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0頁
感情上李隆基比較排斥這種認識與判斷,同樣的在感情上,他對當今聖人也並沒有太多的嫉恨與厭惡,甚至還有著一份充斥於懷的崇拜。
早年因為家教的緣故,加上對聖人的認識淺薄,他對聖人是有著一份厭惡與輕蔑的,只覺得聖人巧詭善媚、乏甚筋骨,完全配不上時流所加給的各種盛讚。
可如今當自己也淪落到聖人當年類似的處境時,他才能夠逐漸的感同身受,認識到當年聖人諸種情非得已的委曲求全,今日所享有的一切,也完全匹配得上往年種種刻苦鑽研的付出。
有時候李隆基甚至有一種錯覺,只覺得聖人的人生才是他該經歷的一切,一樣的忍辱負重、一樣的披荊斬棘,救宗廟於將墮、救萬民於水火,受命於危難,立志於中興!
如此壯闊,才是男兒一生!大丈夫自當就鼎而食,持符握憲,寰宇稱尊!
聖人所奮鬥的一切,所享有的一切,可以說是完全滿足了李隆基的所有幻想,甚至有的地方比他幻想中的還要更加的美滿。
但是很可惜,這一切都不屬於他……
禮官高昂的唱禮聲,宣告著早朝的結束,也打斷了李隆基的遐思暢想。
他連忙收拾心情,與群臣一同作拜退朝,視線余光中聖人的身影在眾禁衛內侍們拱衛下消失在殿角,冥冥中似乎覺得有一股無形的氣被從身體裡抽離,心情也變得悵然若失。
退朝之後,圍聚過來道賀的臣員們更多,李隆基也連忙打起精神,一一給以回應,然後在一名吏部官員的導引下,前往政事堂拜受制書。
相對於退朝時的朝士祝賀,政事堂官員們反應就冷淡的多,只將此當作一樁平平無奇的公務,頒下制書後便各自散開去忙碌其他的事務。
至於李隆基比較關注期待的幾名宰相,更是從頭到尾都沒有露面,進入政事堂後便不見了蹤跡。
這不免讓他略感失落,以至於謝恩蹈舞時,動作都顯得有些僵硬,更打定主意前往就任後,一定要少說少做,看看當中究竟有什麼兇險隱藏。
第0966章 皇朝養士,恩出光祿
政事堂里整日人員出出入入,李隆基在側廂受制後也沒有久留,很快便退了出來,一名青袍小吏站在大門一側,見到臨淄王行出後便快步上前,拱手說道:「卑職供職光祿寺掌固周果,奉命引領大王歸廨,請問大王此刻歸否?」
「有勞周掌固了。」
李隆基聞言後便微微頷首,但在這掌固轉過身時,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他如今已經不是官場的萌新,人情世故頗有瞭然,他升任光祿少卿,哪怕是員外設的加員,但也算是光祿寺的長官,首日入司導引者起碼也要是在品的令丞。
可現在光祿寺居然只派了一名流外的掌固下吏,這實在是有些失禮,同時也說明了光祿寺中一定有人對他入事心存不滿,而且那人身份官職一定不低於他。
心中閃過這一念頭後,李隆基一邊走著,一邊開始思索他剛剛在朝士道賀中打聽到的光祿寺人員構架。這當中官位與他相等和高過他的共有三人,分別是光祿卿獨孤元節、光祿少卿李備與徐俊臣。
獨孤元節是岐王李守禮的丈人,雖然擔任光祿卿,但眼下並不在京,而是出京擔任山南道後路總管,在同王李光順麾下討伐南詔諸蠻,自然不會趕在第一時間給他上眼藥。
光祿少卿李備封爵曹國公,屬於宗室成員,故曹王李明的兒子。李明在高宗年間罪與章宗李賢同謀而遭流放,因為這一份情誼,曹王子孫歸京後也頗享優待。
另一名光祿少卿徐俊臣,李隆基了解不多,朝臣們介紹的時候也語焉不詳,似乎並沒有太過顯赫的身世背景。
莫非是曹國公李備窺望上意,趕在自己入司的第一天便要給他一個下馬威?
李隆基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他跟曹國公交際不多,僅僅只在宗家宴會上見過幾面。但身為宗室的緣故,曹國公也是親眼見過太皇太后對他們兄弟態度冷淡,或者乾脆就是直接得了聖人的授意,所以才針對自己。
想到這裡,李隆基不免眸中冷芒吞吐,他們兄弟雖然處境不佳,但也絕不是這些趨炎附勢的宗家閒雜人等立威取寵的對象!
既然李備對他流露惡意,他也不介意對抗起來,拿李備向時流顯露自己的手段與筋骨。正如當年聖人入朝任官時,憑著一股少勇氣勢壓得武氏諸王都灰頭土臉、下不來台。
當年的武氏諸王朋黨立朝、還享有著太皇太后的包庇尚且如此,李備不過一個宗家遠支,即便是得到了聖人的暗示,只要聖人不會明目張胆的站出來拉偏架,李隆基也不懼使用手段,將曹國公作為自己的踏腳石!
「今日暫不入廨,我要歸家備禮、敬謝聖恩,周掌固且自行。」
雖然心中不爽下吏前來導引,但李隆基也犯不上與這樣的小人物計較,反而還態度和藹。越是這樣的小人物,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反而能夠發揮出大能量,而且要收復親近也容易。
那掌固周果聞言後連忙恭聲應是:「那卑職明日府前等候,再引大王歸署。」
「掌固有心了,官事任新,難免生疏。若掌固午後無事,不妨過府列席,讓我有機會訪問署中人事。」
李隆基又折節發出了邀請,希望藉由這官署老吏探聽一下光祿寺的情勢,而他心裡也有了一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