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195頁

    偏偏,朱怡成明知道是包袱還不能不背,畢竟如今大明已是天下之主,清軍一撤,山西自然就成了明地,如果大明不管不顧的話,不僅對於大明和朱怡成本人的名聲有損,更會引來極大非議。

    朱怡成之前惱火,其中原因不僅是因為謀劃落空,更是因為被滿清直接坑了一把。眼下,救賑山西是必然的,這件事無論如何都要做,可這件事卻又不那麼好做,不僅要耗費大量財力物力,更得防備在大同的清軍搗亂,實在是讓人頭痛之極。

    「曾逸書!」

    「臣在!」聞聲,曾逸書連忙起身。

    「太倉籌建現在如何?」朱怡成直截了當地問道。

    在來之前曾逸書就想到了朱怡成考慮太倉的可能,畢竟要救賑整個山西所耗的糧食不在少數,雖然如今大明富有四海,尤其是南方根本不缺糧食,可是山西現在民間缺糧嚴重,如果從南方甚至南洋各地調糧的話這時間根本就來不及。

    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就餓得慌。山西百姓眼下根本支持不了多久,一旦出現大量餓死人的情況,那麼整個山西必然大亂。尤其是山西離直隸並不遠,到時候災民湧入直隸,這地方上就更難收拾。

    再者,別忘記鄂爾泰還在大同,一旦山西亂起來誰不能保證清軍不會直接南下,到時候馬功成部一方面要穩定地方,另一方面又要從清軍作戰,稍有疏忽就會面臨無法挽回的困境。  

    對於老百姓,在場眾人心裡都清楚的很。不要看那些百姓在清軍屠刀下乖乖地交出錢糧,但是面對明軍,尤其是自譽為正統的大明,這些百姓在餓紅了眼的時候可是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的。古往今來,這民變如何發生?不就是如此麼?

    自曾逸書領命籌建太倉開始,就已經著手在直隸和中原各處進行準備了,同時通過海運由南方調集了幾批糧草。由於時間緊迫,想真正完成太倉在這麼短時間內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卻可以先在保定和天津兩地先行設置。

    當即曾逸書告知朱怡成現在太倉的情況,目前他手裡可以調集的糧食並不多,大約也就是五萬擔左右,這數額看起來似乎不少,可對於整個山西來講卻是杯水車薪,五萬擔糧根本無法解決山西問題。

    朱怡成想了想,糧食雖少可也是糧食,至少可以先穩住一段時間。當即就讓曾逸書立即把這五萬擔糧運至山西,同時加緊從南方調糧,以供後用,此事六部需全力配合,尤其是海軍方面承擔運輸,以保證對山西的救賑。

    此外,朱怡成讓孫嘉淦暫掛山西巡撫之職,即日趕赴山西,協助馬功成對山西地方的穩定,同時直隸方面做好山西災民的地方工作,等安排完這一切後,朱怡成心中依舊有些擔心,正在思索之時,前不久返回北京的軍機大臣兼戶部尚書王樊站了出來。  

    第0955章 王樊的建議

    「皇爺,如此大量錢糧調動,臣以為可借用民間之力。」王樊開口建議道。

    對於王樊的建議,朱怡成倒是沒有意見,其實如今的大明已同之前歷朝不同,民間力量尤其是民間的商業力量大增,如果比較起來,也許商業發達的兩宋可以比肩,但這也僅僅只是體現在商業氣氛上,從性質而言又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自海貿大興後,大明就走向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當年大明艦隊同葡萄牙艦隊交戰並攻略廣東之時,民間力量,或者說主要是商界方面就已經在替朝廷辦事了。

    南海之戰,包宏輝傾包家全力,並親自甘冒風險為王東的艦隊提供後勤,最終使得明軍在海上打敗了強大的葡萄牙艦隊,直接聯合陸軍對廣東兩路並進,一舉收復廣東。

    這場大戰中,包宏輝的協助在其中發揮了極大作用,正是因為如此,戰後朱怡成為了表彰包宏輝的功勞不僅為其封爵,而且還效仿上海之地直接把香港島交由包宏輝來治理,這也是在後來寧波包家主家出事,包宏輝依舊能夠在香港重興包家的緣故,而現在香港包家依舊是大明屈指可數的幾大商行中持牛耳者。

    到了大明決定移民新大陸,也就是如今的新明時,各商行,包括普通海商也爭先恐後地投入其中。假如僅僅依靠大明朝廷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在新明有如此快的進展,這些都和民間力量所分不開。  

    眼下,王樊所提出的借用民間之力正也是如此,對此朱怡成並不意外,原本他也是想這麼做的,不過王樊的另一個建議倒是讓朱怡成有些意外,因為王樊主動提出可由各商行承擔從南洋向天津調集糧食的提議,並且向朱怡成保證不需朝廷先行撥款而是由各商行自行墊資,以減輕朝廷負擔。

    「如此可行?」朱怡成頓時一愣,情不自禁地問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倒是能讓朝廷的壓力大減,雖說現在國庫有錢,可大明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再加上戰爭還在繼續,戶部的壓力依舊不小。剛才朱怡成心裡還在琢磨這一次救賑山西恐怕花銷不少,正打算同王樊商議一二,但沒想到自己還沒問出這問題,王樊卻這樣告知。

    「如今北地雖是青黃不接,離著秋收還有些日子,不過南洋那邊卻是無妨,南洋氣候所至,稻穀歷來一年三熟甚至四熟,我大明占了呂宋後,其糧產更是大增。實際上,我大明並不缺糧,僅僅只是如今山西一地人禍而已,皇爺先調太倉之糧應急,再由南方運糧接濟,實乃良策……」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19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