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你們怎麼在左武衛?」墨頓吃驚的問道。
「不過是我們,長安城所有的十五歲以上將門子弟都被徵兆賑災。」秦懷玉嘴裡含著饅頭支支吾吾的說道,至於房俊雖然不是將門之後,但是被李世民稱讚不當兵可惜了,也被徵召了。
三人猛然點頭,只不過因為秦懷玉的關係,他們四人直接跟隨左武衛第一批出來賑災。
「我也是將門子弟呀!」墨頓心中疑惑,隨即想到自己可能是因為督辦打井工具才沒有被徵召吧!
四人快速的吃完,頭也不回的又去打井了,每對士兵分得的打井數目一樣,他們四人雖然強壯,但是論力氣還是比不上左武衛這些百練精兵,已經落後很多了,得趕緊趕進度。
其他的士兵也是一樣,一旦吃完立即又投入緊張的打井工作之中,沒有人喊累,也沒有人偷奸耍滑,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早一刻鐘打好井,旱災就能早一刻鐘渡過。
同樣的場景出現在關中的每一片土地上,一隊隊官兵放下手中的武器,脫下盔甲,不求回報的瘋狂幫助村民打井。
而且不吃百姓一口食物,夜晚就裹著行軍被就地休息,不占一片民宅。
十六衛的士兵除了兩衛留下來以防意外之外,
其餘十四衛遍布關中各地,每到一處,就回留下一口口深井。
百口!
千口,
萬口。
每一個井口都代表著旱災危機已經解除,關中的旱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同一時間,這次賑災收穫最大還是李世民,李世民的威望直接達到了最頂峰。
「千古名君呀!」
整個關中百姓無不對李世民感恩戴德。
抗旱之秀,秀出一個千古名君。
第113章 平衡
「澆水不忘打井人!」
墨刊頭版頭條大肆宣傳十六衛官兵抗旱救災的光輝事跡。
有的官兵奮戰兩晝夜,累到在地;有的官兵正好分配到自己村莊,堅持將自家田地排到最後,優先給其他村民抗旱,再大災面前,人性的光輝顯現,一個個英雄事跡震撼人心。
以前的百姓對官兵的印象並不好,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就是形容官兵最惡毒的詞語,但是十六衛官兵完全顛覆了關中百姓之前對官兵以往的印象。
不吃不拿,不卡不要,累了席地而臥,不擾民,全力賑災,不得不說李世民的確是一個天生的政治家,墨頓稍微一點撥,李世民瞬間就領會了其中的精髓,而且做的更好。
「仁義之師呀!」
無數關中百姓感恩戴德,這樣的官兵從來沒有華夏這片土地上出現,以前關中百姓都說好男不當兵,但是現在墨頓相信,只要是振臂一呼,積極參軍的關中子弟可以從高陵排到長安城去。
李世民的威望瞬間達到最頂峰,此時此刻,關中百姓再也不記得李世民殺兄囚父的黑歷史,他們只知道在他們危難關頭,李世民拯救了他們,誰要是敢再黑李世民,這些人二話不說就上前語氣拼命。
「澆水不忘打井人!這條標語說得好!」
三原縣外的田地上,李世民看著手中的墨刊,再看看滿上遍野的打井士兵,聽著百姓感恩戴德的感激聲,露出享受的表情。
「這都是陛下英明,心繫百姓,這是我大唐百姓之福氣。」墨頓跟在身後拍著馬屁道,墨頓這一次的任務依舊是押送打井工具,順便再給承包三原縣抗旱的程咬金畫像,剛剛完工準備回去,就發現墨家子的
李世民自得的一笑,這次抗災盡收關中百姓之心,讓李世民長久以來的心病一掃而空,他的皇位得來不正,所以他拼命地想要做的更好,證明自己當皇帝才是大唐最好的選擇。
所以他勤勤懇懇、虛懷納諫,北擊突厥,開疆擴土,努力成為一個明君證明自己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抗旱之秀,讓他再一次證明了自己,讓那些陰暗中的小人閉上嘴巴。
「陛下!」
程咬金匆匆趕來。
「知節!百姓的旱情可曾得到控制!」李世民問道。
「陛下放心,我老程到三原縣也有三天了,可以保證每戶百姓至少打了三口井,足夠保住六畝田地。」程咬金保證道。
李世民制定的抗旱政策很簡單,那就是無論你是高門世家還是小門小戶,都一視同仁,輪流打井。
哪怕你的土地再多,也只能等下一輪打井輪到你再說。這樣一來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小戶百姓的利益。
這樣一來那些土地多的地主就不滿意了,可惜並沒有什麼用,那些官兵根本不聽你的,想要自己打井連個鐵匠都找不到,都被朝廷徵用了,只能幹瞪眼。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六畝田地的莊稼豐收,足夠一家老小渡過這場旱災,至於那些地主們本身抵抗旱災的能力就強,一部分水田早已經澆灌,再不濟不還是有五六畝田地保本麼。
「將軍!將軍!」
一個錦袍老者喊著程咬金,想要靠近,卻被暗中保護李世民的士兵死死地攔住,錦袍老者不認識李世民,還以為是這是程咬金的部下!一個勁的低聲哀求,想要過來。
「讓他過來!」李世民沉聲道,他想知道這個錦袍老者想要做什麼。
士兵這才稍微鬆開錦袍老者,簡單的搜查一番之後,這才放行,依舊有兩個士兵跟在身後,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