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不過這並不是上官婉兒能夠左右的事情,她只是上陽宮諸多女官中尋常一員,也不是什麼獨得專寵的心腹肱骨,非但影響不了太后的決定,若是處置不當,甚至還有可能將自己也陷入其中。
所以眼下的她,也只能儘量做到實事求是,不偏不倚,恭請聖裁。
這邊安頓好房太妃之後,上官婉兒便又帶領宮婢們返回夾城,在此召見了一眾在這幾天時間裡接觸過永安王李守義的人員,包括送餐灑掃宮婢、監守審問的女史女官以及負責為永安王診病的醫師等人。
上官婉兒斟酌問句,力求全面,還要避免誘問,堂上則有三名女史伏案記錄,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想有徇私也難做到。
太后對宮闈把控嚴謹入微,早在天皇在世時期,便多置宮教博士,擴大內文學館規模,教授宮女識文斷字。待到主政朝局之後,更以潁川王武載德為中使,親自走訪兩都臣邸辟召命婦入宮侍奉,到如今,禁中女官群體已經頗為壯大,當中才流匯集,甚至可與外朝分以顏色。
上官婉兒本罪戶之後,外無倚恃,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只能謹小慎微,力求無錯,否則女官中將有大批人樂意將她取代。
審訊的結果很清楚,特別是參與診斷的醫師口供更加沒有紕漏。五月中旬乙亥日,也正是太后加尊聖母神皇這一天,在監審訊中的永安王李守義突發惡疾,昏厥不醒,之後由左春坊藏藥局侍醫出診並定方,凡所用藥,俱在官載。
但之後數日內,永安王病情仍是反覆,藏藥局只能陳請門下省尚藥局接診。尚藥局派醫師一人、按摩博士一人、針工二人,凡所施診用藥共五次,確鑿可查,但最終永安王還是不治,薨於五月末日。
在確定永安王死亡一時上,尚藥局也遵循三診而斷,由一名司醫簽令,一名侍御醫加署,包括藏藥局等出診人員一同簽署。
這一份死亡證明昨天午時送入上陽宮,一直到了傍晚由太后降諭著令宮中尚事者簡殮入葬,但是當時宮門已經封禁,只能拖到了第二天也就是今天上午才進行收殮,接著便發生了之後的變故。
儘管變故已經發生,但是當上官婉兒詢問兩局醫官時,眾人仍是信誓旦旦表示不存在誤診的可能,他們於昨日早間已經可以確定永安王的確已經不治。至於那些守夜並參與收殮的宮婢們,也都眾口一辭的說永安王當時的確已經沒有了生者跡象。
但無論這些人怎麼言辭鑿鑿的確認,都無改此刻永安王正活蹦亂跳待在夾城廊舍的事實。看著匯總起來的證詞,上官婉兒也覺得頭疼不已,因為這樣一個結果實在應付不過去。
一個經過群醫診斷,諸多宮婢確認已經死亡的郡王,居然在死去十幾個時辰後又活了過來。若是此事傳揚到外廷去,不是庸殺宗屬的宮闈醜事又是什麼?
奉御年久,上官婉兒已經可以想像之後太后可能會採取的手段,那就是在消息還沒有完全擴散開之前,圈殺一眾涉事人等,自然也包括那活過來的永安王李守義,甚至譁噪禁中的雍王太妃,通過血淋淋的人命去震懾外廷群僚,讓他們不敢藉此滋事,或請求將禁中諸宗子外放出閣、或妖言惑眾。
雖然明哲保身、謹小慎微的性格已經深入骨髓,但想到之後可能會出現那種人頭滾滾的慘狀,哪怕僅僅只是為了自己能夠良心安寧,上官婉兒仍然有些不甘心地問道:「死生混沌,古今晦深,難道就沒有彌留假死、之後復活的異事?」
「有自然是有的,但永安王病跡確鑿,實在不屬此列!」
尚藥局醫師是一名體態微胖的中年人,他捻須沉吟之後徐徐說道,他之所以有此堅持自然也有苦衷,一旦改變了說法做實誤診,對於他們這些醫官而言,不啻於一場巨禍,因是咬定前診。
這個年頭,祥瑞叢生,洛水能出寶圖,死人再活過來又有什麼出奇?
上官婉兒也知從這些人口中做出突破並無可能,將證詞稍作整理之後,略作沉吟,決定還是要前往詢問當事人永安王一番。
但在臨行前,她還是遣健足奔回上陽宮,請示邀請一名太醫署醫博士同行診望。有了太醫署醫博士出面佐證,日後即便外廷要就此糾纏不清,最起碼在搜證過程中可確保不會有什麼明顯漏洞可抓。
上陽宮留守女官在看到上官婉兒呈報結果後,大概也意識到此事棘手,很快就做出了安排。一個多時辰後,外廷太醫署一名醫博士便循麗景門直入西夾城,往五殿後舍而去。
這一名醫博士年在四十歲許,玉面垂須,可謂一表人才,一路行來頗惹宮婢張望。但其人也知禁中規矩深重,加上臨來之前已經被嚴囑不可窺議,因是一路垂首疾行,絲毫不敢鬆懈。
這時候,上官婉兒也帶領幾名女史再次返回了五殿後舍,之後便引領那名醫博士穿過宿衛防線,一同進入院中。
聽到院中動靜,房間中的李潼主動走到廊下迎接,他心裡隱有粗略計劃,已經不像最開始那樣舉止失措,見上官婉兒去而復返,先是緊張詢問房氏傷情如何。
拋開腦海中那些記憶畫面,他與房氏不過匆匆一面的眼緣,如果說真有什麼真摯親情是不可能,但房氏那近乎壯烈來見他一面卻給他帶來極大觸動。那一個血灑衫裙的踉蹌身影,是他在當下這個世道中唯一能夠感受到溫度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