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742頁

    李世民臉色稍緩,百家合作的確是百家進步的條件之一,而非百家之間拉幫結派爭權奪利,但是這些合作的同時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個派系,卻又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

    墨頓繼續道:「除此之外,一些百家學科殊途同歸,本就和其他百家有共通之處,就拿地理一脈來說,地圖對兵家有大用,人文地理對儒家治理天下頗有益處,開採礦脈離不開墨家墨工。若不和其他百家合作,地理一脈恐怕就止步於此了。」

    李泰頓時臉色一變,恐怕正如墨頓所預言,如果地理一脈要是處於第一次百家爭鳴的時代,恐怕還真的像其他百家一樣,停滯千年。

    「就拿墨家來說,墨家發展的基礎乃是數學一脈的進步,若無數學一脈計算出拋物線,恐怕根本造不出渭水大橋。」墨頓自爆家底道。

    祖名君聞言頓時露出一絲傲然。

    「而墨家一脈想要成就更高,那就更離不開道家外丹一脈鍊金之術,道家外丹一脈可是為墨家提煉更多的鍊金之法,冶煉秘技,才能將地理一脈發現的礦脈鑄成有用的材料供大唐使用。」

    長生道長榮辱不驚,面帶微笑,唯有揪下來的一撮鬍鬚暴露了他的內心激動。

    「醫家需要農家為其提供藥材,需要墨家為其製藥,………………」  

    墨頓一一列舉百家的關聯之處,李世民赫然發現,幾乎所有的百家都會和其他百家有或多或少的牽連。

    「從諸子百家誕生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今日的格局,一部分百家研究人類社會,感悟人倫道德,人際關係,例如,儒家,史家,法家,家,名家,雜家,兵家,縱橫家等等。也有一部分百家研究世間萬物背後的真理,簡稱為物理一派,例如墨家,醫家,道家外丹一脈,數學一脈,等等;當然還有超脫於外的道家和陰陽家。不過主流的就是這兩派,研究人的人文一派和研究萬物的物理一派。」

    墨頓直言不諱的揭開了諸子百家的本質,讓儒墨之爭擺到了明處,頓時整個太極殿的氣氛極為微妙

    「千年以前,百家爭鳴乃是一家之爭,以儒墨之爭最為激烈,而千年之後,名義上還是儒墨之爭,實際上則是文理之爭,此乃百家爭鳴的第二階段,是百家的宿命,也是儒墨的宿命,否則百家之學就是再過千年也會毫無寸進,而華夏的發展也同樣如此。」墨頓鄭重道。

    李世民猛然倒吸一口涼氣,想起秦朝一統之後看似不斷地改朝換代,而實質上並未太大的進步,而第二次百家爭鳴近十年,大唐的發展注意堪比上百年的進步。

    「如今就是百家爭鳴的現狀,還請陛下聖裁。」墨頓將所有的問題全盤公開,直接向李世民攤牌。  

    「按照墨祭酒的意思,這場儒墨之爭還不爭不行了。」李世民氣不打一處來道。

    「微臣不敢。」墨頓低頭,實則很是堅定,沒有百家爭鳴,墨家如何復興,士農工商原本是四民平等,如今工人成了賤籍,醫家成了下九流,不進行百家爭鳴這些人的地位如何改變。

    李世民頓時一陣牙疼,如果他強行下令停止百家爭鳴,那大唐日新月異的發展也將會停滯不前,這是李世民怎麼也不能接受的。

    然而他要是不干預百家爭鳴,如今大唐獨尊儒術,一旦百家爭鳴到了最激烈的時候,矛盾定然會爆發,會引起大動盪。

    「其實也有第三種方法,那就是直接過渡到百家爭鳴的第三個階段。」墨頓忽然又提了一句道。

    「百家爭鳴還會有第三個階段?」李世民追問道。

    「不錯,百家爭鳴的第三個階段,那就是百家歸一,所有的學子都要兼修百家學說,擇其精通的學說而從之,以無數精英的人才來推動百家的發展,當然那個時候也是百家消亡之時,皆是將再無百家之說,只有百家之學。」墨頓一臉肅然道。

    「第三階段,百家歸一!」

    頓時所有百家之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百家之人皆一出生就註定會歸屬於哪個百家,每人都視自己的百家為最大的榮耀,肩負興盛自己百家的責任,然而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有朝一日,百家竟然會消失。  

    「當然,再無百家之爭,只有百家之學,當然時候,恐怕會以儒學和算學為主,就連墨家也不過是仰仗數學一脈而存在。」墨頓雙手一攤道。

    祖名君不由一陣愕然,他沒有想到墨家竟然將算學一脈推出來擋雷,更沒有想到墨家竟然如此看中算學一道。

    「萬物皆有開始發展滅亡的三階段,此乃墨家矛盾論的觀點,是墨祭酒的一家之言吧!」孔穎達冷笑道。

    「陰極陽生,陽極陰生,百家在最強盛之時消亡,也是百家的新生,正合太極八卦,墨祭酒所言非虛。」李淳風稽首道。

    孔穎達頓時默然,他乃是儒家的代言人,孔家這一代的領軍人物,以他的智慧自然知道墨頓所言非虛,此乃百家最後的宿命,也是百家的未來之道,只是他怎麼也不願意接受儒家最後將會消亡的事實,最後會和其他百家共分天下的現狀。

    其他百家紛紛竊喜,如今大唐的精英都被儒家所戰局,其他百家想要得到人才極為困難,如果能在兼修百家,那其他百家將再也不用擔心人才問題。

    李世民看著儒家已經態度頓時已經明了大半,當下喝道:「百家歸一不過是揠苗助長,朕以為百家爭鳴不可操之過急,爾等文理之爭僅僅是學術之爭,不可引起社會動盪,否則朕定然嚴懲不貸。」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74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