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頁
幾日後,葉榮柏同接替他的到任官員進行交接,完成交接後葉榮柏就從十六鋪碼頭登上了葉家的商船。
當商船緩緩離開碼頭,朝著東方而去的時候,站在甲板上的葉榮柏眺望著漸行漸遠的上海,心中充滿了無限的眷戀和感慨。
「老爺,江上風大,還是進艙吧。」身後,林伯的聲音響起。
當年葉榮柏初到上海時,當時的葉家當家人葉國基特意把最信任的林伯派給了他,協助葉榮柏在上海站穩腳跟。
這一晃就是十來年了,相比當年林伯老了許多,而當時的大少爺也變成了老爺,不得不感慨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啊。
「林伯,你來看,當年的小漁村已成了這番模樣,你說,後世百年後上海又會是如何?」
順著葉榮柏手指的方向,林伯眺望著熟悉而又顯得有些陌生的上海,心中同樣充滿感慨。
「老爺,那一定是更為繁華的樣子。」林伯輕聲說道。
葉榮柏點點頭:「是呀,一定會是那樣,只是不知後世人是否還會記得我葉榮柏否。」
「那自然是記得的,如沒有老爺如何會有現在的上海,老爺雖然離開,但要知道這上海可是老爺您親手打造出來的呀。我覺得,只要後世上海還在,但凡想到上海必然也會想到老爺您。」林伯真摯地回答道,江風吹過,林伯的眼眶中微微有些晶瑩。
葉榮柏默默站著,繼續眺望著江岸的景色,心中卻無限澎湃。
林伯說的沒錯,上海自他葉榮柏而生,也是他葉榮柏親手建立起來的。繁華的上海和他葉榮柏息息相關,就算他如今離開了上海,但在世人眼裡,他葉榮柏和上海是無法完全隔斷的。
就算百年之後,他葉榮柏離開這個世界,但上海卻會依舊存在,也許到了那時候上海會更為繁華,更為興旺,所有人只要想到上海就不可能不想到建立上海的葉榮柏。
「大丈夫有如此,也不枉來人世……」一時間,葉榮柏心中冒出了這麼一句話,忍不住感慨道。
接著,他又想到了南陸,雖然現在的南陸只是不毛之地,在拋棄了曾今擁有的一切後自我流放南陸,可是在葉榮柏看來自己既然能夠打造出一個繁華的上海,那麼一定也能再一次把不毛之地的南陸打造成一個新的世界。
想到這,葉榮柏心中豪情萬丈,此時船已經開出去了老遠,上海碼頭那邊已經看不清了,但屹立在碼頭岸邊的幾幢高樓卻依稀可見。
「回艙!」葉榮柏再深深看了一眼他曾今奮鬥了十數年的地方,帶著無比的眷戀收回了目光,說了兩字,轉過身去。對他而言,從此刻起上海已經成了過去,而他的未來不在這裡,而在遙遠的南陸。
第1212章 叫門
西北,清廷行宮所在。
田文鏡枯坐在家中,目光呆呆地看著面前的一盞油燈,他保持這個姿勢已經半個多時辰了,如果不是胸膛微微起伏的話,看起來就如同一個蠟像一般。
當年清廷丟失北京城被迫西遷時,在西安時期清廷就大不如從前,就連皇帝的行宮也只是由最早的總督衙門改建,而朝廷大臣們官員級別高的還好,那些級別低的中下級官員連一個獨門獨戶的小院都無法滿足。
田文鏡是漢人,不過他是漢軍正藍旗出身,算起來也算是八旗一員。
田文鏡是監生出身,二十出頭的時候先被任命為縣丞,後來擔任過知縣和知州。康熙四十五年,田文鏡由地方官遷回中央,在吏部擔任員外郎,後遷刑部郎中,隨後又轉為監察御史。
從田文鏡的一路的晉升來看,他的官場之路只能說是平平無奇,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熬個資歷或許能夠熬到六部侍郎的級別。可惜的是,田文鏡一沒有背景,二來他專任監察御史後不久就遭遇了大明奇襲天津事件,隨後北京陷落,清廷狼狽出逃。
跟隨清廷一路由北京逃到關中,田文鏡的官職雖然還在,卻地位一落千丈。清廷就連中原都丟失了,清廷上下除了人心惶惶外就是琢磨著如何打回中原去重現祖宗榮光,他這麼一個所謂的監察御史原本就是清貴官,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就坐了冷板凳。
在西安,原本就沒什麼積蓄的田文鏡過的清貧之極,而現在到了西北後條件相比西安更是不如,田文鏡這樣的官員甚至連一家老小的每日三餐都無法保證,何況其他呢?
不過,田文鏡的性格堅韌,這些苦他倒吃得起。朝廷發不足俸祿,自家又無法安置,當過地方官的田文鏡索性帶著家人找了塊地開墾,又花了點手上最後的積蓄建了個簡陋的房子以安頓。
這樣一來,雖然日子過的還是苦,可畢竟能讓一家老小生活下去。田文鏡只希望清廷能夠知恥而後勇,無論是打回中原又或者在西北立足,這朝廷慢慢緩過氣來,等那時候一切或許就會好些。
但田文鏡萬萬沒有想到,清廷到了這地步依舊還在內鬥。雍親王的突然上位,建興皇帝的大權旁落,這讓田文鏡憂心忡忡。
雖然作為康熙年的臣子,田文鏡對於建興皇帝並不感冒,他甚至覺得建興皇帝得位不正,可畢竟在康熙死後建興皇帝是大清的皇帝,而現在居然由雍親王攝政,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外人雖然不清楚,卻也能猜測一二。
但不管怎麼說,皇家的事如何,他田文鏡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根本就說不上話,也沒有這個能力。所以田文鏡就算心有不滿,也只能藏在心裡,暗暗對清廷的落寞而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