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說到這,鄔思道猛然轉身,向朱怡成行禮:「如此,北酋口中的仁德可想而知,北酋所作所為天下人也歷歷在目,所謂公道自在人心,如此無仁無義者又如何能居這天下之位?想我大明如今復起,天下百姓為之振奮,這才是天下正統!至於這些蠻夷未有教化,根本不懂聖人之道,如此臣還請監國恕其今日無禮之罪。」
「可!」坐上的朱怡成淡淡地開口,鄔思道接下來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般重新坐了回去。
而這時候,大殿中再也沒有任何人說話,就連之前辯論的何顯祖和站回了原來的位置,低眉順眼一言不發。至於蕭永藻和查慎行這兩人臉色是青一陣紅一陣的,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現在他們不需要再對朱怡成行什麼跪拜之禮了,可是他們心中卻比行了跪拜之禮更不是滋味。
第0183章 不歡而散
場面瞬間變得尷尬起來,不過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作為文官之首,廖煥之站出來向朱怡成行了一禮道:「北酋使者既到,還是先問問對方前來何事如何?」
朱怡成板著臉也不說話,只是點了點頭。見朱怡成首肯,廖煥之轉身對蕭永藻和查慎行詢問起這一次他們前來南京有何交涉。
廖煥之的詢問讓蕭永藻和查慎行恢復了平靜,這兩人剛前的氣焰也削弱了許多,主動向廖煥之行禮以示感謝。
看著向自己行禮的蕭永藻和查慎行,廖煥之心中暗暗好笑,給這兩人一個下馬威是他和鄔思道早就商議好的,一個唱紅臉另一個唱白臉,至於何顯祖嘛,初降之人更是不會放過這樣在朱怡成面前表忠心的機會。而現在,結果看起來的確不錯,更令廖煥之所得意的是,他之前僅不過是一個小小知縣,如果是往日的話,別說蕭永藻和查慎行了,或許登門拜訪連管家都見不著,如不是早早投靠了朱怡成,怎麼會有今天的威風?
既然要談正事,蕭永藻當即拿了份信出來呈上,自有小黃門從一旁接過檢查後再遞給了朱怡成。
這份信是以馬齊為名義,由上書房發出的。這一次派蕭永藻和查慎行南下江寧,馬齊這些人也是煞費苦心,尤其是對於如何用文溝通更是絞盡腦汁。
對於和朱怡成方面的談判絕對不能正大光明以康熙的名義,畢竟在清廷方面,朱怡成只是一個區區「南賊頭子」,康熙如果直接插手談判,那不就等於認可了朱怡成和大清平起平坐的地位?其實這道理就和明末時期崇禎皇帝和皇太極之間差不多,皇權的穩固對於皇帝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天下正統無論如何都不能退讓,何況現在清廷做主的還是那位堪稱明君的康熙呢?
這樣一來,下聖旨是絕對不行的,而且就算下了聖旨難道朱怡成就會接旨?簡直就是笑話。所以,馬齊等人想來想去,還是以上書房大臣的名義弄出了這份公函不像公函,私信又不像私信的東西。
面無表情地看完這份信,朱怡成並沒說什麼,而是把信交給小黃門讓他給在場其他人一一閱覽。
信中的內容並不複雜,主要是集中於三點,第一是雙方為天下百姓考慮,以免兵災導致生靈塗炭雙方暫時休戰,第二是請南京方面放歸所俘虜的清廷官員、將士及其家眷,第三是對於陣亡的清廷高官,比如江寧將軍鄂克遜和江蘇巡撫張伯行等人的屍骸北遷歸鄉。
「監國,萬萬不可!」等看完信,右首第一位的董大山就站了出來,神情激昂地說道:「我軍如今士氣正盛,早已做好出擊準備,水陸兩師並進,拿下揚州等地就在近日。況且,福建藍理、年羹堯之前居然趁我大軍收復江南之時偷襲溫州,這筆帳正要和他們好好算一算呢,哪裡有他們說停戰就要停戰的道理?就算停戰,那也起碼等我大軍先占了揚州,砍下藍理和年羹堯的狗頭才行。」
「董將軍說的不錯,監國,我軍正氣勢如虹,北酋此舉分明是想藉此得以喘息,監國不可不查,一旦答應對方停戰,等北酋完成調兵就錯過時機了。」蔣瑾連忙也站了出來,神情激動地勸道,同時轉身憤怒地對蕭永藻和查慎行大喝:「爾等酋夷當我等是三歲小孩可欺?還說什麼為天下百姓考慮,以免兵災導致生靈塗炭雙方暫時休戰?這簡直可笑之極!如爾等真替天下百姓考慮,何不讓北酋之長直接退位?把這天下讓於我監國,這樣一來這不就天下太平了麼?」
蔣瑾這話一出,在場眾人頓時連連點頭,同時往向蕭永藻和查慎行的臉色都不好看。
蕭永藻和查慎行心中暗暗叫苦,他們沒想到對方會對停戰的建議反應如此之大,而且無論是董大山還是蔣瑾,都擺出一副誓不罷休要渡江北擊的樣子,更重要的是,他們從揚州拿下南京的路上的確看到了明軍水師的強大,以明軍如今水師的實力再加上步軍,真要渡江直取揚州清軍恐怕還真是守不住。
不過,這條件既然提了,談還是必須要談的,那怕再困難也得談下去。蕭永藻作為主使當即上前道:「貴軍既然北渡決心以下,那為何還在江南整兵?當日拿下江寧後趁勢北擊不更方便一些?怕是怕貴軍自身的原因吧。再者,我大清富有天下,更擁有雄兵百萬,揚州更是大城堅城,駐守揚州的也不是杭州的那些無能之輩。」說到這,他故意朝何顯祖看了一眼,誰想何顯祖非但沒有任何反應,相反仿佛什麼都沒聽見一般臉色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