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958頁

    當時的吐蕃雖然還沒到生死存亡之際,但若那時局勢再持續一些年,外部的增量不足,國中也必將弊病叢生。但是一場安史之亂讓吐蕃趁機直接鯨吞隴右,獲得了遠超前人的巨大進步增量,於是便又有了底蘊維持百十年的折騰。

    當下這個時空,吐蕃的一場內訌分裂在大唐的干涉與趁火打劫之下,所造成的傷害要更加的深刻。到如今,就連其國大相都公然奔赴大唐來賣國邀寵,老實說,李潼心裡真是充滿了得意。

    韋乞力徐希望藉助大唐的勢力、從而讓他們這些原本屬於孫波的豪強們抽離出吐蕃這團泥沼,自然給大唐封建西康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但眼下仍然不是決議定計的好時機,現在還有一個和親的畫餅吊住吐蕃一眾勢力,讓他們不至於徹底的絕望並同大唐再作決裂。趁著這段時間,大唐正能安心的解決突厥問題。

    等到北線戰事了結,才是正式插手分裂吐蕃的時刻。至於韋乞力徐許諾的那一萬僧兵助戰,老實說對大唐而言也不算是什麼難以拒絕的助力。吐蕃軍隊的戰鬥力雖然頗為可觀,但也不至於成為漠北戰場上的勝負手。

    略作沉吟後,李潼便又笑語道:「既然吐蕃是在誇口,並無兵員具備,那隴邊戎旅調度也無須再顧此節。事後再著光祿寺就事問責,我大唐軍機征命豈容吐蕃邪流弄作玩笑!我國甲兵雄盛,不仰蕃兵助勢,彼若不信,來年大可邏娑城外陳甲列陣、具觀勢力!」  

    郭知運聞言後便點頭應是,但在等候了片刻之後,見聖人並未再作別樣交代,於是便又忍不住低聲提醒道:「除了蕃兵虛員失期之外,韋乞力徐所告另有副使逗留長安一事,臣怯覺不可忽視。今聖駕留頓東都,長安尚有別情在拘,若不加嚴密審察,恐小患變大……」

    這件事李潼自然不會忽略,只是沒打算在郭知運面前提及。

    此刻見郭知運主動講起,於是他便垂首望著郭知運笑語問道:「那麼依郭卿所見,此事又當如何處理?」

    「蕃國副使奸言軍機,亂我征程調度,已經不是賓使失禮的小錯,而是擾亂軍國計議的大罪,需作敵國以待、設法刑之!宜著京營一旅入長安捕拿凡所相關人事,傳書蕃國、召其國中刑司入朝並作推審論罪。」

    聽到聖人的詢問,郭知運張口便講出一個處斷蕃使的一個方案,可是在講到別的問題時,他便稍顯遲疑,略作猶豫之後才又說道:「當中所涉國中隱情,臣既非有司事員,不敢越案進言。聖聽清晰、聖視分明……」

    聽到郭知運態度截然相反的回答,李潼不免一樂,但仍只是長嘆一聲,並不言明自己的打算。

    郭知運見聖人仍有遲疑之態,索性免冠深拜道:「聖人本非順守太平之人主,臣等亦非平流進取之庸員。往者君臣一志、中興社稷,今雖勢位榮享,但臣等亦不改初心!若癰疽加身,剜骨亦不為痛!臣寒伍卑員,幸在天眷垂顧,在朝班前、在戶列戟,用則不辭!」  

    「有此忠誠群輔,朕又有何憂?」

    聽到郭知運如此表態,李潼也是頗受感動,不再繼續迴避這個話題,直在殿中召來楊思勖吩咐道:「持我敕書,馳驛奔赴長安,著長安留守府加設京營一旅駐守臨淄王邸,王邸凡所人事往來,雍州長史旬日察顧、不得有誤!」

    第1032章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

    時間進入深秋,籌備多時的北征大軍終於正式向大漠進發。大軍前行未足月余,前鋒人馬便在西受降城北部的牛頭山附近追蹤到突厥大隊人馬活動的痕跡。

    前鋒八千勁旅果斷追攝出擊,不久後便在牛頭山北麓與所發現的突厥人馬展開大戰,並大破敵部,俘獲突厥生口七千餘帳、牛馬巨萬。

    最重要的是,在之後的追擊過程中,前鋒人馬成功俘獲了這一路突厥人馬的首領,突厥的小可汗默棘連。

    這個小可汗默棘連並不是突厥現任首領默啜的直系子孫,而是上代首領骨篤祿的兒子。

    當年骨篤祿身死後,默啜雖然爭奪到了突厥的可汗之位,但在不久之後南寇朔方時大敗而歸,之後又被三受降城隔絕於大漠之北,使得突厥的勢力與活動範圍較之骨篤祿時代大大縮水。

   

    為了平衡諸部落首領的糾紛怨氣,默啜不得已將兄長的兒子任命為小可汗,作為突厥名義上的繼承人。但很顯然其人心裡的真實想法並非如此,他將這個所謂的小可汗安置在牙帳南面、靠近三受降城的地區,一旦大唐有北面征伐之計,這個小可汗便是首當其衝、第一個遭受攻擊。

    果然,隨著大唐北征開始,默啜的借刀殺人之計便湊效了。

    小可汗默棘連所領掌本就是突厥老弱疲敝之部,自然抵抗不住大唐精兵勁旅的進攻,一戰遭擒,與之一同羅網的還包括骨篤祿其餘諸子並許多突厥仍然親近骨篤祿一系的豪貴們。

    不過默啜也難得意太久,大唐今次北征可不僅僅只是試探性的、淺嘗輒止,勢必要畢其功於一役。

    區區一個小可汗自然滿足不了幾十萬大軍的胃口,所以在俘獲這個小可汗之後,大軍主帥張仁願只是著令將相關戰俘押運國中,只留下一部分深諳突厥現狀又有意歸義投誠的突厥貴族們作為嚮導,大軍繼續向郁督軍山突厥牙帳進發。

    北征大軍首戰告捷,消息傳回國中的時候,兩京之間自是群情振奮、紛紛奔走相告。時值這豐年年尾、佳節將至之際,聽到邊疆再傳捷報,自然令時流加倍的感到喜悅。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95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