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人或恥言商賈事跡,但也難免坐享於成。只要能夠恪守商義,不違律令,如果天下有什麼地方你們不能行及,那是王化還未可稱足夠莊重!」
聽到少王此言,楊麗心中也是不免大生感激。近日飽嘗世情冷暖,她倒是已經很難再為一時言語感動,但話由大王說出,卻感覺分外的入心。更且遊走權門,人多鄙言蔑視,肯如大王這般正視她家的更是罕有。
她避席再拜恭聲道:「家用所驅,勞於行走,不敢狂稱商義,只是恪守長久物力之功,絕無悖離律禮之亂。大王執公正言,民女感激不盡。」
「言重了,我也是先見你兄尚義風采,才信你家是篤禮之門。西京諸業,安在經營,如果再有這些閒情的滋擾,衙官仍是疏於理會,可以再入府細告。」
李潼吩咐劉幽求去做事的時候,順便打聽了一下這個楊家的情況,算是基本符合他的要求。
這戶人家家世比較清白,當然這個清白說的是沒有與時局中人家有太過密切的交流。其家所以能夠在蜀商群體中占據一席,那是因為鄉業經營紮實,且掌握著許多嶺南商貿的渠道。
這一次受困是家長暴斃被同鄉刁難,而且刁難其家的人,李潼也有些印象,正是武周后期與二張兄弟關係比較密切的蜀商宋霸子。不過二張兄弟現在還不知在哪裡玩泥巴,那個宋霸子的關係則是魏王武承嗣。
說是關係,其實商賈門庭又哪能與真正的權貴平等論交,無非這個宋霸子美色進獻,是武承嗣的一個寵姬。但就算是這樣,已經能夠狐假虎威,壓著楊家輸出了。
武承嗣眼下正當紅,既是親王又是宰相,李潼也扛不住他,但也不至於怕了一個門下商賈。更何況眼下他人在西京,又與武攸宜互動密切,既然流露出來要過問的意思,西京這些衙官們自然也能識風向,放過楊家兩不相幫還是很乖巧的。
聽到大王溫言,楊麗更是眼眶微紅,她從婢女懷裡拿過錦盒,雙手奉上:「人離鄉賤,西京尤險。民女近來頗受人勢刁難,大王良教如甘霖慰我。西京諸業自我散出,卻不得片言微助,眾知大王過問公道,原本所取產業盡數歸還,心知此非歸於人情,而是歸於王教,還請大王勿嫌賤業,笑納不辭!」
李潼抬手接過錦盒,忍不住打開稍作翻看,心則有些不爭氣的跳快起來,單單這裡面的產業憑證便顯示出這個楊家在西京財力豐厚,較之劉幽求打聽來的還要更厚實幾分,怪不得會遭人惦記。
如果真是金山銀山擺在面前,李潼也不能確定自己能不能忍得住,但如果只是一些地契,倒也還算豁達,他合上錦盒用手推回:「物歸原主,可見人情淳樸不失。一時刁難,不足厭世,產業安守,不必雜想太多。我愛人情趨我,並不貪求物業雜余,不是虛情矯飾,你兄該有所見。」
「我、我覺得,大王還是收下來是好!或許家用不虧,但眾用實虧,此前為了、為了……卑職還傳信家人求財,阿妹所以怨我,舊惡有此一樁。」
楊顯宗聞言後卻張嘴說道:「況且這些產業早已經分散別家,如果沒有大王的關照,更難集回。我家積儲豐厚,鄉產養生自足,這些西京外產益一家不如益萬眾。即便大王不收,我也是想收下!」
李潼聽到這話,不免有幾分感動,這才是好員工啊,帶資入股,出錢出力,所陳述的理由都讓他無從反駁。果然小孩子才做選擇題,大王就是全都要!
第0245章 曲江櫻桃園
雖然楊氏兄妹言之懇切,但李潼還是沒有收下楊麗所進獻的產業,原因也很簡單,他並不需要這種方式的投獻。
如果只是家財,他並不缺,別的不說,單單八百戶實封的封國所出,便足夠維持他日常用度。賓客盈門兼有禮貨出入,如果沒有什麼囤聚的奇趣,他一家人生活足夠維持在世道絕大多數人之上。
世道慣於趨勢,才流以文篇干謁,商賈以利貨求寵,這是從古至今都不能杜絕的一種風尚。無論這個楊麗心跡究竟如何,但商人本性便是尚利。
李潼也不強求所有人都跟他一起吃糠咽菜的搞革命,他心裡是想跟這個蜀商楊家締造一個長久的合作關係,所以從一開始便要劃定一個底線,彼此之間不作那種權錢輸送的私利關係。
畢竟他就算是求財,也不是為的自身奢靡享受,說的自私一點,希望改朝換代能夠插隊搶先,說的偉大一點,那就是希望能借自己所掌握的人物資源,通過故衣社這一組織,給這個世道寒苦民眾一點慰藉。
而且就算他將這些產業收入王府之中,很快也就會被納入監控之內,調用不再從容。
他的王府中始終有耳目存在,這一點李潼很清楚,也沒想將這些耳目甄別剔除,這些眼線雖然監視著他日常行為,但對他也是一種保護,動靜不逾規矩,秘密放在府外。只要積極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使自身禍福與大勢相關,尋常即便有什么小錯被監視到,也不足動搖他的安危。
楊顯宗是要更加清楚大王麾下人事構架,見堂妹還要強獻,索性主動接過那錦盒,並說道:「大王仁正,不納門私之惠,卑職無擾大王,必妥善安排。」
他本來就是故衣社萬年分社的直案之一,將這些產業交付分社,自然有專人負責統籌。此舉除了尚義之外,其實也不乏私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