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頁
作為新明總督,王東在來前自然是了解過新明的情況的。之前的新明總督是潘夢園,潘夢園海軍出身,是王東的老部下,同樣也是大明開拓新明的功臣。
而在潘夢園的手下,軍隊那邊暫且不提,要知道新明的軍隊分為海軍和陸軍兩部。其中海軍是由最初的探險艦隊為根基後擴張組建的新明艦隊。
至於陸軍,分別由大明陸軍的部分再加上海軍陸戰隊為基礎形成,隨後又吸收了當地印地安歸化明人和包括部分移民,從而形成的陸軍結構。
除去軍隊外,那就是民政了。由於新明擴張太快,雖然新明現在占據了幾乎不亞於大半個大明的國土,但實際上許多方面都未能跟得上。
眼下新明只是很粗放地同法蘭西、西班牙還有英國三國在新大陸劃分了各自邊界,對內的統治和發展僅僅限於部分官方以各城和軍隊進行控制,而其他又移民自行管理。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統治更大的領土,同時也能夠讓地方快速發展起來,利於擴張。
這種做法其實並非只是大明,法蘭西、西班牙和英國這些國家,甚至包括在南美的葡萄牙等過同樣也是採取這種手段,畢竟新大陸的地方太大,統治國的人口嚴重不足,在沒有胃口直接消化的情況下,先想辦法一口吞進肚子裡再說。
但這種模式也有著極大的弊端,那就是會滋養出地方的力量,從而形成所謂的「自治。」
這種,在西方國家或許不那麼在意,畢竟歐洲人向來就是如此,在數千年來歐洲小國林立,國王控制大貴族,大貴族控制小貴族,而小貴族又以自己的領地自治所形成的金字塔的結構。
再加上歐洲各國對於新大陸的目的是殖民手段,其主要是為了從新大陸獲得財富而已。所以在不影響他們統治的情況下,這種自治反而更便於管理,也更少些麻煩。
但大明不同,大明對於新明一開始就定下了策略,大明是要把新明當成自己的本土來經營的。其他的不說,僅僅大明在新明對當地印地安人的歸化就能看出,在所有在新大陸的國家中,也唯一只有大明做到了這點,而且從目前情況來看,大明還做的很不錯。
但在經過初期的瘋狂擴張後,隨著邊界線的暫時穩固,大明繼續這種管理模式就不恰當了。
中國向來講究的是中央集權,這和歐洲那邊完全不同。所以對於地方自治僅僅只是初期無奈之舉,自周王朝滅亡後,封建在中原幾乎形同虛設,中樞力量絕對不允許有地方力量的抗衡。
所以王東這一次前來新明擔任總督,不僅負責在新明建省的主要工作,同時也是借著建省的機會把原本歸於地方的一些權利逐步收回,加強中樞對地方的統治,從而達到長治久安的效果。
既然要建省和建立中央權威,王東自然是要對新明進行一番仔細了解的。所以他知道章函這人並不希奇,因為章函的官位雖然不高,僅僅只是四品,可是在新明這許多官員都是低銜高職,尤其是文官。
造成這種原因也很簡單,新明是海外領土,官員的任命不像本土那麼便利,甚至在平日的考核,吏部和禮部也沒辦法按照本土方式來進行。
再加上朝廷派往新明的官員人手不足,所以朝廷對於新明總督府有著一定的官員任命和推薦制,用來彌補這種缺陷。但這種制度也是有著限制的,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所以除了新明總督和少數一些文官外,新明這的許多文官級別都不高,就比如望海城這裡,以望海城的地理位置和其重要性,管理這城的起碼是一個知府甚至右布政使,可偏偏眼下望海城的主官僅僅只是從五品文官,明顯就是低於實際品級了。
軍方那邊稍微好些,畢竟軍方系統和文官系統不一樣。尤其是朱怡成在改革了大明軍制,重新調整五軍都督府的職權,再加上在軍中採取軍銜制度後,大明軍隊的升遷就變的不同了。
按照目前大明軍中的軍銜而言,下級軍官軍銜授於可以由中級軍官上報上級後進行,至於中級軍官的軍銜由高級官員上報五軍都督府和總參謀部進行決定。
當然了,高級官員就不同了,這必須由五軍都督府和總參謀部直接上報皇帝後才能授於。這些規定直接打破了之前對於軍方各級軍官任命必須通過兵部和吏部的慣例,使得軍方擁有了一定自主權,同時也讓皇帝能夠藉此更有力地控制住軍方。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軍銜繞開了兵部和吏部,但軍銜制僅僅只是軍中的兩制之一,軍官分為軍銜和實職,這也是朱怡成參考後世的做法來進行的,從表面上軍銜和實職進行掛勾,但在必要時這兩者也是可以獨立存在的,所以軍方在實職情況下如是低級實職的自主權比較大,但到了中高級的時候,兵部和吏部依舊有能直接插手的權利。
章函在官員級別上是四品,名面上的實際職務只是平夷城的知府,但是王東卻知道這人不簡單,如果說手中的權利話,章函是潘夢園的左膀右臂,甚至可以影響到潘夢園的許多決策。
從這點來講,章函實際上已經是左布政使的角色了,按照他現在的職權能夠出現在望海城,這讓王東在有些驚訝的同時又感到些欣慰,要知道他這一次來是取潘夢園而代之的,雖然從朝廷的官員調任情況來看,這種安排很是正常,可要知道新明不是大明本土,作為開拓新明的重要功臣和新明總督,潘夢園在新明的聲望和地位幾乎無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