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頁
「朝廷派竇懷讓前往西京宣撫,確實是一步昏計。這些關隴子弟們,如今已經是活在人情勢力之中,早已經不復祖輩們的機敏勇闊。」
武則天聞言後也嘆息一聲,並不掩飾自己對這些關隴人家的輕視,她也的確有這個資格,雖然猜到了李潼在關中做了手腳,但也並不打算向外宣揚,只是望著這個孫子凝聲道:「草野悍力,終究不是正計。你也不要小覷了那些亡命之徒,故隋所以崩壞,諸名族釜底抽薪誠是一因,但山東賊患也確是一記重創。不要受短時的快利迷惑,諸力若不能容於章法,又該以何御之?」
「祖母的教誨,孫兒一定銘記。入關之後,對於那些起義的民眾,一定儘快撫定。若有桀驁不馴者,當棄則棄。」
李潼又點頭說道,人心最難捉摸,特別是在極致的動盪之中,故衣社終究是一個民間的結社,突然暴起,必然也會暴露出對成員約束力的極大不足。
這其中必然會有渾水摸魚、陰存別計的興風作浪之人,享受到暴亂帶來的快感之後,未必還會受規矩的約束。對於這樣的人,李潼也是決定要堅持打擊。
他組建故衣社,拋開功利的初衷,本旨也是希望那些破產的府兵們可以有一個平台進行互助謀生。但生人百態、各有不同,也難以杜絕藏污納垢的現象。
畢竟就連他奶奶通過朝廷選士,大用寒門,也都做不到完全杜絕濫竽充數、泥沙俱下的現象。
所以這一次故衣社起事,一則是他藉以跳出神都泥潭的契機,二則也是肅清隊伍的一次釣魚執法。
將故衣社的成員們進行一次甄別篩選,剔除一些隱患,保證隊伍一定的純粹性,未來才能通過一系列的行政手段,對故衣社進行半官方化的收編,作為一個類似老兵俱樂部的半官方福利以及人才培養機構。
李潼對故衣社的構想很長遠,並不僅僅只是將之當作自己奪位過程中一股法外力量。
未來無論是守邊還是開拓疆土,帝國都需要大量的軍事人才,再加上安史之亂的後事之鑑,對於胡族蕃將的影響要加以制約,對於大唐內部的軍事人才發掘必須要加以重視。
故衣社能夠有效的整合府兵制崩潰後向社會釋放出的軍事人才,自然也就值得長期維持發展下去。當然任何的機構最後也都難免畸大與利益固化,但短期之內,李潼倒不必為此憂慮。
畢竟再好的政令,一旦長時間施行,終究免不了不合時宜、漏洞百出。就不說政策問題了,像北宋皇統傳承動不動就絕嗣,難道還得把趙老二挖出來敦促子孫專心生產?
「那麼,你離都之前,先做好內外置換,讓皇嗣回歸大內罷。」
沉默片刻後,武則天又開口說道。
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表示這件事無需他奶奶操心。
雖然他奶奶眼下還能維持住隱退前的待遇,那是因為有李潼這個孫子不遺餘力的支持,可李潼接下來便要前往關中、歸期未定,朝廷無論是基於禮法上的追求還是其他目的,都不能容忍皇嗣長期留在上陽宮。
儘管李潼也可以憑此指責他四叔不孝、將其母幽禁別庭而獲得一定回攻神都的正當性,但繼續堅持讓他奶奶留在大內,隱患也是不小。
大內作為真正的中樞所在,宿衛情況要更為複雜,一旦李潼離開,他這一派在禁軍中便不能掌握絕對優勢,不能完全確保他奶奶的安全。
上陽宮建築面積較之大內還要更加廣闊,可一旦皇嗣返回大內,人事關係並不複雜,也有利於武則天的長期休養。
而且武則天強留在大內的話,短時間內或許還沒什麼。可一旦時間過長,朝廷中類似呼聲一定會越來越高,武則天也會因此被視作阻礙時局進步的老不死,會令場面變得異常難看。
李潼推翻他奶奶的統治是一方面,但也希望他奶奶能有一個安穩的晚年。既然現在他奶奶主動提及這個話題,那麼在離開神都前不妨做出妥善的安置。而且眼下他也勢必不能將家人全都帶往西京,他奶奶遷居上陽宮後,可以一同入宮居住。
祖孫兩人還在討論細節,又有北衙軍士來告,說宰相李昭德、狄仁傑並豫王李成器正一同在宮外求見。
第0514章 豫王失禮,昭德剖心
李潼親自出殿,將幾人引入。
李昭德與狄仁傑兩個老狐狸自不待說,就算有什麼想法,也休想從臉上看出什麼端倪。
不過豫王李成器在見到雍王自內殿行出時,仍存幾分稚氣的臉龐上閃過一絲陰鬱,但很快就轉為一個笑臉,趨行至前對李潼拱手道:「成器常在學中,疏於拜問祖母,以後一定要向兄長學習,勤於入問受教。」
李潼聞言後只是點點頭,又與李昭德等兩人打個招呼,然後便引著三人入苑,直往內殿行去。行走間,李成器踱著小步,視線則不斷的左右張望,顯得有些肆意。
及至入殿後,李成器便先行一步,越過李昭德與狄仁傑,面向端坐上方的武則天躬身作拜,語調隱有幾分顫意:「孫成器拜見祖母,舊年起居違意、出入失於從容,未能勤入陛前承歡受教。如今世道革新,各自歸位,一定謹奉倫情、恪守孝義。」
聽到這一番話,李潼下意識皺起了眉頭,並轉眸望向了同行而來的李昭德與狄仁傑,旋即便見這兩人神情也都各自生出一分不自然,而李昭德眼睛裡已經閃過一絲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