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59頁

    薛崇訓則牽著李幼娘那匹披著花錦的果下馬,一溜小跑的跟在後邊追。他在王邸也住了不短的時間,但李潼整日忙得不著家,也沒空教導這個表弟,索性讓他當起了李幼娘的小馬夫,倒也很盡責,起碼比李守禮那貨靠譜。

    太平公主讓人將馬牽入了馬廄,眼見李潼從太妃房氏居舍行出,便對他招招手,指著馬場上前後追逐的那對小兒女笑道:「三郎來瞧一瞧你這一對弟妹,若能親上加親,必是更美!」

    「家中有親有長,我可不敢越案輕論。」

    李潼聽到這話,並不正面回答,而後又指著奔跑笑鬧的李幼娘說道:「望之不似靜姝,我與表弟可向來都沒有裂目之怨,倒是不忍累之。」

    太平公主聞言後哈哈一笑,不再繼續這個話題,只是眸光隱有閃爍,似乎並非隨口一說。

    而李潼看似嘴角掛笑,其實心裡也在想著怎麼婉拒這件事情。換了李守禮那貨,婚嫁如何他倒不怎麼在意,可只有這一個小妹,嬌憨而又對他多有依賴,他只盼這小娘子能順心遂意過活一生,不忍將之推入勾心鬥角的複雜人事當中。

    他也不是看不起薛崇訓這個表弟,但由小觀大的話,倒也有幾分這種意思。這個表弟內向文靜,性格不似其母,沒有什麼主見,易於屈從。  

    眼下兩家倒是其樂融融,可難保日後。以太平公主之強勢,李潼並不覺得這個性格內向軟弱的表弟是個值得託付的良人。

    李潼又在後院待了片刻,待到府員通報賓客陸續來訪,於是便往前廳行去。臨走前也把薛崇訓喊上,不讓這小子再跟在他家大白菜後邊打轉。

    待到李潼離開後,太平公主便笑眯眯走向李幼娘,招手喊道:「幼娘,到姑母這裡來。你是喜歡大宅遊樂,姑母近處也有別園,比你家還大幾倍!要不要隨去姑母別園,那裡還有你表妹們的美器玩具,喜歡什麼,姑母都送你!」

    李幼娘聽到這話,小臉滿是神往,小眼眨了眨後卻說:「謝謝姑母,可我阿兄教我,不准受人禮物。我年少性躁,喜歡什麼只是一時的趣味,為了短趣貪婪,就會失了跟人交誼的分寸,阿兄就要訓我!」

    太平公主聞言後神情一滯,略作轉念後又笑道:「你可以喚你嫂子同往啊,我把禮物送你嫂子,讓你嫂子轉贈你。」

    「我嫂子更不會收,滿心裡除了阿兄便沒別的。她就算收,也只會收阿兄的喜愛,我早看透她了,不能指望!」

    小丫頭一邊說著,一邊拍著果下馬顛顛兒跑向遠處。

    太平公主見狀後忿忿低語道:「這園宅還是我送的呢!」  

    第0212章 獨不見,自惶恐

    龍門別業莊園正廳很有特色,前後左右並有五處廳室攢建而成,後廳作為主人起居短作休息,前廳則是門仆導引賓客,中間三廳一體打通。

    由此可見這莊園原本的主人薛紹日常也是賓客盈門,雅好集宴。如今雖然已經故人不再,但繁華景態卻遠勝往昔。

    李潼與薛崇訓併入後廳,而後便聽中廳里多有人語歌唱聲,所唱最多自然就是少王新作《少年行》。

    眼見少王行出,賓客們紛紛起身見禮,李潼笑著拱手致意,走入中席。滿堂賓客足有數百之眾,除了常作往來的故人之外,也有許多新面孔,比如同樣詩名極高的宋之問、文昌省左史東方虬,在館學士富嘉謨、員半千之類。

    滿堂賓客,有的認識,有的則不認識,交遊廣闊的喬知之主動充當知客,向少王介紹新來的賓客。等到眾人都混個臉熟,喬知之不乏感慨道:「大典在即,朝野士流悉赴龍門,大王廳堂所聚可謂錦繡過半!」

    這話也決不誇張,都邑權貴各家多有先到龍門提前聚宴時流,有許多已經週遊別家門庭幾處,但所過諸宴,但還真沒有比得上河東王門庭熱鬧的。

    論及權勢,河東王不算最高。單單在龍門周邊便有宰相岑長倩、楊執柔包括武承嗣各自設宴,跟那些南高官官們相比,河東王貴則貴矣,但卻勢力仍遜。  

    不過若講到時下士林中的影響力,那些宰相們還未必比得上如今的河東王。

    一則河東王主持修編禮典,多舉士人,許多懷才不遇之人都受其賞薦。而且剛剛舉行過的諸科制舉,也讓時人見識到河東王的識鑒之名,前後諸科取士二三十眾,單單在不同場合受到河東王賞識禮待的便有半數之多。

    這樣一個比例可以說是驚人,也因此有許多人便以能獲得河東王一二評語為榮。

    對於這一個名聲的獲得,李潼也實在不好明說,他哪裡靠的是眼睛啊,都是實打實的財貨砸出來的。除了張說等寥寥幾個他知道的人之外,其他的無非隨大流來過王府幾次。所以這個準確率,也都是接客量捧起來的。

    李潼也不是沒有遺珠之憾,比如大器晚成的張柬之,應舉賢良方正名列第一,六十多歲的年紀終於死水微瀾,得授監察御史。大概是跟年輕人玩不到一塊去,就沒有來過王府做客。

    賓客盈門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少王詩名雄壯了。故篇《洛陽女兒行》,隨著時間的發酵早已經風靡兩京,以至於成為神都風月場中評價伶人歌樂技藝的曲目之一。更不要說今日傍晚,新歌一曲萬眾從游的壯觀場面。

    所以眼下廳中所論主要還是少王新作的《少年行》,文人難免耿介孤傲的作風,儘管當面討論,也並非儘是美言,不乏人直言這篇新作有失莊雅詩趣的弊病,多市井俗味,大不如少王此前諸篇的才情。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5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