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頁
雖然博果鐸和雅爾江阿都是鐵帽子王,而其他幾位也都是郡王,可相比十三阿哥而言他們的身份還是比不上。十三阿哥可是大行皇帝的皇子,當今皇帝的弟弟,再加上十三阿哥當初領康熙之命在外練兵,還給封了一個所謂的大將軍王的稱呼,這個大將軍王一共兩人,一個是十四阿哥也就是現在的誠親王,而另外一個就是十三阿哥。
要說身份尊貴,在場所有人都比不上十三阿哥,要說領軍的能力十三阿哥更是遠超眾人。雖然他在北京遭受失敗,從而丟掉了直隸,但朝中上下都清楚十三阿哥的將才在諸位阿哥中首屈一指。而且十三阿哥弓馬嫻熟,年富力強,又善謀大局,這不就是符合嵩祝說的三點麼?
第0687章 千里駒
從這些方面來看,十三阿哥的確是合適人選,可是在坐的都是滿清貴族,除了鐵帽子王就是郡王,級別最低的也就是盛京將軍嵩祝了。
雖然眼下遼東關外離西安很遠,焦頭爛額的清廷根本就沒辦法直接掌控關外,來往極不方便。但這些王爺個個都是人精,普通人不知道的消息,他們卻有渠道得知一二,對於十三阿哥在兵敗後的情況心中都清楚。
門頭溝一戰,十三阿哥在明軍手中大敗,丟失了數萬精銳,從而導致直隸被明軍一戰而下。大敗之後,十三阿哥音訊全無,有的說他已被明軍給俘虜了,有的說他戰死當場,還有的說十三阿哥在逃亡的路上跌下懸崖生死不明……
反正,門頭溝之戰後,十三阿哥就再也沒了消息,至於究竟是死是活誰都無法知曉。此外,清廷的反應也極為曖昧,上至建興皇帝,下到普通官員,對於十三阿哥之事根本就不提一句,清廷既不追封十三阿哥,也不下旨找尋他的下落,仿佛十三阿哥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
博果鐸和雅爾江阿這些人當初都是支持建興皇帝的,他們心裡自然清楚十三阿哥並非當初的八爺黨。甚至推究起來,最初十三阿哥是跟著原太子的,也就是之前廢太子的太子黨成員。
這樣一來,雙方本就不屬於一派,再加上當初太子黨和八爺黨幾如水火,雙方是斗得不可開交,直到先太子被廢,建興皇帝依靠著王公貴族登上了太子之位後,這種爭鬥才漸漸平息。
可就算這樣,十三阿哥依舊不容於建興皇帝一黨,在建興皇帝同康熙針鋒相對,最終得到了太子之位的同時,老謀深算的康熙暗中也擺了建興皇帝一道,下令讓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出京練勇,從而既調開了作為當太子的建興皇帝得力臂膀,挑起他們兄弟之間的猜忌,同時又把十三阿哥特意擺在了離北京城不遠的直隸,用此來遏制建興皇帝的權利。
在這種情況下,明眼人都瞧得出來這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建興皇帝不待見十三阿哥也是自然的。十三阿哥門頭溝之敗後,或許建興皇帝內心中巴不得十三阿哥就此戰死呢,也能因此去了個心病。這也是建興皇帝一不追封,二不下旨尋找,只當這事沒發生的真正原因。
但大家萬萬沒有想到,消失已久的十三阿哥卻突然出現在了遼東,出現在了盛京,這不能不讓所有人在驚愕的同時又滿腹疑惑。
博果鐸看了一眼十三阿哥,又瞧了瞧陪著笑臉坐在下首的嵩祝,似乎有些明白了這事怎麼一回事。
「十三爺,您如何會在盛京?」一個年輕的郡王忍不住問道。
「我就如何不能在盛京?」十三阿哥慢條思理地笑道:「這天下乃我大清之天下,本王奉先帝之命團練地方,以抗偽明。盛京乃我大清龍興之地,如今皇帝喪師辱國,丟失了中原,本王作為先帝之子,當今皇帝之弟,依祖宗之遺訓,尊先帝之遺命,來盛京重整旗鼓,以復我大清之鼎盛,有何不妥?」
「這……」那郡王被十三阿哥這番話頓時問得無法回答,十三阿哥口口聲聲不是先帝就是祖宗,還大模大樣地拿當初康熙讓他團練地方的旨意來說話,這讓他怎麼接?
「十三爺。」雅爾江阿遲疑了下道:「之前十三爺在門頭溝兵敗,為何不回京城面聖,反而來了盛京城?」
「回京城?六哥指的是北京城?」十三阿哥皮笑肉不笑地反問,這令雅爾江阿一愣,緊接著就聽得十三阿哥道:「京城已被偽明所占,當日兵敗後本王一直在各地找尋機會,力圖奪回京城,以慰祖宗和先帝之靈。只可惜,奈何偽明勢大,本王只能另想辦法,盛京原本就是祖宗立國之地,既然北京城已丟,那盛京就應該是我大清的帝都,本王領聖意,尊朝廷之令前來盛京可有不妥?」
雅爾江阿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可最終卻沒有再說。十三阿哥這番話聽起來似乎在強詞奪理,可倒也不是沒有任何道理。無論十三阿哥和當今聖上之間有什麼矛盾,但有幾點是所有人都反駁不了的。
當初康熙封十三阿哥為團練大臣,大將軍王,令其在外練兵,雖然把直隸交給了他,可卻沒有在聖旨中特意限制十三阿哥的活動範圍,也就是說十三阿哥這個團練大臣只是領旨在外領兵而已。
其次,這道聖旨中還有節制地方的意思,這點也是無法否認。換句話說十三阿哥是不僅是團練大臣,更是欽命。
再加上門頭溝之戰後,清廷並沒有對十三阿哥作出任何處置,這樣一來當初的聖旨依舊有效,直到現在十三阿哥身上的差事也沒有本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