他們趕到蘆峪溝時,哱承恩發現溝中一片平靜,絲毫不見明軍已經到達的跡象。
「巴根,你帶幾個人到前面去看看,明軍離這裡還有多遠。」哱承恩對手下一名軍官吩咐道。
巴根答應一聲,帶上幾名部下,騎著馬順著溝底繼續向前,偵察明軍的下落。哱承恩指揮著餘下的士兵,先在溝口布置了一些路障,然後兵分兩路,上了兩側的山坡,潛伏下來,準備伏擊經過的明軍。哱承恩下令所有各部都不得生火做飯,只能吃隨身帶來的乾糧,以免被明軍察覺。
巴根等人向前走了十幾里,幾乎都快要出山口了,也沒見到明軍的影子,倒是迎來了哱拜派出在打磑口值勤的那一小隊人馬。
「烏力吉,明軍到什麼地方了?」巴根認識那一小隊人馬的小旗官,便向他大聲問道。
「巴根百總!」烏力吉照著當初在寧夏衛時候的官銜稱呼著巴根,報告道:「明軍已經進山了,剛剛通過了打磑口。我們人少,不敢和他們接觸,就撤回來了。」
「什麼?這麼長時間,明軍才剛到打磑口?」巴根詫異道,「明軍難道是在爬著走路嗎?」
「這個……小人也不知道。」烏力吉應道。
巴根讓手下先隱蔽起來,自己騎著馬,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前去觀察明軍的動向。快到打磑口的時候,他策馬上了旁邊的小山坡,舉目望去,果然見被廢棄的打磑口關堡人頭涌動,數不盡的明軍來來往往,有的在紮營,有的在布防,還有一隊人拿著各種工具在前面忙活著。巴根仔細看了好一會,才看出那一隊人是在修路,把沿途妨礙通行的大石頭搬走,填平路上的大坑,做得好不辛苦。
原來如此……巴根覺得自己明白了明軍動作遲緩的原因,於是驅馬下了山坡,回去召集本隊人馬,返回蘆峪溝,向哱承恩報告。
「你是說,明軍是因為修路,所以耽擱了行程?」哱承恩對巴根問道。
「正是如此。」巴根道,「據末將看來,明軍最為看重的,就是他們的火器。而他們的火炮十分沉重,是必須裝在大車上拉著走的。他們修路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炮車能夠順利通過。他們正是因為不得不邊走邊修路,所以走得很慢。」
「可是,這也太慢了吧?」哱承恩道,「明軍從出邊牆到打磑口,不過是四五十里的路程。而烏力吉派人回去報信,再到我們趕過來,已經是三天時間了。明軍難道一天才走十幾里路?」
「確是如此。」烏力吉磕磕巴巴地報告道:「小人發現明軍出邊牆之後,就一直派人盯著他們的動向。這三天時間裡,他們的確一天只能走十幾里路,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修路了。」
哱承恩皺著眉頭:「打仗講究兵貴神速,出其不意。蕭如熏動作如此遲緩,這就是沒打算隱藏行跡了?難道他們就不怕我們提前得到消息,在半路上打他們的埋伏?」
「這個……末將就不知道了。」巴根低著頭說道,他不過是一個下層軍官,哪懂這種韜略上的事情?
哱承恩也知道這種事和巴根等人探討是沒意義的,他命令手下繼續隱蔽,以防明軍的斥候發現。同時,他還派出自己的斥候在前面觀察,隨時掌握明軍的動態。接下來,他就只能是耐心地等待了。
又是一天過去了,前面的斥候回來報告,說這一天時間裡,明軍只前進了五里,而且只是一支三千人的前鋒部隊,其餘的大部隊依然留在打磑口,看起來似乎還有打算修復打磑口關堡,在那裡長期安營紮寨的意思。
這時候,哱拜帶著後續的部隊也趕過來了,他留下了五百蒼頭軍守部落營地,把餘下的蒼頭軍士兵和新收編的部落士兵都帶到了蘆峪溝。加上哱承恩先前帶來的一千人,哱拜軍的總數已經達到了六千餘人,與明軍是一比三的比例。哱拜相信,憑著地形之利,他以六千人破蕭如熏的兩萬人,應當是沒有什麼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