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159頁

    「如今蕃國國內,噶爾一家獨大,國事幾成家事。若不除之,則國將不國,其國人能無忿情?如今我大唐壯甲集於青海,欽陵心神俱專注於彼,無暇回顧國中。此亦蕃國除此大奸之良機,此時不作,更待幾時?」

    聽到郭元振如此分析,附國國君神情變化也豐富起來:「欽陵霸權年久,蕃國中想要殺他的不只一家。可、可他們就算要謀事,怕也不會聽從我的煽動……」

    蕃國貴族會不會聽從自己的煽動還在其次,關鍵附國國君在其中看不到可供自己牟利的機會。

    郭元振聞言後則笑語道:「這就是在考量國王對蕃國情勢了解深淺與否,我王用士從來不吝豪賞,偌大富貴置以待才,只患才士志力有短,從來不患功大難酬!」

    第0653章 蕃國王母,深宮問事

    邏娑城位於高原吉曲河谷,其地冬雖寒而不凜冽,夏雖暑而不熏蒸,可謂是氣候宜人,可耕可牧。

    一甲子前,吉曲河谷的統治者還是孫波女王。當時位於山南雅礱的吐蕃贊普南日論贊趁孫波國內亂動盪之際,率領兩萬精兵,並在孫波貴族娘氏、韋氏等配合下,裡應外合一舉攻滅了孫波國,自此之後,吐蕃便成為藏東地區唯一霸主。

    但不久南日論贊便被山南舊部所毒殺,其子松贊干布繼位後,既為了擺脫山南舊部的掣肘與壓迫,也為了更加方便的統治其國,便將吉曲河谷作為新的統治中心,於此境築城為都,便是如今的邏娑城。  

    自此之後千數年間,高原上局勢雖然風雲變幻,但邏娑城所在始終都是高原上的政治與宗教中心,吸引眾多邦族部落前來朝拜。

    如今吐蕃越發的勢大,已經成為西陲霸主,其王都邏娑城之名自然也傳遍四野。但邏娑城名氣雖然不小,但本身並不是一個完成的雄大城池。

    舊年吉曲河常有泛濫,所以其河谷周邊便形成了大量的湖泊與泥沼,真正可以居住的實地區域不過方圓幾十里而已,且根本不能聯結成片。

    舊年吐蕃統治中心剛剛轉移至此,往年農牧為生的生存環境也讓他們不具備豐富的土木經驗。所以在吐蕃建城於此的最初,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無非因地制宜、圈舍為居。

    儘管後來大唐文成公主入藏,帶來大批工匠,邏娑城又經歷了一輪大規模的營建,但最初的格局已經設成,也並沒有進行脫胎換骨的改變。

    到如今,邏娑城以紅山宮殿為基礎,以大小昭寺為中心,中間又雜錯分布著眾多權貴以及邦部首領們所圈設的莊園。狹義的邏娑城,只指贊普所居住的紅山宮殿並其周圍附屬建築,廣義的邏娑城,則就是指分布在吉曲河谷的眾多莊園建築。

    其城並無唐國城池那麼嚴格分明的坊市布局,本身也並沒有統一的城牆建築。居住在此間的蕃國權貴們,或是各依政治立場、或是單憑個人喜好,築居於河谷之間,各自由分成大大小小,規模不等的建築群。  

    在邏娑城東北方向山嶺上,有一片規模頗為宏偉的建築,名為宇那拉康。拉康在蕃語中即就是宮殿的意思,能夠居住在這種規格的建築中,必然是贊普與其妻妾和直系親屬。

    居住在宇那拉康的貴人,即就是吐蕃的王母沒廬氏。沒廬氏乃是松贊干布之孫芒松芒贊的王妃,當代贊普嫡母。贊普幼年繼位時,沒廬氏居住於紅山宮殿撫養贊普併兼管王政。

    及至贊普成年後,王母沒廬氏便離開了紅山宮殿,居住在宇那拉康。倒不是因為贊普倫情淡薄,不容其母,而是吐蕃國情複雜、局勢暗流涌動,贊普與王母分地而居,可以避免被謀亂者一網打盡。

    按照吐蕃當下的形勢,這樣的安排主要是在防備什麼人,自然不言而喻。

    移居宇那拉康之後,王母沒廬氏便深居簡出,幾乎不在公眾面前露面,以至於蕃國許多權貴都忽略了國中還有這樣一位王母存在。

    但真正參謀國務機樞的吐蕃上層大人物卻知道,這位王母雖然等閒都不露面,但國中大事小情卻都盡數了如指掌。

    年輕的贊普雖然看起來很有主見,且在一干王庭大臣的輔佐下、很早便開始處理國中軍政事務並主持大大小小的盟會。但一些重大的決策,甚至於就連贊普遊獵何處、訪幸某一家的莊園,背後都有著王母沒廬氏的指點。  

    深居簡出的王母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第一是因其身份。

    吐蕃統一高原之後不久,松贊干布便壯年而夭,其子則先死一步,所以只能由孫子繼位。出身藏茹大族的沒廬氏既是少年贊普的配偶,也是效忠贊普的一干王臣用以制衡噶爾東贊的一個棋子。

    所以如今的王母既有其家族作為後盾,又有一批王臣效忠,是贊普能夠順利接掌國務的一個重要助力。

    其次,吐蕃前代贊普再次壯夭後,曾經有長達數年的匿喪期。在這一段時間裡,整個吐蕃其實是沒有君王存在的,甚至就連如今的贊普都一度被送往噶爾家幾年之久。

    當時的吐蕃就是在王母沒廬氏的帶領下,與噶爾家的欽陵等人進行連番博弈,最終促使贊普歸繼大統。

    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有一批王臣竭誠效忠於王母,如此才能確保噶爾家權勢不能完全壓倒王權。

    贊普如今雖然已經成年,但這一層效忠關係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淡去。甚至在一些私下的場合里,不乏人言王母確是王母,贊普則未必。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15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