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623頁

    原本,朱怡成還準備親自為凱旋而歸的衛國公牽馬入城,以示榮耀。可董大山卻死活不肯,任憑他人相勸就是再不上馬,無奈之下朱怡成只是作罷,拉起董大山的手同他並肩入城,當入城的時候,整個京師頓時成了一片沸騰的海洋,所有人高呼萬歲,為大明,為皇帝所賀。

    當日,朱怡成在皇宮設宴,為董大山洗塵。宴後,朱怡成請董大山去偏殿小坐,董大山自然應允,隨著朱怡成來到了他極為熟悉的偏殿。

    「董卿一去三年,著實是辛苦了。」坐下,等內侍上了茶,朱怡成微笑著先說道。

    「臣不辛苦,臣只是做了臣應該做的事。」董大山連忙回道。

    朱怡成擺擺手,說道:「孩子們的事辦得急了些,原本應該是等董卿回來後再辦的,但是兩個孩子的實習安排早就確定好了,就是朕也不方便為了這事調整時日,所以只能委屈孩子們了,另外也委屈董卿了。」

    董大山聽朱怡成這麼說連忙回道:「臣明白,臣哪裡有什麼委屈,皇爺恩典臣感激還來不及呢,何況這麼安排也好,臣並無意見。」

    這件事董大山是知道的,按理說衛國公二子和皇帝大公主成婚,作為衛國公的董大山應該是成親雙方的主要一員,可畢竟當時董大山人不在京師,蒙古那邊的戰況正到了關鍵時刻,董大山無法脫身前來。  

    根據董華和朱清研兩人的實習安排,董華是入外交部,並被駐派歐洲至法蘭西帝國首都巴黎為公使秘書。而朱清研是進太平洋艦隊實習,她暫時被授予少尉軍銜,在一艘戰艦上擔任輔助工作。

    兩人的實習去向是早就安排好的,同樣也是他們兩人所期望的。而且外交部和太平洋艦隊都是特殊部門,報導有著條例和要求。所以根據時間安排,董華和朱清研都必須在八月一日(農曆)前報導,並且按照外交部和太平洋艦隊的安排一個前往歐洲,另一個上艦先去琉球,然後再由北海道至新明的航道進行跨洋遠行。

    董大山回京的時間已是八月五日,所以當他抵達京師的時候董華和朱清研已經離開了,這對剛剛成婚沒幾天的小夫妻就天各一方,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下一次團聚。

    雖然有些遺憾沒有在場,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子和公主的婚禮,不過董大山也清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

    他作為前線統帥根本就脫不了身,而且孩子們的事也是極為要緊,所以婚事先辦很是正常,現在聽朱怡成特意為此向自己解釋,董大山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激。

    說完了這件事,朱怡成詢問起了董大山關於蒙古戰事的情況。

    雖然蒙古戰事一直有戰報發往京師,不過董大山作為最高指揮官自然比戰報里的那些東西更為了解,何況朱怡成還有一些細節要向董大山詢問。  

    當即,董大山詳細地向朱怡成講述他在遼東之時對蒙古之戰的判斷、謀劃和後來的戰況等等。

    朱怡成認真聽著,時不時插口問了些細節,等董大山回答後繼續聆聽。

    這一說就是整整一個時辰,直到董大山說的口乾舌燥這才講完。

    「董卿辛苦了,董卿的謀劃的確不錯,而且執行的極為到位,此戰後蒙古各部雖不能說元氣大傷,但也有些傷筋動骨,更要緊的是經此一戰,蒙古各部同我大明的聯繫更為親近,而同鄂爾泰那邊卻略有疏遠,這都是董卿之功啊!」

    朱怡成親手為董大山的茶盞里加滿了茶水,示意他喝幾口潤潤嗓子,同時略有感慨地說道。

    「臣如此做也是皇爺的布局所在,如無皇爺高瞻遠目,臣也是無能為力。」董大山謙虛地回到。

    「你呀你,怎麼幾年不見就變得如此謙虛了?這可不是當年的你了。」朱怡成啞然失笑,抬手指著董大山搖頭道。

    「回皇爺,當年是當年,如今是如今。當年臣年輕氣盛,自然是有什麼說什麼。而如此的臣已是年老了,您看,臣都是滿頭白髮,這人年齡大了怎麼可能和年輕時候那樣不懂事呢?何況臣這並非是什麼謙虛,實是臣的肺腑之言啊!」  

    董大山微笑著回答道,同時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下意識地望過去,雖然董大山倒也不是什麼滿頭白髮,更沒有白髮蒼蒼的老態。

    武將出身的董大山依舊身形挺拔,氣宇軒昂。不過也不得不承認,在遼東幾年中董大山的確是老了些。

    要知道當年朱怡成才十七八歲,這麼多年過去,如今的朱怡成都已經年近四旬了,而董大山就更不用說了,歲月的滄桑已經爬上的他的臉龐,並刻下了深深的印記,至於他的頭髮也已開始斑白。

    望著董大山的白髮,朱怡成不由得心中有些感慨,這時光真是如賊一般,在不經意之間就偷偷地把歲月從他們身邊給帶走了。

    一晃這麼多年,董大山也老了,而自己也到了中年。光陰如梭,這四個字一點都沒有錯,朱怡成輕嘆了聲。

    第1299章 許諾

    「你的奏摺我看過了。」朱怡成開口說道,這時候他沒有稱董大山為董卿,也沒有自稱朕,僅僅用了很是普通的「你」「我」二字,但這二字從朱怡成的口中說出其含義卻是大為不同的。

    董大山沒有說話,靜靜地坐在那邊,就連頭都沒有抬起。

    朱怡成說的那奏摺是董大山在出兵蒙古後給朱怡成發來的,其中大部分意思都是闡述他由遼東轉蒙古的戰略方向和戰術安排。但在最後,董大山向朱怡成提出了一個看似冒犯的舉動,那就是董大山告訴朱怡成,這將是他為大明領兵的最後一戰,等此戰結束如獲大勝,那麼董大山就會辭去本職和兼職,從而「告老還鄉」。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62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