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6頁
朱怡成強調了下,把這件事暫時擱置下來。接著眾人對西北戰略計劃繼續進行討論,趁今天御前會議的機會來對整個計劃的細節和不足進一步的完善。
而在朱怡成和他的重臣們討論西北戰略計劃的同時,遠在蘭州的雍正卻沒有往常的沉穩,現在的他就如同一頭受傷了的雄獅一般,整個人散發出無比的憤怒、無奈、狂躁和不甘。
為了大清的基業,雍正考慮再三最終決定和郭親王、誠親王甚至包括背叛自己的隆科多談判,期望他們能夠以大局為重重歸清廷,結束雙方的內戰。
雍正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張廷玉的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張廷玉用死諫的方式勸告雍正,雖然雍正無法接受這個結果,可他也不得不承認張廷玉說的的確有道理,如果大清再繼續這麼內耗下去,等不了多久大清就會在大明的打擊下徹底飛灰湮滅。
雍正是一個能力極強,也胸有抱負的君王,他當初之所以冒著天下之大不韙發動政變,囚禁建興代之,其實雍正這樣做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他對建興施政的失望所至。
在雍正看來,建興志大才疏,根本就不是為人君的人,更不用說當一個扭轉乾坤的明君了。
大清在如此危難關頭,建興非但沒有能力改變,反而讓大清一步步滑下深淵,這是雍正無論如何都看不下去的。
為了大清基業,為了祖宗江山,雍正這才毅然發動政變奪取了皇權。可當他真正坐到這個位置上之後卻同之前的建興一般陷入無數看不見的旋渦之中,更被郭親王等人的背叛而拖得筋疲力盡。
在雍正看來,目前大清落到這個地步50%是建興的錯,而另外50%是郭親王等人的錯。假如當年建興擁有一定的能力,那麼大清也不會被大明趕出中原。
如果郭親王等人不起兵反抗自己,那麼雍正就能集中力量整頓大清內部,從而養精蓄銳重整旗鼓,讓大清再一次強盛起來。
但是他們所做的這一切讓雍正原本的雄心壯志成了夢幻泡影,這些年來雍正焦頭爛額根本就是一無是處,這讓自負的雍正憤怒之餘又滿是無奈。
現在,怡親王在蒙古的戰敗更給了雍正一個極重的打擊,要知道怡親王可不是普通人,他在雍正的心中分量之重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怡親王的死,等於讓雍正失去了左膀右臂,使他痛徹心扉。
派馬齊去聯繫郭親王和誠親王,雍正做出這個決定很不容易。因為他這麼做等於是作為君王的自己向自己的臣子低頭了,大清歷代皇帝中誰會如何?雍正是頭一個,而他又必須這麼做,張廷玉的死提醒了他,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大清就徹底沒救了。
為了取信郭親王和誠親王等人,雍正可謂付出了極大誠意,在他看來只要郭親王和誠親王他們還認為自己是大清太祖太宗的子孫,身上還留著努爾哈赤後代血脈的話,就應該和自己聯手,雙方拋棄前嫌,以大局為重。
但沒想到,郭親王和誠親王對雍正如此誠意非但不認可,反而提出了一個極為過分的要求,那就是恢復祖制,八王議政。
當消息傳到雍正這裡時,雍正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等到他仔細搞清楚這所謂的八王議政的內容後,雍正心中頓時就冒起了一團火,這火燒得雍正簡直無法自己。
「狗奴才!狗奴才!」
當天,雍正是暴跳如雷,不顧自己的身份破口大罵,不僅罵狗奴才,還大罵郭親王為塞思黑,就連和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誠親王也被他罵成了阿其那。
在雍正看來,這哪裡是在合作?分明就是要直接把他從皇位上拉下去。假如雍正答應了對方的條件,搞這個所謂的八王議政的話,那麼雍正的皇權就不復存在了。
更要命的是,郭親王和誠親王還建議把老大、老三、老九等人也算在八王議政的行列中,讓這些傢伙同時握有權利,這怎麼可能?
雍正的手段遠比建興當年強硬,而且做事毒辣。當年建興上位後對於各兄弟雖然防備可實際上還是不錯的,別的不說就說老大吧,要知道老大和建興之間早年可是有仇的,兩人為了皇位爭奪不休,但建興上位後反而善待老大,給了他一個大將軍的名義,雖然沒讓老大直接領兵,卻讓他負責新編部隊的訓練,後期還負責製造火器等工作。
至於老三,雖然因為康熙之死的事老三故意抹黑建興,可建興也僅僅只是囚禁他而已,除了不能外出外平日的一應用度都不缺少。而其他兄弟,建興基本都是善待,包括廢太子老二的待遇也不錯,並沒採取什麼激烈的報復行為。
但當雍正取而代之後,這些兄弟就苦了。建興的下場不用說,作為一個皇帝他和他的皇后之死足以看出雍正的狠毒。
其他的兄弟們除年幼的幾個外成年的全部被剝奪了一切權利給囚禁了起來,尤其是原本已經放出來的老大更慘,現在老大和早就囚禁的老二老三一般被關在一間小屋裡,每日裡粗茶淡飯度日,天知道還能熬多久。
從這點來看,雍正的兄弟中幾乎個個對他沒什麼好感,甚至仇恨之極。一旦讓這些兄弟出來一起搞什麼八王議政,雍正用屁股都能想得明白他們會如何反抗自己,又如何敵視自己。
雍正又不是傻瓜,除非他真的大無畏到不懼生死,又或者絲毫不貪戀權勢的地步,要不然他根本就不可能答應郭親王和誠親王他們的這所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