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298頁

    「我們的人都撤出來了麼?」怡親王問道。

    「回王爺,大部分都跑出來了,還有一部分奴才暫時讓他們留在江對面,奴才覺得這樣安排或許會有些用處。」

    微微點頭,永謙還不算傻,至少留了點後手。怡親王沉思片刻,讓永謙先回去再說,等他走後,怡親王連忙去請阿扎蘭過來。

    不到半個時辰,阿扎蘭就匆匆趕來。

    「奴才……咳咳……給王爺請安……咳咳咳……」隨著天氣越發寒冷,原本身體就不怎麼好的阿扎蘭病情又有了反覆,一進門,就上前給怡親王請安,還沒等他一個千打下去,怡親王急忙就扶起了他。

    「你身子弱,原本這天本王不應該把你請來的,不過朝鮮那邊出了大事,這才讓你跑一趟。」親自把阿扎蘭攙扶到一旁坐下,接著端過一盞參湯讓他喝上一口,喘息之中阿扎蘭潮紅的面容這才漸漸恢復了正常。

    「朝鮮出了何事?」阿扎蘭詫異問道。

    當即,怡親王就把朝鮮出事的情況和阿扎蘭講了講,當阿扎蘭聽完後,他的表情同樣露出了之前和怡親王一樣的驚愕和惱怒。

    「王爺,此乃永謙辦事不力,奴才替他向王爺請罪……」勉強站起身來,阿扎蘭就要下跪。  

    連忙攔住,怡親王輕聲嘆道:「永謙雖然辦了錯事,但本王卻知道他是好心。如今又是用人之時,本王之前也責罵過他了,再說你雖是他的二叔,但此也同你沒任何關聯,就不用如此了。」

    「王爺仁德,奴才感激不盡。」阿扎蘭心頭微微一松,他身體不好,自己家中的一脈也就是永謙有些前途,如果怡親王以此事要嚴厲懲處永謙的話,阿扎蘭是無論如何攔不住的。

    之所以這樣,那是阿扎蘭打算以自己的面子換永謙一個從輕發落,誰想怡親王並沒追究責任,這讓阿扎蘭放下了心。

    再一次坐下,阿扎蘭嘆了口氣,搖頭道:「如今朝鮮變了天,尤其是明軍已占了漢城和平壤兩地,接下來這朝鮮就再也不是朝鮮了,以北京城裡的那位性格,恐怕以後再無朝鮮一國,王爺還需早做打算啊!」

    「本王也是如此想的。」聽著阿扎蘭的話,怡親王點頭道:「根據朝鮮那邊回來的人所報,漢城發生大亂,兩派大臣在亂軍中幾乎喪失殆盡,就連朝鮮王宮也在大火中焚滅。如今朝鮮國中王世子同其餘王子都死於亂軍之中,只有朝鮮國主在入城的明軍手中被救出……」

    說到這,怡親王冷笑道:「大明還真是好算計,這些也就是騙騙天下人罷了,如本王猜測不錯,這些大臣,甚至包括王世子等人十有八九都是死於明軍手裡,而朝鮮王宮的大火也出自明軍之手。」  

    「王爺說的沒錯,奴才也是如此以為。」阿扎蘭贊同道:「甚至奴才覺得,當初兩派之所以會鬧起來,恐怕也和大明脫不了關係。」

    「定是如此!」怡親王咬牙罵道:「大明君臣皆是無恥小人,居然如此算計屬國,謀奪屬國國土。本王定要把此事宣揚出去,讓天下諸國都看看這大明的嘴臉不可!」

    阿扎蘭嘴角抽了抽,並不說話。怡親王這句話只不過是氣話而已,大明既然做了,哪裡還怕人家知道?再說以大明的能力,漢城那邊的事可以說是幹得乾淨利落,眼下朝鮮國主就在大明手裡,再加上一些僥倖脫難投靠大明的朝鮮大臣,事實的真相自然是由他們隨便說。

    所以,這些宣揚對於大明來說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最多也就是噁心人罷了。而大明害怕這個麼?自然是不可能的。

    其實,怡親王對於朝鮮並沒什麼感情,朝鮮存亡關滿清屁事?如果是在之前的話,朝鮮如何動盪都是朝鮮自己的事,滿清哪裡會有什麼在意?

    但現在不同,要知道自定下由朝鮮補遼東不足的策略後,滿清就從朝鮮不斷獲得人口、物資甚至糧食等物。這些大大彌補了滿清在遼東所缺,並充實了滿清在遼東的力量。

    而現在,一旦朝鮮落到大明手裡,非但再也無法繼續從朝鮮獲得這些東西,反而會讓遼東的滿清承受到由關內和朝鮮兩個方向的壓力。  

    一旦大明分兵而擊遼東,這樣一來對於遼東的滿清勢力可以說是嚴重危急,如果應對不好,這些年的辛苦就會毀於一旦。

    第1044章 進退皆亡

    「王爺需早做打算。」阿扎蘭輕聲勸道。

    「本王也是如此想的,把你請來就是要商討此事。」怡親王點點頭,事到如今在說其他也是無益,得儘快考慮接下來面臨的問題。

    大明出兵朝鮮,不僅僅只是那下一個藩屬國那麼簡單,以大明一向的手段,拿下朝鮮是第一步,接下來恐怕就是要收回遼東了。

    眼下,滿清已丟失了整個中原,就連山西、關中、貴州三地也落到了大明手裡,整個滿清還保持完成的也就是關外這片地方了。

    怡親王是雍親王的鐵桿兄弟,現在雍親王攝政,他這位曾經下落不明的阿哥不僅能堂而皇之的出現,甚至還被加封為了親王。

    僅次一點就能看出,攝政雍親王對他的看重,無論是報答四哥的厚恩,還是為了滿清的江山,他無論如何都要守住遼東。

    「要守住遼東,恐怕……」阿扎蘭緊鎖眉頭輕嘆道。

    雖說怡親王這兩年在遼東幹了不少事,不僅編練了精銳的八旗新軍,更借著從朝鮮弄來的人和物資穩定了遼東原本動盪的局面。但是相比大明,遼東卻是薄弱許多,要知道遼東原本就人少地廣,尤其是滿清入關後更是把精銳人馬全部帶到了關內,僅僅留了很少一部分在遼東。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29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