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9頁
為此,楊勖最終決定繼續強攻烏蘭烏德。他要用堂堂之戰直接打破烏蘭烏德的防禦,拿下這個重鎮。
烏蘭烏德之戰在明軍通過谷地後的第三天上午開始,此時的明軍主力已聚集在了烏蘭烏德城下,後方的大炮也拉了上來,隨著平原區域的部隊展開,烏蘭烏德這個城市將面臨明軍猛烈的攻擊。
「將軍閣下,明軍要進攻了!」烏蘭烏德城內,駐守烏蘭烏德的是少將格里高利。
這位少將之前僅僅只是上校,因為別列克夫晉升的緣故,為了鼓勵部下的士氣,別列克夫以遠東總督府的名義提升格里高利為少將,不過他這個少將只是臨時任命,並沒有得到聖彼得堡的正式任命,但對於一個軍人來說,成為將軍哪怕是臨時的也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讓大家做好準備,注意明軍的火炮!」格里高利舉著望遠鏡,通過堡壘露出的窗口向明軍方向仔細看著,他的表情異常嚴肅,眉頭更是緊鎖。
原本,格里高利以為自己的谷地的層層防禦能夠徹底拖住明軍的腳步,只要等到冬天的到來,那麼攻勢如虹的明軍必然會遭受嚴寒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守住烏蘭烏德沒有問題,甚至還能趁此機會進行反擊,從而一舉擊敗這個強大的對手。
可沒想到明軍的進攻力度會是如此之大,決心又是如此堅定。他在谷地的幾道防線逐一被明軍拿下,雖然讓明軍遭受了不小損失,可卻沒能達到他的預期。
眼下算算時間,離冬天來臨還有半個月左右,明軍就打開了谷地通道直接打到了烏蘭烏德城下,這讓格里高利意外之餘又有些不甘。
第1467章 穴地攻城
兵臨城下,格里高利卻沒有太多驚慌,相比在谷地的幾道防線,烏蘭烏德城的堅固根本不是那些臨時防線可比。
要知道烏蘭烏德當年修建起來時就是城堡,俄羅斯人占領此處後對烏蘭烏德進行了多次修築和擴建,幾十年下現在的烏蘭烏德說是一座城,其實用一個要塞來形容更為合適。
整個烏蘭烏德無論是城牆還是建築都是用大塊的石頭切築而成,西方的建築修築和東方有所不同,相比東方習慣於用土木和燒制磚牆修築,西方人更喜歡用天然的巨石來建造。
從這點來說,巨石的耐久性相比土木更持久,所以西方文明從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建築並不少見,其中最為著名的自然是古羅馬的鬥獸場、雅典的神殿廢墟,還有聞名於世的埃及金字塔等等。
而在東方,除了長城之外,數千年流傳下來的建築極少,僅存下來的往往也只是那些用石頭建造的橋、塔寥寥無幾的建築而已。
就算是大名鼎鼎的長城,在後世中國人都稱長城是秦始皇所修建的,可其實後世現代人看見的長城並非秦長城,而是明長城。
至於秦長城,僅能在某些地方才能通過遺留的痕跡來進行確認,如果不是專業人士的話,看見秦長城的遺蹟根本就認不出來它是什麼,因為千年的風霜下古時的秦長城早就沒了當年的雄姿,遺留的僅僅只是高低起伏的土堆罷了。
格里高利知道明軍的火炮厲害,可再厲害的火炮要打破烏蘭烏德的城牆根本就不可能。
巨石堆切的城牆完全可以阻擋住火炮的轟擊,而且烏蘭烏德的地理位置優勢非常明顯,明軍在無法包圍烏蘭烏德的情況下只能強攻,可是強攻烏蘭烏德談何容易?以格里高利來看,憑藉烏蘭烏德的防禦和城中的軍隊和物資,守上一年兩年都不是問題。
想當年滿清康熙時期,滿清因為領土問題和俄羅斯在雅克薩地區打了一仗,這一仗從開始到結束前後用了將近五年的時間,其中真正交戰的時間長達三年左右。
俄羅斯駐守雅克薩的兵力並不多,僅只有五六百人而已,而滿清派出攻打雅克薩的兵力前後加起來超過五千人,如果再算上民夫和輔兵的話,動用兵力高達上萬。
以超過俄羅斯十幾甚至二十倍的力量,耗費了這麼久的時間才拿下雅克薩,這就是當年雅克薩之戰的真相。
更加可笑的是,拿下雅克薩還不是清軍用武力攻破的,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清軍圍困太久導致雅克薩的俄羅斯守軍彈盡糧絕,最終無奈投降的緣故。
虧得後世那些清吹拼命為我大清歌功頌德,可在真實的歷史之中這樣的戰績幾乎讓人笑掉大牙。更要命的是,這一仗看起來算是打贏了,可接下來的清廷騷操作卻人哭笑不得。
贏家割讓了領土,輸家卻拿到了在戰場上沒還有獲得的東西,這種所謂的「平等條約」也不知道是哪個白痴專家認為的。
烏蘭烏德可不是雅克薩,當年的雅克薩只不過是俄羅斯人在那邊設立的一個據點,充其量就是後世抗日戰爭時期小日本大一點的炮樓存在。
而烏蘭烏德是城堡,是俄羅斯人在遠東的重鎮,從最初它的設計和建造就是以軍事需求來的,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擴建和增建,現在整個烏蘭烏德就如同一個烏龜殼一般,正是因為如此,格里高利才有如此底氣。
格里高利的想法很簡單,他只需要堅守烏蘭烏德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夠了,等到冬季來臨,明軍和蒙古人根本不可能繼續攻城,留給他們的只有撤退一條路。
格里高利清楚這點,作為明軍的統帥楊勖也明白這點,所以說明軍是在和時間賽跑,必須要在冬季來臨之前拿下烏蘭烏德,要不就是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