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頁
對於亨利的提醒,艾伯特必須重視,畢竟對於荷蘭而言葡萄牙王國算不得什麼,可是已經崛起的英國卻不是普通的國家,而是歐洲強國之一。
對此,艾伯特微微向亨利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會遵循風度不在挑釁對方,不過艾伯特同時也看了一眼身邊坐著的朱利安,至於朱利安並未說話,依舊展現著自己作為法蘭西貴族的架子。
其實今天四個國家在此會議主要是因為在緬甸發生的戰爭,這場戰爭由緬甸北部展開,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原本控制緬甸的東吁王朝就一敗塗地,而現在叛軍已打到了緬甸首都阿瓦,東吁王朝國王達寧格內帶著後宮和子女狼狽出逃,再這麼下去東吁王朝恐怕就要滅亡了。
面對亡國的局面,東吁王朝國王達寧格內派人前來沙廉求助,希望沙廉的西方各國能夠幫助東吁王朝穩定局勢,以對抗叛軍。同時,一直蠢蠢欲動的緬甸孟族也動了起來,孟族首領莽達喇在這時候同樣派人來到了沙廉,在各國中進行遊走,希望各國能夠支持孟族,以在緬甸大變的局勢下幫助孟族改朝換代。
對於緬甸的局勢變化,西方各國一開始是極為驚愕的,畢竟誰都沒想到緬甸居然會發生這樣的戰爭,而且這個戰爭的變化會是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可很快,各國接到了來自大明的消息,這才搞明白了戰爭爆發的來由。原來所謂緬甸北方的叛軍,居然是原屬於大明的義軍一支,這支軍隊的首領叫高進,曾今是大明復國時期對抗清軍一支強力軍事武裝的指揮官,同時他還擁有大明的爵位,雖然最終因為某些原因高進沒能在大明任職,而是出走緬甸,可實際上他的背後是有著大明帝國支持的。
一支曾今在中國擁有赫赫戰功身經百戰的軍隊,再加上強大帝國的支持,這哪裡是區區東吁王朝能夠抵抗的?所以戰爭一開,東吁王朝就根本抵擋不住對方的進攻,而現在就連首都都快丟了。
無論是葡萄牙還是荷蘭,又或者英國和法蘭西,四個國家都在大明有著公使駐紮,當緬甸的站端開啟之後,大明帝國的外交部門就向各國公使表示了大明的態度,希望各國在緬甸的勢力能夠坐視這場戰爭的發生和結束,不要介入這場戰爭。
同時,大明帝國向各國保證,等緬甸的戰爭結束後,各國在緬甸的勢力和特權依舊保留,絕對不會因為緬甸改朝換代而產生影響各國利益的情況。
這個消息通過各自的公使很快就傳到了緬甸,而各國得到這個消息的同時也恰恰是北方叛軍開始進攻阿瓦,東吁王朝為了自保向各國求助,孟族也開始打算利用這場戰爭為自己謀求利益的節點。
正是因為如此,各國一時間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置,雖然各國相互之間有著矛盾,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西方世界的一員,各國代表還是提議聯合商議此事,以應對面前的局面。
但商議歸商議,可實際上各國的想法卻是不同,其中有著各國自身利益或者國力的原因,同時也有著其他方面的因素。
四國之中,葡萄牙王國是第一個表示同意按照大明帝國的要求去做得國家,畢竟葡萄牙王國雖然是第一個進入緬甸的國家,可實際上到現在葡萄牙在緬甸的勢力是最弱的,再加上之前大明和葡萄牙王國的海戰,導致葡萄牙王國對大明懷有敬畏之心,此外大明帝國的強勢崛起,更讓在東方力量薄弱的葡萄牙王國不希望再一次和大明開戰。
第1222章 庇護
說白了,葡萄牙王國在其中就是打醬油的,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上,國力才是決定一切的基礎。
何況隨著大明控制東方,葡萄牙方面反而在其中獲得了不少海貿上的便利,這些年來,葡萄牙王國的東方政策已經開始改變,由最初的對抗轉為和大明帝國進行合作,在這種情況下葡萄牙方面如何會同意因為緬甸的變化而得罪大明呢?
至於英國,表面上同樣是贊同葡萄牙方面想法的。要知道在東方,也就是大明帝國,英國人作為第一個和大明帝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國家,對於大明的國力在西方各國是最為清楚的。
何況英國人來緬甸的時間是最短的,英國人在東方的目前主要控制地是印度,緬甸作為印度的鄰國英國人的力量並不強大,因為這個地方早就有荷蘭和法蘭西的勢力在其中,如果英國人要和印度一樣控制緬甸必須先解決荷蘭和法蘭西的力量才行。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沒必要去介入這場戰爭,因為戰爭無論是什麼樣的結果都影響不到英國人在緬甸的利益。何況大明帝國已經承諾了,會繼續保證各國在緬甸的利益,所以英國人為什麼去冒風險呢?
再說了,英國人私下還打著小算盤,他們覺得也許利用緬甸這場戰爭能夠給英國帶來更多的利益。所以目前英國人表面上和葡萄牙王國一樣是贊同不介入緬甸戰爭的,可實際上卻暗暗在私下搞小動作,甚至希望荷蘭人和法蘭西方面在緬甸搞出點事來,而且鬧得越大越好。
至於法蘭西,這個歐洲第一強國在緬甸的力量僅次於荷蘭,不過面對荷蘭方面法蘭西卻是高高在上,這是法蘭西的底氣所在,也是法蘭西的驕傲。
法蘭西和大明的正常外交關係剛剛建立不久,而且之前在新大陸的時候,法蘭西還和大明狠狠打了一仗,這一仗雖然沒決出勝負,但實際上是法蘭西占了便宜,同時也因為這一仗迫使大明在新大陸的擴張停下了腳步。